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是公認的受歡迎,粉絲那叫一個多,殊不見不管啥菜館,啥季節,茄子都是點單率很高的菜品。

不過再好喫的菜,總喫一個花樣也會厭的呀,今兒個就給大家分享幾種茄子的喫法,都是俺做過,並且非常受歡迎的私房菜單哦,希望大家喜歡!

❥❥第一款:不中不西,老外也愛——西紅柿奶酪烤茄子

這道菜是俺的獨創,是俺在挪威食堂工作時的創意,當時我剛將中國人愛喫的蒸茄子搬進挪威食堂,老外們奇怪的圍觀,但還是不會買。

後來想着老外們喜歡中國的春捲、烤鴨、煎餃,好象都是煎炸之類的,又想到挪威人愛意大利美食,而意大利人愛用西紅柿、奶酪和披薩香料,於是我就把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做成西紅柿奶酪烤茄子。這下子就變得特別的搶手,老外們喫得別提多開心。

當時我用的是帕瑪森奶酪(意大利語parmigiano),這種奶酪在中國不多見,今天就改用了做披薩的一般奶酪。

此菜是三層,最下面是調了味的茄子,中間是西紅柿,最上面是奶酪。口味是多層次的,配米飯、饅頭、麪條,麪包都是棒極了!不信?試試就知道我沒有撒謊!

材料:

茄子一根300克、西紅柿400克和奶酪40克

製作過程:

1.將茄子和西紅柿清洗乾淨,切厚片。

2.茄子里加入鹽、糖、油和披薩香料(內有羅勒、百里香、迷迭香、牛至、墨角蘭)拌均。注:油不要許多。

3.將茄片平鋪在烤盤上,上下火210度,烤15分鐘左右至軟,略上色。

4.取出將西紅柿片放在茄片上。

5.在西紅柿片上面撒點奶酪。

6.再入烤箱,上下火210度,烤8分鐘左右,至奶酪融化即可出爐享用。

細微小語:

1.如沒有披薩香料可以用花椒、孜然、五香粉,或十三香代替。

2.一定要分兩次入烤箱烘烤。

❥❥第二款:客家菜———燒汁蓑衣茄子

很多年前在客家樓喫過一道菜叫“鐵板燒汁茄條”,茄子軟糥,醬香濃郁,感覺味道非常的好,回家後就照着學做了。

這道菜有兩大特色,一是刀法,二是醬汁,客家人調的是醬香型的,傳統的精典,大衆化的口味。

客家樓是將茄子一剖爲二,再切成小段,然後切成菱形花刀,總是感覺往往是一不小心就切斷了,變成了零星小塊。

我改爲蓑衣刀,自我感覺更加容易些。只要輕輕地劃幾刀,不要切的太深,大約一半多一點就可,翻過來再切,這樣即不易切斷,做出來的茄子也特別入味。

材料:

細長茄子4根、蔥薑蒜適量

製作過程:

1.斜刀切下,但不要切到底,大約一半多一點。

2.切完一面後,翻面切另一面,同樣斜刀切下,不要切到底,大約一半多一點。

3.然後將蔥薑蒜切好備用。

4.調好一碗料汁:鹽、糖、老抽、味極鮮或蒸魚豉油、胡椒粉和高湯或清水。

5.鍋裏放一大勺油,油不要太多,這樣刀法,茄子不吸油。油溫熱後將茄子下鍋,用中小火煎。注:火大了易焦糊。

6.一面煎好後翻面,並將蔥薑蒜下鍋;當聞到香味,將調好的料汁澆入鍋中。蓋鍋燒2-3分鐘到茄了變軟完全入味,湯汁差不多收幹就可出鍋。

細微小語:

1.料汁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愛喫辣加點泡椒或辣椒粉;也可用蠔油,但糖和鹽的量就要減少;還可以調成魚香味或麻辣味的。

