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最鼎盛的时期,甚至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不过,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当然了,在这整个历史事件当中,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品读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清朝末期的中国,是一个无比黑暗的社会。在清廷和国外列强的双重压迫下,百姓们一直都过着民不聊生的生活。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便应运而生。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在短短几年之内,便控制了江南数省,和清政府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


在太平军起义之初,洪秀全打着“农民军”的旗号,获得了不少百姓的支持。再加上下面几个天王能征善战,因此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可是,在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军内部的问题,便统统爆发了出来,首先就是洪秀全本身的问题。由于他是穷苦人出生,没有享受过奢华的生活,因此在定都之后,洪秀全便被眼前花花绿绿的世界所迷惑了。除了大肆搜刮民间财富,供他自己享受之外,洪秀全还派人,四处搜寻美女,用来建立自己的后宫。

除此之外,太平天国内部的几个天王之间,也爆发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其中以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间的矛盾最深,影响最大。大业未成,内部先行崩溃,这对于太平天国来说,是极其致命的。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天京事件”爆发,几大天王各自领着一部分人马分道扬镳,太平天国的实力大减。其中,翼王石达开出走,更是给了太平军致命一击。

在此之后,本来就没什么才能的洪秀全,面对清军的围追堵截,更是束手无策。幸好此时洪秀全身边,还有两位大将可用,他们便是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杨秀清死后,他的部队有一部分,就划分给了这两位天王。

这英王陈玉成,原本名叫陈丕成。出身广西的一个贫苦家庭。由于父母双亡,因此他在很小的时候,便跟着自己的叔父陈承瑢生活。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之后,他们叔侄二人,便一同前来投奔。由于作战时屡立战功,因此陈丕成深受天王洪秀全的赏识。为此,还特地为他赐名陈玉成。

据一些野史记载,陈玉成这个人长相清秀,不过身材却比较矮小。因为他的两个眼睛下面有墨点,因此被清军称为“四眼狗”。不过,陈玉成对清军的这些嘲笑一点都不在意。打仗的时候,常常身先士卒,故此清军对于陈玉成,还是相当忌惮的。其实,如果此刻他看出太平军衰落的迹象,带着家人逃走,凭借着积攒下来的财富,足可以想尽清福,可陈玉成出于对洪秀全的忠诚,没有这么做。

咸丰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861年,太平天国已经开始衰落。在和湘军多次的大战当中,陈玉成的部队,已经损失大半,只好退守庐州。接下来,因为奏王苗沛霖的出卖,陈玉成便被清军将领胜保俘虏。一年之后,在河南被杀。


此外,陈玉成的妻子,也被胜保俘虏。这胜保见其妻子有闭月羞花之貌,便将其强掳为妾。这陈氏为了保全自己的家人,只好低头顺从。可是,陈夫人的低头,并没有换来胜保的同情。每逢他带兵出征的时候,都会带上陈氏。获得胜利之后,胜保便会将陈氏赏给其他军士,任其侮辱。

太平天国的名将,最后落得这般下场,连妻子的贞洁都无法保全,这确实让人唏嘘不已。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时清军的残忍与腐朽了。

参考文献:《太平天国诸王传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