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賢法師

月光遍照菩薩 (梵文Candra-prabha) ,又名月光菩薩、月淨菩薩、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是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右脅侍,與日光遍照菩薩同爲無量菩薩衆的上首,依次遞補佛位。菩薩久得虛空寂如來授記作佛,以大悲故無量劫來捨身弘施,無悋命財,勇銳護法,恩澤廣佈,譬如月光明,普照諸冥闇,所有輪迴苦,斷滅令不生。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雲:“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說不能盡。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爲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窓、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 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衆之上首,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

《佛說灌頂經》卷十二雲: “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國土清淨。無五濁無愛慾無意垢。以白銀琉璃爲地。宮殿樓閣悉用七寶。亦如西方無量壽國無有異也。 有二菩薩,一名日曜,二名月淨,是二菩薩次補佛處。”

《淨琉璃淨土摽》記載,月光菩薩通身白紅色,左手掌月輪,右手執紅白蓮花。《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唸誦儀軌供養法》中這樣描述月光菩薩莊嚴寶相: “月光遍照大菩薩,其身白色蓮華座。二臂說法印念珠,恭敬供養稱讚禮。”

密法金剛界中,月光菩薩位列微細會等第二院之西邊,身呈白色,左手握拳當腰,右手持月光形或持蓮華,華上安半月,密號清涼金剛,三昧耶形爲半月形。胎藏界中,月光菩薩位於文殊院中妙吉祥之右方,妙音菩薩與無垢光菩薩之間,右拳當腰執蓮華,華上安半月,左拳當胸持合蓮華,跏坐蓮臺,密號威德金剛,三昧耶形爲青蓮華,上置半月形。

大悲誓願能堪忍,末世護法化衆生

月光菩薩曾在世尊座下發下無量護持正法、成熟衆生之廣大悲願。

《大寶積經》卷九十記載,佛問諸菩薩摩訶薩: “汝等誰能於後末世護持正法,攝受如來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安住祕密種種方便成熟衆生?” 月光菩薩曰: “我能堪任與諸衆生畢竟安樂。”

《菩薩善戒經》卷一記載,世尊告無量諸菩薩言: “誰能於此後惡世時,受持擁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誰能護法?誰能教化一切衆生?” 月光菩薩言 :“世尊,我能教化一切衆生令修福德。”

《佛說決定毗尼經》中,世尊問諸菩薩: “仁者!誰能於後惡世,堪忍護持正法,以諸方便成就衆生?” 月光菩薩言: “我能堪忍令諸衆生常行給事。”

佛經中更記述月光菩薩在進入末法時期後,月光菩薩在真丹國(震旦)說法大度衆生。《佛說法滅盡經》記載,佛告阿難尊者,於佛滅後: “諸天衛護月光(菩薩)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十二歲。” 《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談及月光菩薩於末法時期的弘法度生因緣: “入末法過九千八百年後,月光菩薩出真丹國說法大度衆生,滿五十二年入涅槃。”

日月大士同說咒,共護大悲陀羅尼

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一起,同爲觀世音菩薩大悲咒之護持者。《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述觀世音菩薩宣說誦持大悲咒之功德,月光、日光菩薩亦復爲諸行人說陀羅尼咒而擁護之。

觀世音菩薩說大悲咒後言: “是時當有,日光菩薩、月光菩薩與無量神仙,來爲作證,益其効驗。我時當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從是以往,所有世間經書,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術、韋陀典籍,亦能通達。誦持此神咒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無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諸天魔,制諸外道。若在山野,誦經坐禪,有諸山精、雜魅、魍魎、鬼神,橫相惱亂,心不安定者,誦此咒一遍,是諸鬼神,悉皆被縛也。”

於是,月光菩薩爲衆說大神咒曰:

“深低帝屠蘇吒。阿若蜜帝烏都吒。深耆吒。波賴帝。耶彌若吒烏都吒。拘羅帝吒耆摩吒。沙婆訶。”

