礦業巨頭力拓的銅和鑽石業務負責人Arnaud Soirat週五表示,在運營近40年後,該公司位於西澳大利亞州的Argyle鑽石礦場將於明年底前被關閉。

Soirat表示:“到2020年底我們將停止運營,並將開始修復這座礦場。”

Argyle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礦,每年出產約1400萬克拉鑽石,佔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其最出名之處在於,全球約90%的粉鑽出自這裏。

不過,粉鑽僅佔該礦場總產量的不到0.01%,其產量的四分之三以上由價值較低的褐色鑽石組成,平均售價每克拉15至25美元。

大量的廉價和小型鑽石侵蝕了幾乎每一家礦商的利潤,並使該行業的切割商、拋光商和貿易商越來越難以盈利。去年12月,力拓的一些客戶拒絕購買更便宜的鑽石,而戴比爾斯(De Beers)被迫降低一些價格,並向買家提供讓步。

也正因爲如此,Argyle礦場的關閉被很多競爭對手認爲是一件好事,他們希望這能幫助扭轉這一陷入困境的行業。

相對於天然鑽石的資源逐漸稀缺,培育鑽石倒是這兩年“風生水起”起來了。

隨着國際權威珠寶鑑定及分級機構GIA(美國寶石學院)於今年4月份宣佈,將於7月起採用新版證書,不再使用合成鑽石(Synthetic Diamond)這一稱謂,而是改稱實驗室培育鑽石(Lab-grown Diamond)。此舉響應了去年FTC(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動作:對非天然開採的鑽石不再推薦使用“合成”的描述。

目前國際上幾大鑑定機構,如GIA、HRD、IGI都已採用實驗室培育鑽石這一稱謂。

中國作爲第二大鑽石消費市場,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培育鑽石生產國。當實驗室培育鑽石得到官方認可,其在珠寶領域的春天似乎也來得更快了些。

部分素材來源:金融界,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