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夕,在河南澠池縣洪陽鎮一座農家小院裏,今年同爲72歲的段大爺和張大媽正在院子裏裏準備包糉子。每一年的這兩天,他們都會拿出準備好的糉葉、糯米、花生和大棗,趁着農閒親手包上一鍋糉子,品嚐這種端午節獨有的美味。

糉子各地都有,用來包糉子的糉葉多就地取材,富有地方特色。張大媽用的糉葉,是從竹林裏收集來的竹筍葉子,這種葉子寬大,包糉子很適合,另外他們每年喫完糉子,把糉葉洗淨晾乾,來年還可以再用,據張大媽回憶,去年她家用的這種糉葉已經連續反覆用了五年,今年才換了新的。

農家包糉子,用料很簡單,糯米是主料,在包之前先用井涼水把米浸泡兩個多小時。大膠盆裏的糉葉,也是要泡上兩個小時待柔軟以後纔可以用。張大爺家裏已經通了自來水,不過夏天他們還是習慣用這種壓井,這口井已經用了五十多年,夏天的井水格外冰爽甘甜。

把配料和糉葉準備停當,張大媽就坐在壓井邊開始包糉子,很多糉子包的時候要用到棉線,而張大媽用的材料全是取材於竹筍葉,把竹筍葉劈成長條,就可以作爲繩子來用。

每個糉子裏面放上糯米、紅棗和花生,由於筍葉寬大再加上農村都喜歡把食物做的有分量一些,張大媽說每一個糉子都放了大約一兩重的東西,包好以後用筍葉做的繩子拴好,然後浸在涼水盆裏。

張大媽在包糉子,段大爺也沒閒着,他在一旁劈柴生火,等糉子包好,這邊的水也已燒開。現在農村做飯也用液化氣和電,不過他們在蒸饃或者需要長時間煮東西的時候,還是喜歡用這座泥巴糊的鍋頭。

經過四十多分鐘的大火,鍋裏的糉子已經熟了,掀開鍋蓋,竹筍葉獨有的香氣撲鼻而來,看來人們選擇用什麼做糉葉,一定是經過了很多次的試驗才最終確定並一代代流傳下來。

熱糉子不好下手,喫起來也會很黏,按照段大爺當地的喫法,要把這些糉子在井涼水裏冰一下。段大爺把糉子倒進大膠盆裏,壓滿井水冰了兩遍。

過了兩次水的糉子,已沒那麼燙手,張大媽包了幾十年,手藝很過硬,翻騰好幾遍,沒有一個糉子開線的。這些糉子掂到手裏分量很足,馬上就可以剝開喫了。

剝開糉子,兩個就裝了一盤,由於長時間和糉葉接觸,糯米已被浸染成了米黃色,張大媽說一般喫的時候要撒上白糖,這樣更加香甜可口。喫糉子是端午的習俗,但包糉子現在已不多見,人們漸漸習慣了去超市裏購買速凍的,這樣雖省了事,卻少了節日應有的韻味。攝影記錄|張春光(圖文鄉土河南原創,剽竊必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