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善于弹琴,钟子期这个人很会听琴。伯牙弹琴,能表达攀登高山的志向,钟子期听后说:“好啊,像巍峨的泰山!”伯牙的琴声也能表达流水的景象,钟子期听后说:“美啊,像宽广的江河!”这就是成语“高山流水”的来历,它比喻知音难得或乐曲的高妙。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听过来自四川峨眉山的和尚弹琴,深为那优美的琴声打动,因而写了下面这首诗:

蜀僧抱绿绮(qǐ),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hè)松。

客心洗流水,馀(yú)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借用汉代司马相如的琴名“绿绮”表示琴,用“万壑松”表示琴声像风吹峡谷中的松林发出的声音,“流水”的余音融入了晚钟声中,写出了诗人被琴声感染而忘记时光流失时的痴迷和陶醉。

苏东坡在黄州的一次听琴却别有感触,他既不赞美高山流水,又不表达知音难觅,而另有思索,他想到的是琴声与手指的关系: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这首“琴诗”极富哲理,它表现了诗人在欣赏音乐之外的探究思考精神,也提示写诗的人,写诗要有新的立意。

微信号搜索:中华诗文学习,或shiwen_xuexi

来稿请投:[email protected]

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目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