並說明此咒是過去四十恆河沙諸佛所說,今說此咒是爲諸行人作擁護,除一切障難故,除一切惡病痛故,成就一切諸善法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持誦方法是,誦此咒五遍,取五色線作咒索,繫於痛處。

日光菩薩亦爲諸行人說陀羅尼咒:

“南無勃陀瞿那迷。南無達摩莫訶低。南無僧伽多夜泥。底哩部畢薩咄檐納摩。”

又說明持誦此咒,可以滅一切罪,亦能闢魔及除天災。若誦一遍,禮佛一拜,如是日別三時,誦咒禮佛,未來之世,所受身處,當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報。

月明如水遊畢竟空,衆水朝元入如來家

月亮、月光在佛教中代表着清涼、澄明、離垢、無瑕、光明、圓滿、調柔,常用於譬喻以說般若空性與法界性。

《華嚴經》的偈頌膾炙人口:“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衆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

《金光明經》以月來談佛身:“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入中論》以 “極喜猶如水晶月,安住佛子意空中” 的偈語形容初地菩薩超越了貪嗔癡煩惱的束縛,像一輪衝開迷雲,從迷暗中初升的月亮,安住在天空;以 “彼如秋月恆清潔,寂靜光飾極端嚴”“猶如秋季月光明,能除衆生意熱惱” 形容二地菩薩的身語意寂靜莊嚴,如秋季的月光恆常清潔,能夠除掉酷暑遺留下的熱惱,令衆生清涼歡喜。

永嘉玄覺禪師《證道歌》以月譬喻法性雲:“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

元叟行端禪師以月談“空性”雲:“無心恰似中秋月,照見三千與大千。”

大慧宗杲禪師中秋上堂藉月談參禪工夫雲:“人有心看月,月無心照人,有無成一片,方始得惺惺。”

船子和尚曾以偈述其船子日常,亦談佛法:“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纔動萬波隨,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貫休法師以月說明悟道者的心境雲:“似月心常靜,如麻事不知。行人莫輕誚,古佛盡如斯。”

弘一法師彌留之際留下偈語:“問餘何適,廓而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明月如是,月光菩薩亦談諸法如幻,法性如如。《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中,最勝菩薩問,既如幻化如何成就諸善法:“一切諸法皆如幻化,云何幻化法中教化衆生淨佛國土?云何淨除三想我人壽命?云何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承事供養諸佛世尊?”月光菩薩答曰:“如如如爾性本際淨修梵行,不見如如如爾性,於中淨身口意,是謂菩薩慧。”

故《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中讚歎月德“近於吾佛之道”:

“月者,陰幽藉其輝映,萬彚資其清涼。論其功,爲日之亞,若其德,則大有近於吾佛之道者。靈照自如,虧蔽不能損其光,何其明也;影現衆水,大小未嘗異其照,何其公也;容光必照,何其圓也;清淨自若,何其寂也;入污濁而不染,何其貞也;循環不息其運,何其恆也;盈虧不爽其時,何其信也。光被萬象,而無應心,何其虛也;映星宿而獨耀,何其熾也;鹹對一切目前,何其普也。

“若能因月而悟心,則本覺自照,障不能昏,非之月明乎?廣利無方,恩冤不二,非月之公乎?頭頭是道,法法全彰非月之圓乎?處喧囂而常靜,非月之寂乎?居塵穢而獨潔,非月之貞乎?自強不息,非月之恆乎?孚及豚魚,非月之信乎?物來順應,非月之虛乎、惟其近於佛道若此,故靈鷲說法,常以月爲喻。寒山則雲:我心似秋月,無物堪比倫。嗚呼!月之德,可謂盛矣!”

