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走在綠道上,陸陸續續出現的古百花潭、唐代羅城城門遺址、望仙橋、錦官橋、南河橋、散花樓、望江樓,這一處處歷史遺存,不禁激起人“思古之幽情”,對這座城市的敬仰與熱愛,也從心底流淌出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走綠道,撲面湧來的,是這座城市厚重的歷史。

"\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賈登榮(成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成都,我去得最多、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遍佈市區的林林總總綠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天,不是在小區外的清水河畔綠道上散步,就是跨過二環路,信步於濱江綠道上鍛鍊。除此之外,我的足跡,還留在三環路上的熊貓綠道、三聖鄉的錦江綠道、繞城公路外的白鷺灣綠道、龍泉驛的青龍湖綠道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成都綠道,出現的時間並不算久。幾年前,當第一條綠道——錦江198·LOHAS精彩亮相之後,一下子吸引了市民的目光,這段6公里多長的綠道,迅速成爲成都市民健身鍛鍊的好去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快,錦江綠道、青羊綠道、濱江綠道、浣花綠道、金牛綠道、熊貓綠道、興隆湖綠道、溫江綠道、沙西綠道、龍泉驛綠道、街子綠道,一條又一條新的綠道如雨後春筍,蓬勃興盛,生長蔓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它們橫貫市區東西,連通市區南北,如同人身上的毛細血管,密密麻麻,漣猗在大街小巷中;如同晶瑩的翡翠,鑲嵌這座城市裏。這些琳琅滿目,阡陌縱橫的綠道,將市中心與一環路、二環路、三環路相互連通,並且逶迤滲透到近郊、遠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綠道,築成一道健身走廊,鍛鍊成都人的體魄;綠道,構成一幅生態屏障,呵護成都人的天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走綠道,撲面湧來的,是這座城市厚重的歷史。在磨底河畔的綠道旁,坐落着金沙遺址博物館。那兒出土的文物,將這座城市的開城史提前到3000多年前;那兒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不僅見證了一個古老王朝的輝煌,而且證明了古蜀先民的聰明智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走在綠道上,陸陸續續出現的古百花潭、唐代羅城城門遺址、望仙橋、錦官橋、南河橋、散花樓、望江樓,這一處處歷史遺存,不禁激起人“思古之幽情”,對這座城市的敬仰與熱愛,也從心底流淌出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走綠道,沸騰精彩的,是這座城市的燦爛文化。走在浣花溪綠道上,凝視清澈的河水,不禁想起那個多才多藝的唐代女子薛濤。當年,是她在浣花溪旁,發明了一種桃紅色的箋紙,不僅讓自己的作品留存千古,也引領了時代的文化風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浣花溪旁的草堂裏,住過唐代大詩人杜甫。這個瘦削的男人留下的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篇,至今爲這座城市打着鮮活的“廣告”。在青羊綠道上,宋代大詩人陸游曾漫步其間,他被從青羊宮到浣花溪之間這“二十里中香不斷”梅花林陶醉着、沉吟着,一首首詠誦成都梅花的詩篇,從詩人胸中噴湧,悠然迴響在千年時空中,爲這座城市注入不朽的靈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走綠道,不時還會與生於斯、長於斯的巴金、李劼人、沙汀、艾蕪等現當代文化名人故里舊居擦肩而過。他們留下的足跡與作品,爲這座城市增添着文化的厚度,從而讓成都躋身於文化名城的行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走綠道,迎風飄蕩的,還有成都先民呵護自然生態的物證。在濱江綠道旁的百花潭公園裏,有一株碩壯的銀杏樹。樹上的銘牌告訴說,這是一株唐代種植的銀杏,距離已有上千年曆史。還有林林總總、大大小小的銀杏樹,陪伴在它的四周,拱衛出一大片綠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古綿延到今的綠陰,還在發揮着休閒納涼的作用。在南河綠道的錦裏段,也有一株遮天蔽日的皁角樹。這株高大的皁角樹,樹齡長達數百年之久,至今還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與周遭的黃桷樹、天竺桂、柳樹等一道,在城市裏保留一方淨土,讓人們在這裏避開暫時的喧囂,得到調整休憩。這些歷經滄桑的老樹,不僅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古老歷史,也是成都先民們保護生態留下的不朽“傑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走綠道,不期而遇的,是四季不敗的鮮花。春天的綠道上,海棠花、玉蘭花、桃花、紅葉李、迎春花、櫻花、牡丹花,你方唱罷我登場,她們爭芳吐豔,讓陽光稀少的春日,增添了溫暖的色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春末夏初,七里香、芍藥花、杜鵑花、風鈴花、槐花、月季、玫瑰、黃桷蘭、藍花楹,悄然而至,讓城市瀰漫氤氳的香氣。進入盛夏,綠道上處處是盛開的三角梅。緋紅、桃紅、淡紅、瑰紅,三角梅璀璨的紅,婀娜多姿,賞心悅目,讓人流連花叢,忘記夏的酷熱。到了秋天,芙蓉花,菊花,漸次開放在綠道上,爲秋日成都抹上多彩的顏色。當時間進入最嚴寒的冬季,醞釀了一年的臘梅花,不失時機地綻放了。綠道上,洋溢着陣陣撲鼻的馨香。陰冷的冬日,頓時有了亮色,有了生氣,也振奮着人的精神,提升着人的氣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走綠道,眼中不斷呈現的,是這座城市前進的鏗鏘腳步、變化的日新月異。行走綠道會發現,昨天的農田與曠野,轉眼間便變身爲高樓大廈;行走綠道會發現,成都的湖泊溼地越來越多:東湖、南湖、北湖、青龍湖、興隆湖、鳳凰湖、白鷺灣溼地、桂溪溼地、江安河溼地,城市的綠意更加濃烈;行走綠道會發現,這座城市交通進入了超常規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2010年9月開通地鐵一號線以來的幾年間,成都地鐵建設進入爆發期:二號線、三號線、四號線、七號線、十號線,接踵而來;五號線、六號線、九號線、十七號線、十八號線,加速推進,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加順暢;行走綠道會發現,這座城市的規模正在膨脹,軟件園、新會展中心、天府博覽中心、科學城、天府機場,不斷湧現的一處處新地標,正在爲這座城市的加速發展添磚加瓦。曾經默默無聞的西部內陸城市,開始揚名中外,吸引五洲四海目光的聚焦。成都,這座千年古邑,煥發出無限的青春活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走綠道,眼前出現了未來的景況:一條全長1.69萬公里的天府綠道,將串連起成都所有的綠道,讓成都華麗轉爲一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的美麗大公園。宏偉的規劃,讓行走在綠道上的我,腳步變得更加從容,更加自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浣花溪”欄目徵稿啓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歡迎投來文學隨筆、散文、散文詩、小小說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字數原則上不超過1200字,標題註明“浣花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品須爲原創首發、獨家向“浣花溪”專欄投稿,禁止抄襲、一稿多投,更禁止將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投過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可以將自我簡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郵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將文字發過來即可。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46975644909619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