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激素和生理机能是否能影响你信不信上帝呢?这是近期发表在 Adaptive Human Behavior and Physiology 杂志上一篇研究所提出的问题。

研究作者 Aniruddha "Bobby" Das 来自麦吉尔大学,他研究了社会因素是否能够影响人类生理机能,以及反之是否也可以。他在研究中发现,宗教能够对人体造成很大影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睾丸素及脱氧表雄素等性激素水平较高的年长男性相对不那么虔诚。

Das 说道," 宗教似乎能够影响各方面的生理过程。现在的人经常会进行各种灵性修习,比如上教堂等等,这些多方面的宗教活动成了心血管疾病和新陈代谢疾病的缓冲带。关于人体激素与社会因素如何互相影响,有一些独立的研究。激素并不是静态的‘内部’因素,相反,它们会随着人们的社交生活而出现变动。"

该研究对 1071 名年长美国男性 ( 57 岁以上 ) 做了分析,数据来自全国社会生活、健康和老龄化项目 ( NSHAP ) 在 2005-2006 年以及 2010-2011 年期间的两次调查。Das 发现,那些在第一次调查中展现出较高睾丸素和脱氧表雄素的男性,在后续研究中显得宗教化程度更低。他们参与的宗教活动更少,与宗教人士的联系也更少。Das 总结道," 激素似乎会让人避免与宗教产生联系。"

虽然研究者对年龄、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激素补充、腰围、已诊断病情与总体健康状况等数据进行了控制,但他还是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地方,认为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目前最不确定的是年轻群体的情况。Das 称,性激素可能只是影响宗教活动参与量的其中一个因素而已。

还有其他人对宗教与非宗教人士生理方面的不同做出了研究,发现 " 宗教虔诚与智商呈负相关性 ",比如 2017 年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科学家在该研究中发现,无神论者的逻辑思考能力比宗教人士更强,但工作记忆能力却弱一些。另外,宗教人士更加依赖直觉,认知表现要更差一些。

本文译自 bigthink,由译者 蛋奶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 ( BY-NC ) 发布。

原作者:PAUL RATNE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