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喬老(右一)指導堆繡體驗者\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APh91Oo736\" img_width=\"750\" img_height=\"500\"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60米高的瞭望塔\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9sL5O9NIc8\" img_width=\"750\" img_height=\"421\"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u003Cp\u003E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夏祥洲 整理 西政“藍鯨計劃”攝影團供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是羅琳花,來自緬甸,在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念研一,我在中國大西北三下鄉。\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9VF8R7dATV\" img_width=\"750\" img_height=\"421\"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琳花參觀哈薩克民族博物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歷史文化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更是我從小嚮往的國家。雖然一直在學習中國文化,但從未想過會來中國留學,更沒有想過會到西北地區參加中國青年“家國情·奮鬥者”下鄉採風活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我在中國生活這一年多的觀察,發現中國地理我沒有白學。腦海裏帶着自己所學的知識跟中國奮鬥者前往西北,我很期待,也很有收穫。\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9VbCsEixbH\" img_width=\"750\" img_height=\"513\"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琳花在火車上談及西北行感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次活動讓我體驗到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到菜園壩火車站、第一次坐臥鋪、第一次跟中國同學集體遠行、第一次見到內地鹹水湖、第一次學唱“我和我的祖國”、第一次喝純手工製作的酸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這十天的西北行採風活動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是阿克塞縣。在這裏我們只生活了三天,卻讓我有回到家的感覺。在這三天當中,看到隊員們採訪阿克塞志願者老馬時,我發現他特別熱情地介紹大蘇幹湖的具體情況,從中感受到他對這片湖的熱愛。\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9VsDynyWTb\" img_width=\"750\" img_height=\"562\"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琳花在阿克塞街頭採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行我交了很多朋友,拜了很多老師,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老師們的奮鬥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李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講述阿克塞故事的漢族女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傳很久以前,海子草原有個喫牧民牛羊的魔鬼,一位名叫阿爾金的青年決心殺死魔鬼爲草原除害。決鬥前夜,蘇幹兩姐妹分別向阿爾金表露了愛意,表示等他凱旋後成婚。阿爾金在大戰中將魔鬼的四肢砍下,變成了幾個白土山,但當阿爾金將刺進魔鬼心臟中的劍拔出時,魔鬼又復活了……”阿克塞哈薩克民族博物館內,緬甸留學生羅琳花被講解員李靚的故事深深吸引。\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9WH9WCQA6K\" img_width=\"750\" img_height=\"562\"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羅琳花送禮物給講解員李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姐姐,這個送給你,謝謝你讓我瞭解了精彩有趣的哈薩克文化,你到緬甸、泰國來時記得找我玩。”博物館門口,李靚收到了一份特別的小禮物——一張泰銖。羅琳花說,這張泰銖是此刻她身上能拿得出的最獨特的禮物了,她想以此感謝講解員兩個多小時的耐心講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靚4歲時跟隨父母來到阿克塞,剛過完22歲生日的她今年從蘭州文理學院畢業後選擇回到阿克塞,成爲了哈薩克民族博物館中唯一一名漢族講解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的性格比較活潑,相比於辦公室文員工作,更享受博物館講解員一職。在博物館,能做一些‘進支部、進社團、進網絡、進團課’活動、青少年活動部分的工作,可以學到很多阿克塞的文化、接觸到很多東西,對自己來說是一個提升,這也是我很喜歡的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9WdIRBWZDt\" img_width=\"750\" img_height=\"489\"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哈薩克民族博物館內,講解員李靚正繪聲繪色地向琳花講解哈薩克族特色體育項目姑娘追的由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靚告訴琳花,哈薩克族是一個源遠流長、分佈廣泛的古老民族。