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這個新的網紅打卡地,原來藏着那麼多的幕後故事!

摘要:那些年,那些事,人們扶持着,彼此溫暖着。

 

國慶長假,許多上海市民踏入上海市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主題展觀展,見證歷史變遷,尋找感動記憶。其中,人氣最火爆的展項之一當屬“那些年”,老物件實景還原了上海上世紀80年代的“里弄”一角,熟悉的生活場景勾起了“過來人”的記憶。記者採訪了主題展總策劃、改革開放同齡人戴軼飛,講述了策展布展的幕後花絮。

 

力求老物件原汁原味

 

“以前的生活就是這個樣子!”展覽上,不少市民在“神還原”的糧油店、新婚房和老虎竈前紛紛留影。還有觀衆看得出了神,“這些老物件一下把我們拉回到那個年代,無限的懷念。”

 

爲了百分百還原那個年代的市井生活,“那些年”項目策劃組下了一番功夫。“我們選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場景,用一家兩代人的生活串起這個場景。”戴軼飛說,那個年代,離家不遠處總有一家熟悉的糧油店。可是,跑遍了各檔案館,策劃組也沒有找到一張過去糧油店的原圖或照片。他們最後找到了以前糧油店的退休老員工,請他憑着記憶中的模樣畫了一張草圖,又諮詢了第六糧店相關人員,不放過任何細節。

 

“第二糧店”內,羣衆演員模擬當時購糧場景。   蔣迪雯 攝

 

展覽現場,戴軼飛樂呵呵地看着市民邊看邊回憶。“最上面這一層是儲米的,一按,大米嘩啦啦掉下來,再拿從家裏帶來的布袋子裝米。”有人回憶,怕米粒粘在斗子裏,最後還要敲一敲,“敲一敲,一碗粥”。

 

策劃組介紹,新房的佈置,老物件都是結婚幾大件,包括牀、五斗廚、牀頭櫃等,房間裏有36只“腿”。蝴蝶牌縫紉機、收音機、“國民牀單”等很多都從市收藏家協會借來,三五牌檯鐘輾轉從舊貨市場等“淘”來,“我們還在房間內拉了一條簾子,以前新房都是老兩口和新婚夫婦住在一起,這道簾子是必不可少的。”

 

市民參觀上世紀80年代新房佈置。     蔣迪雯  攝

 

許多細心的觀衆發現,里弄的一排水龍頭上面,都用易拉罐蓋住,下面還加了一把鎖。“以前的水龍頭在戶外,上海人的生活都是精打細算的,爲了節約用水,防止他人浪費,就想出了這個辦法。”戴軼飛說。而在“老虎竈”一旁,擺上了喝茶的小方桌,“以前很多老虎竈都和茶室、澡堂連在一起,這邊燒水了,那邊直接用,很方便。”

 

市民幫忙 還原更精確

 

巧合的是,展覽總策劃戴軼飛出生於1978年11月,作爲那個時代的“過來人”,在情景再現的細節上,他容不得一點“馬虎”,要保證原汁原味。

 

策劃組裏有一些90後,在商討新婚房的方案時,開始打造了一個20平米的房間樣板。“這不對了,那時候的婚房沒有那麼大。大了,就沒有那個味道了。”他經過畫圖、測量,最終敲定兩代同堂的婚房爲12平方米,“很多家庭在這樣侷促的空間下一住就是十幾二十年。”

 

“那些年”的展覽現場,不定時會有情景演繹環節。在爲羣衆演員策劃對話時,一位85後建議,“一到糧店,要不先問個價吧?”戴軼飛立刻指正,“你這樣又不對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物品價格都是不變的。去糧店一開口不會問價,只可能問問今天的大米好不好,石頭多不多。”

 

上海弄堂生活場景。  蔣迪雯  攝

 

現場觀衆細細端詳,不放過一個細節。他們指着新房外面高高的晾衣杆上的衣服,“就是這種尼絨襪,還有假領,當時很流行。”可見,晾在上面的每一件衣物,也是策劃組精心選擇的。

 

“觀衆們很愛在這裏停留,也給了我們很多回饋。”戴軼飛說,很多市民看見糧店外豎在木板上的米價數字時,脫口而出,“1斤大米價格是1毛6分4,這裏只寫了1毛6分。1斤燦米價格是1毛4分3,這裏寫的是1毛4分。”市場經濟體制下,物價不斷變化,同樣的商品在不同的店價格也不一樣。可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物價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固定的,這些數字刻入了幾代人的記憶中。

 

戴軼飛說,看見新婚房的馬桶擺在明顯的位置,也有觀衆提出,這個應該放在不明顯的角落裏,“上海人還是愛面子的,馬桶這樣的生活用品都是藏在家中犄角旮旯裏。”

 

那些年,那些事,人們扶持着,彼此溫暖着。市井煙火在烏棚沙牆間漸漸曝光,又在光陰的間隙裏悄然流逝。“那時,誰又能想到九十年代翻來覆去的變化正疾馳而來,如今我們更是豐衣足食,改革開放改變了祖國和人民的命運。”

欄目主編:張駿文字編輯:彭薇題圖來源:蔣迪雯 攝圖片編輯:彭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