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的“增高食譜”有用嗎?

媽媽們認真聽講。 記者 劉波 攝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年中個子長得最快的季節。爲了讓孩子多長几釐米,家長們紛紛追逐各種“增高食譜”。這些食譜真的靠譜嗎?

昨天,受《寧波晚報》邀請,寧波市第一醫院中醫科主任朱可奇主任中醫師來到鄞州區邱隘實驗小學,從中醫角度出發給350多位家長上了一堂有關“長高”的公益課。

她表示,一個孩子的最終身高,遺傳因素大約佔50%,剩下的50%則跟孩子的飲食、睡眠、運動、情緒息息相關。如果這幾方面調理得當,身高1.5米的家長完全有可能養出1.8米個頭的孩子。

喫各種“增高食譜”,首先得健脾胃

“我身高1.5米多,我家先生1.7米出頭,我兒子已經長到了1.8米。所以,身高不佔優勢的家長,只要科學調理,孩子並非沒有長高的機會。”講座一開始,朱可奇就以自家的例子,給家長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現場有家長提問:“網上在傳一份‘增高食譜’,有鯽魚燉豆腐、黃豆燉豬蹄、醋溜小油菜等,這些真的靠譜嗎?”

朱可奇解釋:“家長們千方百計給孩子設計各種食譜,爲的就是補充各種長高所需營養。事實上現在很多小孩不缺營養,但能不能吸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孩子要長高,首先得健脾胃,同時還得補肝腎。”

“按照中醫理論,脾胃爲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化水谷爲氣血,供給小兒生長發育所需營養。”朱可奇說。

鈣是孩子長高時必不可缺的元素,而牛奶、奶酪、芝麻、核桃、栗子等食物含有豐富的鈣。不過,孩子要長高,光補鈣還不夠,同時還得補充維生素D。因爲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鈣的代謝平衡也受維生素D的影響,維生素D和人體骨骼健康密切相關。維生素D通過食物補充的量極少,其主要獲取來源還是曬太陽。

在滋補肝脾腎食物上,可選擇桑葚、山藥、人蔘、冬蟲夏草等。

要想長高,孩子晚上不能太晚入睡

除了喫,孩子什麼時候睡也決定了能不能長高。現場,有位媽媽一臉愁容:“朱醫生,我女兒今年12週歲,身高只有146釐米,比標準身高足足矮了6釐米。她就是不喜歡早睡,每天晚上要磨磨蹭蹭到11點才睡。”

“這個晚睡的習慣必須得糾正過來。晚上10點至凌晨1點爲生長激素分泌高峯期。建議孩子在晚上9—10點之間必須得睡着,這樣才能保證生長激素在熟睡後達到最高的釋放濃度。”朱可奇解釋,生長激素能促進骨骼、內臟和全身生長,促進蛋白質合成,影響脂肪和礦物質代謝,在人體生長發育中起着關鍵性作用。

運動也是長高良藥,如每天跳繩1000下

對孩子來說,運動也是長高的一帖良藥。朱可奇解釋,運動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也可以刺激生長板,加速骨骼的生長與肌肉蛋白的合成速度,使骨骼與肌肉發育。

她建議,孩子可每天做一些跳躍運動。如每天累計跳繩1000下或者摸高800下,男孩子如喜歡打籃球,每天打半小時至1小時也是很好的。做一些四肢伸展運動也有助於長高,如游泳、引體向上等。

朱可奇說:“現代青少年的急速成長期要比父母那一代加快大概3—4年,這也意味着成長期也會加快結束。所以在結束成長期之前,堅持不懈地進行生長管理非常重要。”記者 賀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