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中国已经陷入到了极端的内忧外患之中。西方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不断瓜分我们的土地,掠夺我们的财富。可是,清廷似乎对此并没有好的办法,除了一味向列强求和之外,再也拿不出来别的措施了。此外,官员贪腐无能,百姓民不聊生的问题,也让中国内部动荡不安。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必须要有一次大的改革了,否则中华民族,就将面临沉沦。

到了公元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先后在北京去世。我们都知道,在晚清的中国,这两位是当时的实际掌权者,尤其是慈禧,长期把持朝政,阻碍社会改革,可以说清朝晚期的衰败,和她有着直接原因。

在此之后,清廷在中国的影响力,便越来越小了。而这时,各地军阀,纷纷趁机扩大了自己的势力,逐渐和清朝皇室,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军阀部队当中,有很多人已经接受了新兴思想教育,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意识,这也为后来的革命,创造了一定的条件。1911年10月10日晚上,在武昌的新军率先发动了起义,接着,革命的浪潮,瞬间蔓延到了全国各地。在革命军的强大攻势之下,清军各地官兵的抵抗,瞬间土崩瓦解。

1912年2月12日,在各方压力下,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也宣告终结。按照之前孙先生的设想,这时的中国,民主思想应该普及开来,中国应该建立一个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可是,这个时候,一个大军阀,却趁机窃取了革命成果——袁世凯。

在中国历史上,袁世凯也算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了。当初在革命的时候,他掌控了大量军队,在革命党和清政府之间来回游走,最终当上了中华民国政府的大总统。

不过,在当上了大总统之后,袁世凯的野心,显然没有得到满足。这个我们能想象到,皇帝上朝时,文武百官分列在大堂之上,自己坐在龙椅上,让众人喊着“万岁万岁万万岁”。出行的时候,还有奢华、壮观的仪仗队伍随行,这种场景,想想都觉得过瘾。可是当了大总统后,虽然权力很大,但是比起皇帝,却没有那么风光了。这种心理落差,让袁世凯一时不好接受。

而就在此时,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的心里,也开始痒痒了起来。这眼看着父亲成为了中国的最高掌权者,他的心里,也开始做起了自己的“太子梦”。不过,和袁世凯比起来,袁克定的执行力要强很多,在他父亲还只是幻想当皇帝的时候,袁克定已经付出了实际行动。

首先,他搜集了一些封建时期的出版物。把这些关于“帝制”的东西,全部整理了出来,然后统统拿到袁世凯面前,对他说:世人都赞成他当皇帝,我们应该顺承民意,上位登基。接下来,袁克定又派人四处散播谣言,说袁家的祖坟上出现了异象,是要出现真龙天子的前兆。

如此,袁世凯便坐不住了,他放弃了大总统的位置,违背社会各界的意愿,登基称帝。有意思的是,在他登基之前,袁世凯还对手下的人提起:“要是隆裕太后能年轻几岁,我肯定要纳她为妾”。

在袁世凯的眼里,隆裕太后的身上,有着中国妇女五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德,更为重要的是,在关于政务的处理问题上,隆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清宫二年记》中记载:“她(隆裕)正在读一些不同国家的历史,当然是已经翻译成汉文的......待人接物很是老练,显示过处理事务方面的大才干。”

对于想要称帝的袁世凯来说,这位女人,不仅能配得上自己的高贵身份,在登基之后,还能给予自己政治上的帮助。就是这一点因素,让原始萌生了娶她为妾的想法。只不过袁世凯自己也知道,这个想法太荒唐,最后还是放弃了。

参考文献:《袁世凯传》《清宫二年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