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8日婦女節,現在也被稱爲女王節或女神節。那你知道婦女節的來歷麼?

聯合國介紹國際婦女節,把“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起源歸因於20世紀初期一系列的婦女運動大事,這些事件包括:1909年,美國社會黨人將2月28日定爲全國婦女日;1910年,第二國際哥本哈根會議上以克拉拉·蔡特金爲首的來自17個國家的100餘名婦女代表籌劃設立國際婦女節,但未規定確切的日期;1911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國有超過100萬婦女集會慶祝國際婦女節;1913年2月的最後一個週日,俄羅斯婦女以舉行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示威遊行的方式慶祝了她們的國際婦女節;1914年3月8日,歐洲多國婦女舉行反戰示威遊行;1917年3月8日(俄歷2月23日),爲紀念在一戰中喪生的近200萬俄羅斯婦女,俄羅斯婦女舉行罷工,拉開了“二月革命”的序幕,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臨時政府宣佈賦予婦女選舉權。可以說,正是20世紀初這一系列發生在歐洲和美洲的女權運動共同促成了“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而不是人們想當然的“國際婦女節”只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遺產。

中國首度公開、正式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是在1924年3月的廣州,當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蜜月期。從1924年中國人第一次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以來,該節日己經成爲了國共兩黨領導中國婦運的重要場域。“三八”國際婦女節代表革命傳統及其作爲中國百年婦運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間。

除了婦女節以外,在全世界範圍內,還有一些節日也是和女性有關,或者專門爲女性設立的。

瑞士掌權日: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一些地區的“婦女掌權日”,在爲期4天的節日中,家裏大小事務全由婦女說了算,男人統統“閉嘴”。

英國求愛日:每逢閏2月29日這天,是英國舊俗中的“婦女求愛日”。這一天,婦女可以擺脫世俗的清規戒律,大膽向意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意。西班牙的“女市長節”,也在2月份,當日,由女性主持市政公務,發號施令,男人如違抗,就會被公衆羣起攻之。

日本少女節:3月3日是日本的“少女節”,又稱“姑娘節”,是全國性的節日。日本人認爲,這時正值紅桃報春,是女性美的象徵,所以也叫“桃花節”。

尼泊爾女人節:4月,在尼泊爾有一個歷時3天的婦女節,來自各地的婦女,披着紅色“紗籠”,成羣結隊地湧向首都加德滿都的帕蘇帕蒂廟。

德國太太節:8月23日至9月15日,是德國漢堡的“太太節”。由婦女組成的演藝團體,專演一些宣傳男女平等的戲,以示慶祝。這個節日起源於美國華盛頓的女士節,如今在美國已式微,但較爲剛烈、甚至有些大男人主義的德國男士,卻由於這個太太節,而變得尊重、愛惜、保護、照顧太太,歐盟一項調查顯示,德國男士每週做家務的時間越來越多。

德國狂歡節:10月10日至15日,是德國萊茵地區的“婦女狂歡節”。在此期間,婦女“大自由”。男人們不能查探婦女活動的內容,違者會被抓問罪。

希臘休息日:每年的12月31日到第二天中午,是希臘的“主婦休息日”。這天,婦女在家裏什麼也不幹,一切家務全由男人承擔。從當初高喊着“麪包與玫瑰”的口號,到如今女性已經在各個領域充當着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得不說這是屬於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也是每個女性能夠得到更多價值體現的一個舞臺。

南非婦女節:南非婦女節時間與國際婦女節不同,1956年8月9日,數百名黑人婦女在比勒陀利亞舉行示成遊行,抗議當局推行種族隔用離的“通行證法”。爲了紀念南非婦女在爭取平等鬥爭中做出的貢獻,斷南非政府將這一天定爲婦女節,保證婦女生存權益,以消除舊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造成的根深蒂固的歧視婦女的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