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似是对比赛规则进行了创新,然而和《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的分班模式高度重合,《创造101》既有完完全全的素人,也有出道过的“前辈”,导师根据每位选手的表演将其分为A—F班,再根据之后的考核表现重新分配班级,经历多次考核、公演,根据现场观众的投票以及网友的点赞变更排名,最终选出最强者,以此来看,《明日之子水晶时代》其实是solo版的《创造101》。截至目前,新一季《明日之子》登上热搜的关键词几乎全部围绕BY2,#BY2的表演没得六星#、#BY2降星#、#BY2姐妹情#、#BY2零星#,好像大家对《明日之子水晶时代》关注停留在了赛制和BY2本身,偏离打造未来女性音乐榜样的主题,这或许和《明日之子水晶时代》还未真正出现打破圈层壁垒的新选手、新歌曲有关。

两期评星、一次小考核、一次公演之后,上周六晚,《明日之子水晶时代》开启淘汰模式,再次迎来舞台表现力小考的女孩们被临时通知只有排名前25名的选手方可留在舞台,末位10名选手将暂时离开,残酷的赛制将《明日之子水晶时代》带入一个小高潮,而问鼎点赞榜第一的BY2,在小考中被评零星,引发网友对本次考核的争论,使#BY2零星#空降微博热搜榜。

截至目前,新一季《明日之子》登上热搜的关键词几乎全部围绕BY2,#BY2的表演没得六星#、#BY2降星#、#BY2姐妹情#、#BY2零星#,好像大家对《明日之子水晶时代》关注停留在了赛制和BY2本身,偏离打造未来女性音乐榜样的主题,这或许和《明日之子水晶时代》还未真正出现打破圈层壁垒的新选手、新歌曲有关。

音乐类选秀节目同质化严重

观众审美疲劳

《明日之子水晶时代》播出之后,网上的讨论声量并不大,在微博综艺超话社区榜上《明日之子》排名第13位。

这其实和市场上众多的音乐类选秀节目有着莫大关系,《以团之名》《青春有你》《创造营2019》已完结,《中国新说唱第二季》《乐队的夏天》《声入人心第二季》也在热播。截止目前,今年共有9档音乐选秀类上线,在观众有限的注意力中,缺少新鲜感的“综N代”很难再实现当初的爆款品相,收视和口碑也未如所期。

从2017年开始,《明日之子》走过三季,面临着“综N代”的普遍困境,改为女生版不仅是中国音乐市场的需求,也是《明日之子》创新求变解决音乐选秀类节目同质化问题的重要一环。据《剧毒说》统计,音乐类选秀节目数量呈递增趋势,2017年有6档节目,2018年增加至10档,今年刚过一半已经有9档音乐类选秀节目上线,越来越多的节目走进大众视野,观众也经历着审美疲劳。

25档节目中,只有《明日之子》和《创造101》两档节目以女生为参赛选手,其他多以男生为主,如果再推出男生版,可能面临着选手枯竭的问题。但这仅仅是在参赛选手方面带给观众一些新鲜感,依靠音乐才艺竞技晋级的模式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所以这类节目也难以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爆款,第一季已然成为不可逾越的传说。

以表中数据可知,实现热度、口碑双丰收的往往是“新事物”,比如《明日之子第一季》《偶像练习生》,或者是今年展现不同风格乐队的《乐队的夏天》,或是去年让小众歌剧走向大众的《声入人心》。

除了节目本身的热度,第一季中出道的前辈们在人气、资源、商业等方面也是花式碾压“综N代”选手,毛不易作为《明日之子第一季》的冠军推出过专辑,为多部影视剧演唱过主题曲,也举办过全国巡回演唱会,甚至在电视剧《沙海》中客串配角,成为多档综艺节目常驻嘉宾,《明日之子第二季》冠军蔡维泽比赛结束后也只在今年年初与“傻子与白痴乐队”参与了腾讯视频的《烎·2019潮音发布》,5月推出《视线所及只剩生活》《Fire loop》两支单曲,之后再无其他信息。

在互联网时代,观众能接受众多信息,不打破原先的固有模式,只在小范围内求变更新,“换汤不换药” 注定经不起时代的变迁。

规则没新意,选手没特色

《明日之子》前两季中选手通过盛世美颜、盛世独秀、盛世魔音三大赛道进入比拼,最终选出“最强厂牌”,而这一次把三大赛道和九大厂牌全部取消,把选手分为“start”赛道(新人)和“restart”赛道(出道过),六位星推官根据每位选手的表演评定其可以进入几星房,6星为最高等级且只有一个名额,如果获得6星的选手有多人,选手之间需要battle争夺最终名额。

