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oTl03c4RjUI\" img_width=\"960\" img_height=\"596\" alt=\"第一棒火炬手任飛 咱身邊的“火鍋英雄”\"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第一棒火炬手是誰?7月30日,在二青會實體火炬傳遞太原市萬柏林區起跑儀式的現場,一些前來加油助威的市民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其實,青運聖火開啓太原之旅的第一棒火炬手大有來頭,他就是對地溝油“一劍封喉”的太原市公安局民警任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0年出生的任飛,無疑是民警中的另類。因爲一頓火鍋帶來的靈感,任飛發明的“地溝油檢測法”,一舉攻克“世界性難題”。至此,原本默默無聞的他,變成了大家口中天賦異稟的“發明家”,甚至被稱爲“火鍋英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任飛決定與地溝油“死磕”,源於10年前的一次出警經歷。那次,任飛參與查封一個涉嫌販賣地溝油的糧油店,他發現,“地溝油一噸進價4000元,賣12300元,利潤巨大,危害也極爲嚴重。”從那時起,毒物分析專業出身的任飛開始了自己與地溝油“死磕”的生涯。也是自那時起,任飛白天工作、晚上試驗,成了單位的“釘子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經歷了多年無數次的失敗後,一次偶然的機會,任飛發現,“地溝油都是規模煉製,主要來自火鍋、水煮魚、麻辣燙等重口味的餐廚廢棄用油,如果從油中檢出調味品,不就能對地溝油‘一劍封喉’了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過反覆驗證,任飛發明的“地溝油識別檢測法”項目,通過了衛生部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組織的多輪盲測考覈,在全國281個科研院所和個人提交的315項地溝油檢測方法中脫穎而出,被確定爲4種地溝油檢測方法之一,並向公安部等國家11個部委推廣使用,在多起地溝油煉製食用油案件中起到關鍵證據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檢測的方法掌握了,如何讓它轉換爲成果運用到更多領域?如何方便百姓隨時鑑別地溝油,成了任飛的新目標。2018年,任飛將“地溝油快檢試紙條”這一技術成果無償轉讓給一家企業生產,在全國推廣使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天上午,隨着火炬傳遞起跑儀式的正式開始,身着橙紅色與白色相間的運動服的任飛面帶微笑,高舉二青會火炬,邁着輕盈的步伐,開啓了青運聖火在太原傳遞的序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青會火炬在太原的第一棒傳遞意義重大,這是對我的褒獎,更是對人民公安的褒獎。”任飛表示,擔任二青會火炬手非常榮幸,也非常激動,讓他想起了11年前在電視機上觀看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的場景,“現在比當時更加激情澎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火炬傳遞結束後,任飛立刻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他表示,作爲一名人民警察,將用實際行動爲二青會保駕護航、展示山西的美好形象。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山西晚報記者 張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視頻拍攝:山西晚報記者 李永江、杜金棟、胡續光 視頻製作:山西晚報記者 李永江\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072784518190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