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努尔哈赤开始,到溥仪宣布退位,整个清朝历史,长达二百七十多年。在这当中,正史当中记载的,共有12位皇帝。鲜为人知的是,除了这12位皇帝之外,还有一人,未被载入正史,不过严格说起来,他也算是清朝的皇帝之一,在位时间仅仅3天,在我们现在看来,他的帝王之路,更像是一场闹剧。

晚清年间,社会动荡不安,全国除了清廷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之外,几乎所有人都在寻求变革指法。在这种情况下,“戊戌变法”运动便应运而生了。事实上,在此之前,清廷已经把中国带入到了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中。受困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和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渐渐地,割地、赔款,似乎已经成了清廷处理外交事务的主要方式。这种情况,让中国很多读书人,都看不下去了。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爱国人士,开始上书请求光绪皇帝,极力要求清廷进行整治变革,向西方列强学习,希望中国也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变法开始之后,光绪皇帝是信心满满,他甚至幻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要中国重现“康乾盛世”时候的场景。更为重要的是,这场变法,在一开始也得到了慈禧老佛爷的默许。

不过,随着变法的深入,清廷当中的一些掌权人渐渐发现,如果这场变法运动真的持续下去,那么自己的私人利益,便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这当然是不被他们所允许的。就这样,在这一撮人的鼓动下,慈禧终于对这场变法运动下达了“封杀令”,并且还囚禁了当时的光绪皇帝。著名的“戊戌六君子”,就是在这个时候就义的。于是,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由于从实施到结束,时间差不多为一百天,因此这场变法,也被称为“百日维新”。

通过这次运动,慈禧对光绪皇帝是彻底失望了。她没想到,自己宠爱的光绪皇帝,竟让背着自己做出了有损皇室利益的事情。想当年,还是慈禧亲自一步一步把他培养成皇帝的。就算他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能做出让她如此心寒的事情来啊!悲愤之下,慈禧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废掉这个不争气的皇帝,另选一个皇室弟子登基。

于是,慈禧找来了自己的心腹大将荣禄,想听听他的意见,两人经过简单的商议,决定扶持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之子,年仅15岁的爱新觉罗·溥儁。按照辈分来说,这溥儁,还要叫慈禧一声“姨姥姥”。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899年,慈禧太后颁布了一道懿旨,旨意就是把溥儁过继给同治皇帝,封他为“大阿哥”。之后不久,慈禧又召集了诸位大臣,向他们宣布了这件事。当时老佛爷的话,没有人敢不听,因此大家都只得顺从。

就这样,慈禧决定,次年就将立溥儁为帝,让光绪进行“禅让”,改元为“保庆”。可让慈禧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一做法,却激情了国内外诸多人士的不满,尤其是各国公使,向清廷提出抗议。原因很简单,在这些人眼中,光绪皇帝更加开明,他们都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而在此之后,恰巧又爆发了八国联军进犯中国的事情。慈禧这时,又带着光绪西逃,这事就被耽误了。

等慈禧再回到北京的时候,便以纵容义和团为由,将其溥儁拿下皇帝位,算起来,他才做了三天的皇帝。

这场“换帝风波”,其实就是慈禧和顽固派导演出来的一场闹剧。而主人公溥儁,甚至历史上都没有承认过这个皇帝的存在。事实证明,清廷任何的挣扎,都逃不过灭亡的结局,纵使换了皇帝也一样,无非是灭亡时间早晚的事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