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wjayHowoh2m\"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搬遷的祕密——德令哈市平原村見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社會:從貧窮到應有盡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永興講述了他上學的故事,當時一棵樹村小學只有3名老師,分別教授他們語文、數學和其它學科,泥土澆築的一間小房子是他和全校學生上課的唯一場所,一到五年級的所有學生都擠在這裏。\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wjaK7N2XNK7\"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99\" alt=\"搬遷的祕密——德令哈市平原村見聞\"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wjagCOI5c8n\" img_width=\"400\" img_height=\"380\" alt=\"搬遷的祕密——德令哈市平原村見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經濟:從集體磚廠到自主擇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在1973年,12歲的陳永興跟隨父母從海東搬遷到柴達木盆地,在黨和政府的號召下,在這裏種起了一種製糖用的甜菜,及時供應給郭裏木鄉的一個糖廠,這個糖廠也就成了大家賴以生存的重要產業,在集體大生產的環境裏,陳永興慢慢地長大了。

"\u003Cp\u003E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在德令哈市以南的一棵樹扎西曲林寺裏,有一棵大樹,在它的前方立了一塊石碑,文字如下(節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民國二年,本寺高僧甘珠爾喇嘛從塔爾寺帶來三棵楊樹苗種在經堂旁邊,他每天用供奉菩薩的淨水來澆灌三棵樹苗,後來其中一顆在這荒涼的戈壁灘上成功生長髮芽,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當時也是整個柴達木盆地第一棵人工種植的樹木。\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wjZR3rHsvIH\"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搬遷的祕密——德令哈市平原村見聞\"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wjZpHoP9T1B\"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搬遷的祕密——德令哈市平原村見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生態:從一棵樹變一片林\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宛延的巴音河將上游的雪山融水匯聚成一體,送到了下游,在匯入可魯克湖之前,澆灌並滋潤着這裏的草原,形成了高原上珍貴的溼地,給柴達木盆地脆弱的生態環境注入活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時間倒退30年。1989年,在這片溼地和草原上坐落着一個村莊——一棵樹村,村名就因甘珠爾喇嘛種下的那一棵樹而得名。但是,地下水的上升,讓農田變成了池塘,農民們穿着靴子搶收了將要成熟了的小麥,地下水的上升,也讓村裏用土塊砌成的房子裂了縫,住房存在安全隱患,村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於是,這個村莊面臨着歷史的抉擇,是勇敢的搬遷,還是固執的留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過周密的前期準備工作,一棵樹村搬遷到了離市區不足10公里的地方,因這裏地勢平坦廣闊,取名爲平原村。農閒時節,村民們就在自家的房前屋後種植起了小樹苗,幾年後發現這些樹苗成活率非常高,小樹苗茁壯地成長,昔日戈壁變綠洲。如今的平原村,早已綠樹成蔭。房前屋後的小樹林裏,有人拿着鐵鍬在給樹木澆水;田間地頭,忙碌了一陣子的莊家人圍坐在大樹底下小憩。經過二十幾年風吹雨打的老樹,見證了村貌的變化:整齊化一的大門和圍牆將嶄新的民居圍了起來;側面望去,連成一條線的太陽能路燈,照亮了村子的每一條主巷道,商店、理髮店、飯館,一樣不少,雖然繁華程度不及德令哈市有些城郊村,但比起剛剛搬來的時候,村子可謂變化巨大,尤其是房前屋後,田間地頭的一棵棵大樹,讓平原村呈現出一派“村在林中”的美麗景象,也使村子裏充滿了勃勃生機,改善了人們的生態環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來到一棵樹村舊址,這裏已變成了草原和溼地,生態環境優美。而搬遷到新址的平原村村民,腰包鼓起,不愁喫穿,努力向小康的道路上邁進。搬遷的壯舉,即減少了對原址草原的破壞,新址又讓農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可謂一舉兩得。用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來概括——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在變化當中的平原村,已經得到了初步的體現。