看似是对比赛规则进行了创新,然而和《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的分班模式高度重合,《创造101》既有完完全全的素人,也有出道过的“前辈”,导师根据每位选手的表演将其分为A—F班,再根据之后的考核表现重新分配班级,经历多次考核、公演,根据现场观众的投票以及网友的点赞变更排名,最终选出最强者,以此来看,《明日之子水晶时代》其实是solo版的《创造101》。

照搬过来的比赛模式没有让观众感受到新意,参赛的选手也没有强烈的个人特色,让观众自愿的去安利、分享。

每次节目播完之后,登上热搜的基本都是BY2,2008年出道的BY2并不缺知名度,代表作《爱丫爱丫》是当年学生中传唱度比较高的一首作品,只是随着台湾乐坛的没落、自身绯闻以及与经纪公司的矛盾,一次次消耗了歌迷的好感,这一次以选手的身份参赛,让人惊讶之余,也让当年的学生们再一次怀念逝去的青春。

除了大众熟知的BY2之外,《明日之子水晶时代》中也诞生不少原创歌曲,只是未能打破选秀节目的固有圈层。

还记得被“菊外人”支配的恐惧吗?不知道王菊是谁,也没看过《创造101》,但已经被“请给王菊投票”的相关信息包围。刚开始王菊因为外形、年龄不符合大众对女团的审美标准,被观众嘲笑,之后节目中播放了一段王菊对美认知的采访:“美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做自己,就是我的人生信条握在自己的手里,精神独立,我觉得太重要了。”这番言论直击大众痛点,因此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菊文化。

王菊现象是可遇不可求的,它太依赖选手的思想境界,在普遍20岁左右的参赛选手中很少有人能发出这样的人生共鸣;或者如杨超越,凭借美貌和实力的争议被大众所知,然而这是很玄学的观众缘问题;再者如进阶成星推官的毛不易,用原创歌曲打动人。

你可以没看过《明日之子第一季》,但你肯定听过《消愁》。这首歌是毛不易在《明日之子第一季》第7期演唱的歌曲,这首歌的初衷是想鼓励自己,也鼓励听众们,希望听众在不顺利的时候也应该为了理想,继续前行。这首歌无疑是成功的,有现实的残酷与悲凉,其中还带有一丝希望,让人们在歌声中看到了自己。

而目前《明日之子水晶时代》中的原创歌曲多偏小众,尚未让观众与之产生共鸣,想达到《消愁》效果,还需多方面机遇与努力。

下一个天后?可能会很远

近几年,综艺节目有剧本的说法甚嚣尘上,大家对这一观点也给予肯定,甚至常看综艺的“老油条们”可以根据节目给每个选手的镜头比重,大致猜测出谁会成为赢家。

在《明日之子》的微博超话下,常常会刷出“鹅厂主推洪一诺”的观点,因为《明日之子》给她的镜头够明显。在备考室时,其游离之外的轻松和众多选手的奔溃形成鲜明对比,进入考试间的瞬间,后期也给了足够美的特效渲染,甚至凭借一成不变的复古抒情风成为唯一两次登峰六星的选手,这些都很难让观众不注意到她,最新一期表现力的考核也证明了她慢歌之外的弱项。

以《明日之子》点赞数据来看,BY2无疑是最高人气王,用超高的业务能力诠释“你前辈还是你前辈”,只是星推官对BY2的迷之点评,令人猜测BY2拿的是陪跑剧本不会笑到最后。

《明日之子水晶时代》的节目定位是“助力女性音乐梦想,打造未来音乐榜样”,这位唯一的最强厂牌可能成为“下一站天后”,只是从《明日之子》舞台上选出的“下一站天后”是大家喜欢的吗?

《剧毒说》采访了一位同样观看《明日之子3》的朋友:“以我多年看综艺的经验来说,洪一诺妥妥地鹅选之女,但我喜欢苏北北,自身性格有反差萌,备考的时候看起来很凶,实际却很怂,面对评委紧张、话多,以至于没拿到应得的星级,反正她的《歌剧2》把我征服了,消除了之前对她的反感,近期表现也亮眼,希望她拿的是逆袭剧本吧。”

除了引起人们回忆杀的BY2之外,商演歌手苏北北、扫地僧冯希瑶、全能王张钰琪、烟嗓Veegee、泰国Pam、马来西亚王子慧等凭借自身特色和业务能力也在观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其实不难看出,大家喜欢的是有实力又肯努力的人,星推官孟美岐正是因为这样,才在《创造101》中一直保持着超高人气,最终以C位成功出道。

时代造就英雄,英雄也需要时代,两者相辅相成。在音乐类选秀节目已露疲态的市场环境中,选手只依靠自身的实力+努力好像远远不够,在全民未参与的一档2~3个月的选秀节目中诞生一位未来女性音乐榜样,成为“下一个天后”,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