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認爲帶有主觀判斷的問題,就像薛定諤的貓,在你問完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但爲了一個更爲嚴謹的答案,我必須告訴你內向的人可以做好一次演講。演講不是你是誰的比賽,而是隻要你願意就可以。你不用熱情洋溢,不用刻板疏離,更不用戰戰兢兢。

演講是你給這世界的禮物,亦是世界給你的禮物。內向又如何?

首先,我們要區分一個概念,內向和外向到底和話多話少有沒有關係?

我們是不是潛意識認爲一個人如果話很多,他應該就是外向的。如果話很少,他應該就是內向的?然而實際上,內向並不是指一個人很害羞,外向也不是指一個人能夠滔滔不絕的說話。

回想一下現在不是有“內向型外向人格”的說法?指的就是那些在熟悉的人面前話很多,不認識的就什麼都不想說的性格。

這個仍然符合心理學中所說,內向和外向指的是人在不同場景下的一個習慣,並不是說你的特質。

同時心理學家認爲內向的人往往容易被內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而外向的人則關注外部的生活和活動;內向的人注意力在於他們身邊的事物的意義上,外向的人更容易投身到社交性質的事件當中。

在演講中只要你能把自己的優勢展示出來,那你的演講一定是很優秀的。

內向的人一般更爲踏實沉穩,更容易獲得聽衆的信任。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對思考的深度和細節的觀察,在演講中發揮出來。

同時注意三個做好演講的細節:

勇於自嘲

上臺你可以直接說:我是一個內向性格的人,今天站到這裏,挺緊張。要知道,化解緊張情緒,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那個緊張因素擺到檯面上來。

而內向這個所謂的缺點是聽衆最能接受的,因爲大多數聽衆都害怕公衆演講。

建立信任

外向性格的人演講,是先讓別人喜歡自己講的內容,再讓別人喜歡自己,而內向性格的人演講,一定要先讓別人信任和喜歡你,然後順帶喜歡你講的話,努力的方向是完全不同的。

真實

內向的人更加敏感,而這種敏感是可以運用在演講中的。在對於演講也是一樣,很多大的主題其實都可以落實到細節上來,內向演講者應該根據演講題目,刻意增加細節方面的細膩描寫,突出性格的差異化優勢,努力用自己性格內斂的本色去打動觀衆。展現自身演講的獨特魅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