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美食,

衆所周知南京人跟鴨子有仇,

卻不知道,

南京人 " 喫雞 " 更厲害。

有這麼一種小喫,

曾被媒體評爲全球十大恐怖美食,

但在南京人眼裏,

卻是司空見慣、遍地開花。

保證你喫過一次終生難忘。

不過,難忘的,

可能不是味道。

而是第一次拿起一個雞蛋,

一打開,

就看到一隻黏糊糊的小雞,

歪着腦袋,眼珠子腫腫的,

嚇得差點沒把雞蛋給扔出去。

內心滿是彈幕:

實在太殘忍太恐怖了!

而此時此刻,

南京朋友心裏想的卻只有一句:

" 如果說殘忍,

比不上把整隻雞殺了喫更殘忍。"

旺雞蛋,

其實就是沒有孵出來的死雞雞蛋。

因爲孵化溫度或環境的不適,

雞死蛋中。

而南京人愛喫的另一種美味 " 活珠子 ",

則是健康的小雞胚胎,

被人爲終止了孵化。

打個比方,

人們一口吃掉的,

都是未面世的雞的準生證。

活珠子、旺雞蛋,同是雞的受精卵,活珠子是活胎,旺雞蛋是死胎。

旺雞蛋,又分爲全蛋、半雞半蛋和全雞。

光看外表,

都是純真無邪的雞蛋。

一般認爲,

活珠子比旺雞蛋更衛生,

營養價值更高一些,

顏值也更勝一籌。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圖片

重口!慎點!

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

總能遇到賣旺雞蛋的小攤子。

這可能是中國最簡陋的小攤了。

一個小煤爐,

上面燉個鋁臉盆,

百把只圓潤的雞蛋在裏面翻滾着。

有些蛋殼已經被敲碎,

還能看到裏面的小雞有鼻有眼。

靠近小攤,

有時候能聞到非常強烈的異味。

此外便是一隻大方凳,

幾張小板凳四散擺放。

若干小瓷碟,

上面放着椒鹽。

這些妙齡少女,

平時見到毛毛蟲都要大聲尖叫,

喫起旺雞蛋來,

卻一個個像 " 小魔女 ",

眼睛都不眨一下。

不管是大家閨秀還是小家碧玉,

在旺雞蛋麪前,

她們都是一個模樣。

不管人來車往、衆目睽睽,

在幾隻小得不能再小的板凳上,

長裙一撩就坐下了。

旺雞蛋套路很深,

有全蛋、半雞半蛋、全雞之分。

每次喫都帶着不確定性,

讓食客和雞、和蛋之間,

產生完美的互動。

老闆的手有魔法,

只需用一支長柄勺,

在鍋裏翻翻揀揀,

根據雞蛋或沉或浮的樣子,

就能迅速判斷蛋的分量,

很快舀出幾隻,

十拿九穩就是你要的

" 全雞 " 或 " 半雞半蛋 "。

有些老餮更是厲害,

" 哎老闆你別動,我自己來!"

制止的話剛出口,

就已經上手下鍋,

摸出幾個水淋淋的蛋,

晃一晃就曉得是什麼 " 貨色 "。

拿到熱騰騰的蛋,

邊吹熱氣,

邊用兩手來回顛顛,

幾下後,感覺不燙了,

便小心翼翼地對着鍋邊磕開,

剝掉幾片蛋殼,

把蛋裏的那層膜吸破,

緊接着,

一股滾燙鮮香的汁液便灌入口中,

接下來就是喫雞了。

雞頭、雞脖子、雞翅膀,都露出來了。

雞的眼珠子腫脹得厲害,

直視還是有些瘮人。

雞毛黏糊糊得,

隱約能區分黑色還是黃色。

左手託着蛋,

倒上幾把靈魂椒鹽,

然後連毛帶骨,

嚼得連渣都不剩。

旺雞蛋的口感稍粗,

喫出的雞毛雞腸也已味生葷腥,

半雞半蛋口感豐富,

有雞,有軟蛋,有硬蛋。

喫完好滿足,

打一個飽嗝兒,

把嘴裏的雞毛吐掉。

活珠子則是一團真鮮,

自有一段 " 流水不腐 " 的清嫩風致。

總是兩三個起,

一口氣喫十來個也不奇怪,

邊喫還要邊比較每個人喫到多少全雞,

又喫到多少半雞半蛋,

直到喫到前面一地雞毛和蛋殼,

才肯起身。

喫罷,手上滿是粘膩的湯汁和雞毛,

再把雙手一伸,

無需言語和眼神,

老闆就會主動摸出一個大雪碧瓶,

瓶蓋上戳了洞的,

擠一點清水給你洗洗手。

其實,南京人接受旺雞蛋,

大部分是小時候被長輩投餵,

說這個好喫,

從初次嘗試的擔心害怕,

然後逐漸地膽大,

一發不可收拾,

以至成爲攤上的常客。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記載:" 雞胚蛋有治頭痛、偏頭痛、頭瘋病及四肢瘋瘴之功能。"

旺雞蛋裏的小雞雛形,

確實看着讓人心裏有些不舒服。

營養價值到底有多高,

好像也就那麼一回事兒。

但這種花上一兩塊錢就能喫上的美味,

可是不少南京人離家後的美好回憶。

南京人的鄉愁,是刷朋友圈時,

被一口旺雞蛋打破的所有堅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