即便是生活的經驗與文學的意象中,月也代表着清涼、明淨。譬如有“月明如水”之喻,道出了月與水的關係。而在《楞嚴經》中,月光童子以“水大”爲修行方便證得圓通的公案,更是道盡“水月”的這重密切關聯。

《楞嚴經》卷五雲:“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爲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精入三摩地,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漩澓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當爲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窓觀室,唯見清水遍在屋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盻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

“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爲第一!”

同在《楞嚴經》卷五中,佛陀向阿難尊者開示水月“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本質:

“阿難!水性不定,流息無恆。如室羅城迦毘羅仙、斫迦羅仙及鉢頭摩訶薩多等諸大幻師,求太陰精用和幻藥,是諸師等於白月晝手執方諸承月中水。此水爲復從珠中出?空中自有?爲從月來?阿難!若從月來,尚能遠方令珠出水,所經林木皆應吐流。流,則何待方珠所出?不流,明水非從月降。若從珠出,則此珠中常應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晝?若從空生,空性無邊水當無際,從人洎天皆同陷溺,云何復有水陸空行?汝更諦觀,月從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盤,本人敷設,水從何方流注於此?月珠相遠,非和非合,不應水精,無從自有。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衆生心應所知量,一處執珠,一處水出,遍法界執滿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爲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故水月相關,不僅是譬喻,是意象,更說明月以水大爲特性。水曰水精,月名太陰精。守培法師在《衆生世界歷史大觀》中闡釋明月與海潮的關係乃是水精成月,月爲水王,衆水朝賀:

“海水而有潮發者,月爲水之精,即是水之王。水王出,衆水朝賀,是故月出而海潮。月入海亦潮。月出爲迎月之潮,月入爲送月之潮。如鳳凰出而有白鳥朝,獅子出而有百獸朝,人王出而有百官朝,是爲自然之禮也。”

衆水朝賀者,乃水月本來空寂,清淨本然周遍,無邊衆生心性亦然,縱流轉於煩惱塵濁,卻能處處契機,無不反流還源,迴歸真如性海,入如來之家。

月光聖誕普同供養,叢林施設早成方規

月光菩薩與中國有着非常深厚的善法因緣。《佛祖綱目》記載:“釋迦會中,孔子爲儒童菩薩,顏回爲月光菩薩,經雲,閻浮界內,有震旦國,我遣三聖,在中化導,人民慈哀,禮義具足。佛滅至孔子生,凡四百年。”

《續高僧傳》卷十九記載,唐天台山國清寺智璪法師夜夜至心專念月光菩薩,感得菩薩以大悲相濟,爲除沉痾:

“釋智璪,俗姓張氏清河人,晉室播遷,寓居臨海,祖元秀梁倉部侍郎,任臨海內史,父文懷陳中兵將軍璪。受法華經之歲,言無虛發。行不慚人,親裏鄉鄰,深加敬愛。年登十七,二親俱逝。慘服纔釋,便染病疾。頻經歲月,醫藥無効。仍於靜夜,策杖曳疾,出到中庭,向月而臥。至心專念月光菩薩,惟願大悲濟我沈痾。如是繫念,遂經旬朔,於中夜間,夢見一人,形色非常,從東方來,謂璪曰:“我今故來,爲汝治病。”即以口就璪身,次第吸三夜如此。因爾稍痊,深知三寶是我依救,遂求離俗。”

而漢文化中對於水月關係的天然觀察,更使漢傳佛教的四衆弟子對於月的佛法含義有着特殊的領悟與自然的親切感。人們舉頭望明月,也就自然要懷想稱念月光菩薩,贊禮月光菩薩。因此,禪宗寺院、叢林清規中,禮拜供奉月光菩薩早成方規。

農曆八月十五既是民間的中秋佳節,也是月光菩薩的聖誕。在這一天,所有的叢林寺院都要依傳統規矩拜月普佛,供奉月光菩薩。精勤行持菩薩道的大乘菩薩,在一年裏月亮最圓滿的時候,共同在月光菩薩的加被下祝禱國泰民安,吉祥美滿。

