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製造業AMdaily

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過去一年,我國發展新動能快速成長。新動能正在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塑造中國發展新優勢。

李克強指出,2019年,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發揮我國人力人才資源豐富、國內市場巨大等綜合優勢,改革創新科技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機制,大力培育專業精神,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其中,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圍繞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爲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將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擴大至全部製造業領域。強化質量基礎支撐,推動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接,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讓更多國內外用戶選擇中國製造、中國服務。

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羣,壯大數字經濟。堅持包容審慎監管,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成長。

統計局2018年11月發佈的2015~2017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顯示。2015~2017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分別爲123.5、156.7、210.1,分別比上年增長23.5%、26.9%和34.1%,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逐年攀升,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加速發展壯大,經濟活力進一步釋放,成爲緩解經濟下行壓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張春曉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2018年我國在創新制度建設上,作出了很大改變和努力。 國家推出的對實體經濟支持的一系列產業政策,特別是對新興產業的發展,高新技術的發展,轉型升級,產業的發展,都給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撐。

他對記者指出,經濟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生產力進步是不可逆的進程,任何時候,都要適應生產力的進步,跟進經濟的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恰恰是生產力進步的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節點。無論是結構調整,還是產業升級,都需要技術跟進,都需要創新發展,創新,一方面是技術創新,一方面是管理創新,一方面是市場創新。

他說,2019年要在技術創新通道上加力 ,科技創新的通道上發力 ,市場建設着力,主要在實體經濟通道上上加大制度跟進的力度。

推薦閱讀

我們關注

先進製造技術專題

智能製造 人工智能 工業互聯網 工業大數據

智能裝備 工業軟件 AR/VR技術 產業投融資

行業典型應用案例

汽車汽配 機械裝備 航空裝備 電子信息 船舶海工 輕工家電

先進製造業百人談

政府領導 院士專家 行業學者 企業CEO/CTO/CIO/CMO

歡迎各製造業領域試點示範及技術領先企業相關負責人,踊躍投稿分享最IN技術應用案例~

聲明

溫馨提示:

《先進製造業》全媒體讀者及廣告合作推廣聯絡郵箱:[email protected],電話: 021-51757717;歡迎各界人士投稿,與行業專家朋友共分享。

更多資訊盡在《先進製造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