2.斜刀切下,但不要切到底,大約一半多一點;切完一面後,翻面切另一面(也可調頭翻面),同樣斜刀切下,不要切到底,大約一半多一點。記住不要切太深太薄,否則經過煎和翻面就會斷的。

3.煎的時候中小火就可,火大了易焦糊,我感覺我煎的稍有點過。

4.切了花刀的茄子很易入味變軟,不要燒太久。

❥❥第三款:最健康的烹飪方法———涼拌蒜蓉茄子

涼拌蒜蓉茄子,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是最常喫的,尤其是到了夏天,那時也是茄子上市時節。將茄子蒸一下,撕成小條,淋一些調味汁,搗點蒜泥,滴幾滴香油一拌就好了。這種方法是最省油的,在那個計劃供應的年代是喫茄子的最佳方案。

對現代人來說是最健康的烹飪方法,因加熱時間短,營養損失少;且調味汁中的蒜泥有殺菌抗癌的功效;還有用油少,可防止三高。

我現在蒸茄子都是整隻蒸,保證營養一點不流失,蒸好的茄子用小刀劃開,澆上汁,撒點蔥蒜,淋上油即可,操作起來相當方便。這還是在雲南滬沽湖燒烤的時候學來的。瀘沽湖人將整隻茄子在炭火上烤,烤熟了,用小刀劃兩半,澆上汁。

材料:

茄子500克、油、鹽、白砂糖、老抽、生抽、大蒜各適量

製作過程:

1.備好材料:茄子和大蒜,茄子洗淨上籠,大火蒸15分鐘左右

2.15分鐘後取出,放到盤子裏用小刀劃成小條,取一隻小碗調醬汁,在碗里加鹽、糖、生抽、老抽和一點高湯或水

3.將醬汁淋到茄子上,撒上拍碎的大蒜和小蒜苗。

4.澆上熱油,能聽到吱吱響聲溫度正好。這樣大蒜的香味才能釋放出來。

注:不要用鍋裏這麼多油,鍋大,燒一點油是很難的,餘下的炒其它的菜。

❥❥第四款:曾經的土豪喫法——煎茄盒

記得小時候媽媽偶爾會將茄子沾上面糊,煎至兩面黃,然後再燜燒,我們兄妹幾個都象喫肉一般開心。在那個物質貧瘠的年代,我們稱它爲土豪喫法。

現在我們又在中間釀入了肉餡,真的有了肉味;生活好了,普遍用油炸,不過考慮到健康我還是用煎的方式;還有要回鍋燜一下,這樣茄子更加入味,肉熟透了,喫起來才安全。

材料:

茄子400克、豬肉200克、蔥1根、姜1塊、雞蛋1個、麪粉80克、鹽、糖、老抽、生抽、胡椒、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過程:

1.肉末里加入蔥、姜、鹽、糖、老抽、生抽、胡椒、雞蛋攪拌均勻。

2.麪粉里加入冷水調成稀麪糊備用。可以加點點鹽。

3.茄子切成厚片,中間剖開,但略相連。

將調好的肉餡釀入,依次釀好全部。

4.將釀好肉的茄子,沾滿“2”麪糊,入油鍋中煎至兩面黃。

注:用油炸更香,煎的省油省事。

5.另起油鍋,先下蔥薑末,再將調好的醬汁倒入鍋中。醬汁中有老抽、胡椒粉、鹽、糖、醋一點點生粉和高湯(或清水)。

6.醬汁煮開,下煎好的茄盒子。

7.蓋鍋燜幾分鐘,中間翻一下,汁水差不多收完就好了。

細微小語:

1.麪糊不能調的太稀,否則掛不上漿。

2.麪糊裏也可加點雞蛋液會更加豐富口感。

3.煎好的茄盒一定要燜幾分鐘,中間夾的肉才能熟。

4.如用電餅鐺煎,比煎鍋更加省心。

5.油炸的更香,煎的省油省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