\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wjaK7N2XNK7\"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99\" alt=\"搬遷的祕密——德令哈市平原村見聞\"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wjagCOI5c8n\" img_width=\"400\" img_height=\"380\" alt=\"搬遷的祕密——德令哈市平原村見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經濟:從集體磚廠到自主擇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在1973年,12歲的陳永興跟隨父母從海東搬遷到柴達木盆地,在黨和政府的號召下,在這裏種起了一種製糖用的甜菜,及時供應給郭裏木鄉的一個糖廠,這個糖廠也就成了大家賴以生存的重要產業,在集體大生產的環境裏,陳永興慢慢地長大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約過了五六年時間,因爲土地的不足,引發原材料的不足,導致了糖廠的最終關閉。隨着外遷戶的逐年增加,村裏的耕地捉襟見肘。改革開放早期,中國大部分地區選擇磚瓦廠作爲發展經濟的首選目標。爲了讓鄉親們走上致富的道路,一棵樹村也辦起了磚廠,全村大部分村民皆成了廠裏的工人。第一年,磚廠效益較好,磚廠按每人300元分紅,陳永興一家四口人,總共分到了1200元錢。“我長這麼大從來都沒見過那麼多的錢,我們一家人天沒亮就出發了,去德令哈市採購布料等生活必需品。”陳永興沉思了片刻,面帶微笑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一棵樹村離城較遠,村民們又沒有任何的交通工具,陳永興一家從村裏步行前往當時的人民商場和向陽商店買東西,光花在來回路上的時間就接近8小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世紀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祖國大江南北,中國的廣大農村實行了偉大的變革——包產到戶,農民的積極性被廣泛地調動起來,平原村的村民也充分享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搬遷後的平原村,帶給村民最大的實惠便是耕地多了,一家人種上幾十畝地,已不再是夢想。耕地多了,以土地爲依賴的農民日子過得好了起來。搬遷後的平原村,帶給村民的還有一個重大實惠,就是離城近了,意味着村民賺錢的方式也多樣化。村民柴領兄在村裏辦了犛牛養殖場,目前存欄數達到100多頭,她自豪地說:“前幾天,我賣掉了40多頭牛,河西菜市場上這幾天出售的牛肉,有很多都出自我家。”如今,隨着德令哈市的快速發展,平原村已經成爲名副其實的城郊村,村裏的很多年輕人在青海發投鹼業、海西化建等企業當起了工人,下班還能開着私家車10分鐘左右就到家了。也有年輕人開起了出租車、挖掘機和貨車,年齡稍大一點的村民也在城裏面打起了臨工,村民的腰包慢慢鼓了起來。這幾年,黨的精準扶貧好政策,又讓村裏的貧困戶摘了帽,脫了貧。\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wjayHowoh2m\"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搬遷的祕密——德令哈市平原村見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社會:從貧窮到應有盡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永興講述了他上學的故事,當時一棵樹村小學只有3名老師,分別教授他們語文、數學和其它學科,泥土澆築的一間小房子是他和全校學生上課的唯一場所,一到五年級的所有學生都擠在這裏。他們的課桌、凳子都是用土塊和木板搭建起來的“不動產”。同樣是泥土做成的乒乓球桌,在地上挖了一個土坑便是他們的跳遠場地,足球踢得滿村子跑,沒有固定場地。上初中的那段歷史更讓他刻骨銘心,因爲要到10公里以外的鄉上去讀書,陳永興每天都起得很早,大約要花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學校,這一路上幾乎是連走帶跑,中午不回家,又喫不起食堂,就隨便喫點裝在書包裏的幹饅頭,在冬日裏,晚上回到家,早已經天黑了。而夏日裏,最讓他擔心的就是下大雨。有一次,山洪下來,順着巴音河而下,因爲河上沒有橋,將村子和學校的路截斷,陳永興被突然而來的山洪堵在了學校的一邊,他只能再次借宿在同學家過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現今的平原村大門不遠處,一幢醒目的大樓映入眼簾,這便是新建的平原村小學,寬敞的教室裏窗明几淨,各種教學設施齊全,在校學生增長,各科教師力量配備完整。同時,幼兒園、村衛生室、文化活動場所等應有盡有,滿足了村民的各種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憶往昔,搬遷的祕密就在於聽黨話、跟黨走,讓羣衆的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看今朝,平原村闊步走在幸福的大道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圖片由記者省天順提供\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69639278757530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