阿克塞作爲甘肅唯一的哈薩克族集聚區,1954年建縣實現了民族自治,爲保存和傳播哈薩克族燦爛的文明,2009年建立了阿克塞縣哈薩克民族博物館,這也是最大最完整以展示哈薩克族歷史文化、生產生活的博物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講解期間,當琳花問李靚可否教幾句哈薩克語時,李靚大方地說:“我只會一些簡單的哈薩克語,最近學會了‘我和我的祖國’這一句,分享給你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的“小課堂”接近了尾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後來呢,阿爾金打敗魔鬼了嗎?”故事還沒講完,琳花便迫不及待地問李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徹底鏟魔鬼,阿爾金變成了阿爾金山永遠地壓住了魔鬼。日日思念情郎的蘇乾姐姐知道阿爾金回不來了,常常以淚洗面,化做了鹹水的大蘇幹湖;一心想着阿爾金會回來和自己完婚的妹妹就化成了甘甜的淡水湖——小蘇幹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阿克塞這片土地上,壯闊美麗的山河和代代流傳的浪漫傳說是塞外人難以割捨的情懷,也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着各地遊客。琳花在當天的朋友圈中寫到:神奇的中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9oo6CGPKnW\" img_width=\"717\" img_height=\"483\"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琳花和講解員李靚合影留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蘇乾姐妹如何流淚成湖,阿爾金怎樣化作山,我們不得而知。只是如今,當遊人到阿克塞時,阿爾金山依然屹立守護着海子草原,而大、小蘇幹湖鑲嵌在海子草原上,似乎在向遊人訴說着動人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老馬:\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大蘇乾眼淚的守護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走出博物館,羅琳花跟隨家國情·奮鬥者三下鄉小分隊從阿克塞縣城,驅車兩個多小時到達80多公里外的大蘇幹湖溼地和候鳥保護管理站,去觸摸和感受大蘇乾的眼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蘇幹湖海拔約2800米,處於阿爾金山下海子草原西北端,水域面積100多平方公里,被當地人喻爲仙女的眼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蘇幹湖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對於很多候鳥來說這裏都是非常重要的中轉站。通過多年持續觀察,一些瀕危鳥類如黑頸鶴、百尾海雕等均在大蘇幹湖繁衍生息。\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9qC3KZAX28\" img_width=\"750\" img_height=\"473\"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湖區管理站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阿克塞縣從2017年開始實施的大蘇幹湖禁牧,從根本上解決保護區內超載過牧、水資源無序利用現象,使生態系統功能得到有效保護和快速恢復。現在他們從保護區周邊牧民中擇優聘用護林志願者,開展日常管護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蘇幹湖是阿克塞的旅遊風景點之一,但當小分隊到達時,管理站的大門緊閉,除了一個鐵絲網和欄杆圍着的院子,很難再發現其他的煙火氣息。一箇中年大叔從院子裏走出來,大叔姓馬,五十多歲,哈薩克族人,在大蘇幹湖管理站從事志願工作已三年,同班的兩個女同事在這裏做志願工作已經六七年了。管理站的志願者,三人一班,十五天一輪,日常喫穿用品定期從縣裏帶過來,生活用水是從湖邊的一口井裏打上來。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9qY9XfBUCN\" img_width=\"743\" img_height=\"521\"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老馬同事正在介紹宣傳板上的鳥類觀測制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天日出或日落前後,老馬和同事要上到六十多米高的瞭望塔觀測記錄候鳥和溼地的相關數據。他們的工作除了日常觀測候鳥和水文,還要清除保護區的垃圾。大蘇幹湖從去年年底開始不再接待遊客,從旅遊區到自然保護區的轉變,帶來的最大的改變是塑料垃圾減少了,減輕了守湖的工作負荷,也更有利於候鳥和溼地的保護。\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9s42OtquH7\" img_width=\"750\" img_height=\"847\"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60米高的瞭望塔\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9sL5O9NIc8\" img_width=\"750\" img_height=\"421\"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右三爲老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夜間如果聽到院子裏的狗在狂吠,就可能是有狼羣出沒。”老馬介紹,他們志願者就像一家人相互照應以確保安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候鳥觀測塔和生活區中間隔着一片草場,距離大概三四百米,走進去,腳邊都是蜥蜴,身前身後都是蚊子、飛蟲。琳花和小分隊跟着老馬穿過草場,爬上60多米高的觀測臺,整個大蘇幹湖盡收眼底。大叔說,除了風雨大霧天,這個塔他們每天都要爬上兩三次。\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A9k3yfNgRc\" img_width=\"750\" img_height=\"562\"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三下鄉小分隊在大蘇幹湖合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老馬介紹,待草場和溼地恢復到正常水平,湖區會重新對外開放。