當前叢林通行的禮讚月光菩薩的唸誦儀軌一般是先三稱“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再三稱“月光遍照菩薩”,次誦藥師灌頂真言,接三真言各三遍。此後念《月光藏》贊文: “雲散空淨,獨露嬋娟,皎潔無瑕體自圓,不動歷周天。照徹無邊,恩澤布大千。” 次念《月光菩薩贊》曰: “月光三昧,普照乾坤,法界衆悉永蒙恩,一點淨圓明。性海澄清,隨處映禪心。”

《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記載的“中秋祀月”儀軌如下:

八月十五日,晚粥前客堂掛牌。(牌雲)是晚,合院大衆師,聞鐘聲,齊詣大殿前拜月。

黃昏二板,庫司於大殿前對月設供位,供品唯香華、清茶、燈燭。知客鳴鐘三下,衆集。傳爐,住持拈香,維那舉香雲蓋(三稱已,舉)月宮太陰菩薩(三稱),誦藥師咒二十一遍,展具禮月宮太陰尊天菩薩二十四拜。拜畢,起具。舉贊:

“雲開空淨,獨露嬋娟,皎潔無瑕體自圓,一月一周天。普照無邊,恩光被大千。”

奈麻月宮太陰尊天菩薩(三稱),各回本寮。聞鼓聲,齊集齋堂喫普茶,每人加月餅一個。

對於叢林中秋祀月的這一傳統,《證義記》雲“中秋,相傳是月誕,故舉世皆祀之”。月光遍照菩薩如果只是無德無護,不涉於佛教的天神,則應謹遵佛制,不拜爲正。但就菩薩本跡而論,諸大天神實際上多爲具證德之聖賢所應化。叢林中秋禮拜月光菩薩,乃爲禮其德,敬其護法,故可拜。

事實上,菩薩的修行境界中明月的實際呈現,就是月光遍照菩薩的清淨化現。因此,慈禧太后爲紀念月光遍照菩薩慈光普化、護生拔苦之恩德,以“月蔬糕”稱呼“月餅”,又以蔬果米麪製作,而不用蛋肉等葷腥食材,以契應月光菩薩的慈悲意涵相。

此外,《百丈清規》中還記載叢林在日食、月食日有“護日護月”的傳統:

凡遇日蝕、月蝕,客堂預日掛牌。(牌雲)某日某時日蝕(或月蝕),合院大衆師,聞鐘聲,齊詣大殿前護日(或護月)。時至,庫司向日(或月)設供,大衆聞鐘聲雲集,住持拈香,維那舉香雲蓋三稱畢,齊念“奈摩日光遍照菩薩(護月改唸月光)”,至光還圓。上供先念心經,次變食甘露真言等,乃至供畢,維那宣疏。護日疏雲:

“伏以此日而食,佔五紀之或乖;畏天之威,虞六沴之將作。故徇民情而救護,謹依佛力以禱禳,由是現率衆僧,謹發誠心,齊誦東方琉璃世界日光遍照菩薩聖號,用伸救護。所冀日精,速賜還光。伏願五色開而黃道明,照臨下土;羣陰消而陽德盛,昭回於天。”

(宣疏畢,舉日光贊雲)圓光周遍,聖德難量,森羅海印煥天章,沙界被恩光。普濟冥陽,同慶大輪王。 奈麻日宮太陽尊天菩薩(三稱,各回。護月疏雲):

“伏以月耀陰精而主夜,所賴照臨;天示咎徵於下民,於焉薄蝕。既戒既懼,以禱以禳,由是率領僧衆,謹發誠心,齊誦東方瑠璃世界月光遍照菩薩聖號,用伸救護。所冀月華,速賜清光。伏願妖氛滅跡,一輪現大地山河;玉兔長生,萬象納廣寒宮殿。”

