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3歲的女孩勸媽媽和爸爸離婚。要不是我親眼所見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這個女孩是我以前的鄰居,她和父母妹妹是後搬來我家隔壁的。表面看着一家四口挺幸福,可那對夫妻經常吵架。女孩的爸爸有點大男子主義,可能怕白天吵架被別人看見笑話,就經常晚上吵。

女孩和她妹妹總來我家和我女兒玩,和我也越來越熟。有一天半夜她哭着來敲我家門,說她爸媽又吵起來了,讓我幫忙去勸架。

我去了一看,她六歲的小妹妹在門後躲着,嚇的大氣也不敢出。地下一片狼藉,還有摔碎的杯子碎片。

後來女孩就經常找我勸架,但我發現她爸爸很“另類”,越有外人吵得越歡。後來我就不再苦口婆心的勸了,而是把女孩的媽媽帶到我家坐一會,分開自然就沒得吵了。

有一天的晚飯時間,她們母女三人哭着來到我家。原來又吵架了,女的還被男的打了。女孩哭了一會問她媽媽爲什麼天天和爸爸吵架卻不離婚?她媽媽說捨不得她們姐妹倆。女孩擦乾眼淚,拿出一摞錢,全是一塊、五塊、十塊的,她說她攢了兩個多月了,給媽媽和妹妹做路費,讓媽媽帶妹妹走。

她說媽媽帶倆孩子養不起,只帶走妹妹就能養起,而爸爸養她一個也能養起。這樣她和妹妹就不用每天提心吊膽的害怕了。

她說爸媽吵架都是因爲養她們兩個太“費錢”了,所以她決定等到十八歲就不上學了。十八歲就離開爸爸去找媽媽,然後上班賺錢。

我問她爲什麼你不跟着媽媽讓妹妹跟着,她說她大了能照顧自己,妹妹太小離不開媽媽。

這孩子的“懂事”簡直讓我震驚,可見這又是貧賤夫妻百事哀爲源頭的吵架。吵架不避諱孩子,使孩子以爲家裏沒錢是她的錯。尤其以孩子爲藉口“湊合”過的婚姻,終日“硝煙四起”,使孩子不得不面對“戰火紛飛”的日子。這是爲孩子好嗎?這是愛孩子嗎?

據最新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父母經常吵架的孩子比離異家庭的孩子心理問題更多。即使很幼小的孩子也會從父母的臉色和凝重的空氣中嗅出不安的氣氛。她會惶恐不安、擔心、自責,總覺得是因爲自己的錯纔會惹爸爸媽媽生氣。而大一些的孩子會越來越敏感,長期目睹父母吵架,會變的越來越焦慮、多疑、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甚至產生人際交往障礙。

所以作爲家長,要儘量避免當着孩子的面吵架。更不要把孩子當成你不敢離婚的“擋箭牌”。

責任編輯:堅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