“按照觀測和氣候預測,明年湖泊的水位就可能到達觀測塔底部。“‘仙女的眼淚‘會越來越大。如果是那樣,我們的所有堅守也都值了。”老馬此前是個牧羊人,成立保護區後,他自願成爲了溼地保護者不再放羊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AAAJD2oE9O\" img_width=\"577\" img_height=\"433\"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琳花與老馬合照留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非遺大師喬應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想收你們爲徒”\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日,採風團隊西北行最後一天,團隊來到位於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旁的八瓣蓮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中心,拜訪堆繡藝術傳承人喬應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別人是打着工作旗號旅遊,你們是打着採風的旗號幹工作。”此行的地方文化嚮導劉老師被大家的職業素養和敬業所感動,劉老師介紹,堆繡和壁畫、酥油花稱爲塔爾寺藝術三絕,堆繡以優美的視覺體驗和精緻典雅的風格深受大家喜愛,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令人讚歎不已。\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AASChfJNNJ\" img_width=\"750\" img_height=\"562\"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五位師傅花費兩年時間製作而成的堆繡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堆繡最初是由刺繡藝術發展而來的,是漢藏文化融合的藝術產物,它的內容和形式獨具青海地方特色,加上其製作技法精湛,是藏族工藝美術的主要形式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堆繡藝術現在發展如何?這項藝術對當地都有什麼影響?帶着疑問採風團要去拜訪這位堆繡大師——喬應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提前和喬老約定了時間,因爲臨時交通管制誤點,我們給喬老致歉,她卻安慰,不着急,安全第一,我等大夥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喬應菊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湟中堆繡的青海省代表性傳承人之一,於2014年成立堆繡工作室。三十多年來,喬老在鑽研堆繡技藝的同時,也致力於堆繡技藝的傳承推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約定時間晚了半小時,喬老讓徒兒也是自己女兒在門口迎接大家,她則在工作室給大夥準備體驗用的物料。\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AAm3C6LPKC\" img_width=\"750\" img_height=\"562\"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喬應菊爲採風團隊講解堆繡製作技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歡迎大家,你們是我第一批來自重慶的大學生體驗者,拜託大家向更多大學生,更多年輕人傳播分享民間藝術……”喬老着一件呢子外套,顯得很精神。“我的徒弟分佈在青海、新疆和內蒙古等地,小到16歲大到68歲。”喬老流露出自豪的神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後,採風團隊成員在喬老及工作室成員的引導下,體驗堆繡的製作過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喬老給我們的堆繡作品上色,色筆在舌尖滾動,喬老這一動作引來我們的興趣。她解釋,顏料稀釋,沾水不好控制水量,要體現微妙的色彩變化舌頭上唾液是最好的稀釋劑……\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AB9GT2og1L\" img_width=\"509\" img_height=\"416\"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喬老用唾液作顏料稀釋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喬老的女兒柳倩雯從小耳濡目染但直到3年前她纔回鄉全心跟着媽媽學藝,她和媽媽是很好的互補,媽媽的技藝加上她的創新以及藉助互聯網+的營銷模式,目前他們採用工作室+農戶的合作模式,已經帶動家鄉數十個家庭增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期待有機會來重慶交流……如果你們想學,我願收你們爲徒。你們懂傳播,又年輕,是我們優秀文化傳承最可依賴的力量,爲西南政法大學提供的這次交流機會點贊!”採訪結束喬老和我們道別,給我們提出新的期望——傳播好包括堆繡在內的非物質文化。\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APFC1BNZw7\" img_width=\"750\" img_height=\"562\"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喬老(右一)指導堆繡體驗者\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poAPh91Oo736\" img_width=\"750\" img_height=\"500\" alt=\"下鄉採風活動紀實:西南政法大學的留學生在大西北這幾天都幹了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喬應菊老師的女兒柳倩雯教琳花製作堆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得知琳花是來自緬甸的留學生,喬老希望她把這此西北行的感悟帶回緬甸,向更多緬甸朋友傳播和講述中國基層藝術工作者的傳承故事。\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98953212831386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