(宣畢舉贊)香飄桂粟寶鏡團圞,銀河清冷衆星環。光明照耀寬,缺處重圓,敬禮利人天。奈麻月宮太陰尊天菩薩(三稱畢,各回散)。

今人對於日食、月食,常持當下天文學觀點而對傳統的認識加以指斥。然而《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中說明,日月食不僅是天文現象,更與衆生身心密切相關。叢林護日護月,不僅出於此種人天觀照,也更多了一分觀日月而明佛法、覺佛性,以報佛恩之特殊用意:

“此報日月照臨之恩也。所謂蝕者,日月交會,日爲月掩則日蝕;日月相望,月與日亢則月蝕,亦名薄蝕。黑氣往迫爲薄,日月黃赤無光,如有物逼迫之象也。形色虧缺爲蝕,日月虧缺被侵,如蟲食葉也。然此薄蝕,亦七難中之一難。人與萬物,皆受照臨之恩,故須護。護者,乃下土凡民,各盡誠心,以迴天象之意云爾。或曰:護本界日月,何故念東方菩薩名?答曰:名義相符故,稱彼洪名,救我日月。且佛法無邊,天心效順,稱之宜矣。結贊仍稱日宮、月宮者,仍從其本稱也。若約理言,日者,實也,常充實故,以實智照真如理,遍滅衆生一切迷暗,令登涅槃山。暫時不覺,如同死人,故須護也。月者,缺也,有盈缺故,以權智照世俗事,遍除衆生一切煩惱,令遊清涼海。一念執滯,墮坑落壍,故須護也。”

除了月誕、月食等特殊日期,叢林日常也有供奉月光菩薩的傳統。民國時來果老和尚主持編訂的《高旻寺規約》便記錄了“上月臺供事則”:

“晚課下殿,客堂派照客到小廚房,報供菜一席。僧值到大殿,在月臺上擺月光菩薩供桌五張,東復兩張加雙,西前三張平擺,上放椅子一隻,掛紅椅披四條,桌圍供花兩對,水果乾碟共十二樣。供菜供飯、大小香爐鈴鼓、中[木*魚]子大衆蒲團,一齊搬出,如天雨在大殿內擺,與在外同。堂中起香行香,打站板着香板。喫茶畢,司水一聽關靜,即到大寮挑洗臉水回放丹墀。維那着杯子收杯子,招呼師父們一齊放腿子換鞋襪,出外先小圊,後洗臉,隨即令當值掛二板。夜巡急到大殿,報知鐘頭。打大鐘三下,接夜巡板敲一轉,至內韋馱殿,聽招呼煞板,堂中止靜開靜。維那表堂雲:今天到月臺上拜月。有點規矩告訴師父們。少刻一齊到大殿月臺,東單站南邊,西單站北邊。悅衆散鉗椎,二磬當大磬,把人發心敲鈴鍾。班次站好,打問訊,二磬接大鼓,與大殿內同。先唱戒定真香香贊,後念南無月光遍照菩薩三稱,接念藥師灌頂真言二十一遍,接念變食真言畢。維那招呼展具,煞鈴鍾拜願: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拜,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三拜,南無日光遍照菩薩三拜,南無月光遍照普薩十二拜,南無光明會上佛菩薩三拜。皈依後,唱《月光贊》,大衆禮佛三拜回堂,小价撤供果供菜,小工搬蒲團棹椅,各件歸原處。各人留心記好。悅衆打起身二磬。”

依上種種禮供規約,可見月光菩薩在漢傳叢林佛教中的特殊地位。四衆弟子以道場規約的細緻施設,將對於月光菩薩及其代表的“因月悟心,本覺自照”的修行意義的禮敬與重視用規制的方法記錄下來,以久遠傳承的形式固定下來,令大衆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大衆燻修中,自然領受月光菩薩的照護與加被。

正可謂寶月光華,照徹無邊,苦海無盡,恩光大千;皎潔無瑕,無幽不燭,性海澄清,智果圓成。

公衆平臺聲明

本平臺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請聯繫本平臺及時增補。重編錄用者請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犯著作權及版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