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小楊是某名牌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奔走於各地的招聘會找工作,可是到現在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崗位。期間他也應聘了幾家企業,有的是因爲沒達到招聘公司的標準,有的則是公司的待遇讓他無法接受。

隨着年後各大人才招聘的開始,小楊卻開始恐慌逃避起來,他對記者說:“面試的單位越多,心理的負擔卻越重。找工作之前,我的學習和生活都比較順,自從求職以來,累積的失敗經驗,讓我很擔心會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可能。我都不想去人才市場了,好懷念學校裏無憂無慮的日子!沒想到長大了會有這樣的煩惱,現在感觸最深的就是這四個字‘不想長大’。”

案例二:眼看就快三十而立,傑夫卻依然是個“三無人員”:無固定工作,無固定住所,無固定女朋友。

對着這個長不大的兒子,父母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剛畢業那會,我們費盡周折幫他安排了一個穩當的工作,但他說無聊,沒幹一個月就辭職了。這幾年來他換了無數工作,整天就抱着個電腦玩,也不求上進。沒心沒肺的,我們辛辛苦苦養了他,結果卻總也養不大!真拿他沒辦法!”

探析“不想長大”的心理

成人孩童化的表現是有‘不想長大’的心理作怪,它就是心理學意義上的“退行”,它是我們防禦外界傷害的一種方式,是當我們在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時會選擇用退回到孩童時候、放棄成人處世原則和方式,來回避現實,擺脫痛苦,保護自己的一種心理機制。

不想長大的心理會反映在不同行爲中,有些是卡通發燒友,他們是《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的狂熱癡迷者,錢包是史努比、衣服是阿童木、手錶是米奇……有些加入了“裝嫩派”的行列,他們會堅持過六一兒童節,喜歡芭比娃娃,收集公仔,說話用娃娃音,愛吐舌頭咬指甲……還有些“巨嬰症”的表現,他們生活無法自理,遇事一定是“我媽說……”,無法獨立思考作出判斷和決定;另外還有一種“自我催眠不老族”,就像歌壇譚詠麟號稱“永遠的25歲”。

人們“不想長大”的心理是怎麼產生的呢?

環境因素:經濟迅猛發展,社會競爭加劇,學業、求職、經濟等壓力過大,是導致人們不願長大的外界因素。特別是80後的年輕人,從小嬌生慣養,自我中心意識強,在面臨擇業,遭遇排擠,遭受不公待遇時會產生委屈心理,當無法及時修復這種委屈心理時,就會選擇運用“不想長大”的退行機制逃避現實,而從中獲益,暫且得到心理上的緩解。

個體因素:內心敏感、自卑,心理能量不足的人,他們對周圍的人、事、物有着片面的理解,產生消極的評價,從而恐懼長大,拒絕長大。這是主要的原因。他們認爲長大後必須要承擔自己的責任、說言不由衷的話、要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面臨衰老的恐懼等等。在年輕人看來,長大後的樣子是:忙碌的、鬱悶的、疲憊的、痛苦的。而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是不會畏懼長大的。

心理因素:當成人孩童化成爲流行趨勢的同時,很多人則不知覺地調動了潛意識中的“從衆心理”,就會無原則的模仿和跟從,還誤認爲“童化”是一種時尚。一些缺乏主見、內心弱小、暗示性強的人,往往會隨波逐流,導致童心氾濫的極端現象的出現。

“不想長大”心理對個人成長的利弊:

“不想長大”的潮流已不能單純被看作個體對年齡的本能抵抗和幻想,而是應該看作在社會現狀的催化下,形成的一種羣體性的“後青春”生活方式。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會很嚮往成人世界,但是當鏡子裏面完全是張成人的面孔時,就會嚮往童真。

其實,適度的“不老心理”是正常的心理和表現,並非低幼和無知,它承載了這個時代年輕人對青春特權的追求,有其一定積極的意義。在當今競爭激勵的社會中,能保持愉悅心情和樂觀的心態未嘗不是件好事,“老頑童”的心態也是很多老人的養身之道。而且,這也是緩解各種心理壓力,舒緩情緒的有效方式。

但是,如果一個成人過度貪戀孩童時代某些幼稚的思維和行爲,甚至拒絕成長,那就是消極的“退行”的表現,將在個人的人生髮展中造成很多負面的影響。

首先,會給正常的人際關係帶來不利,可能會引起周圍朋友、同事的反感或排斥,也可能會給領導一個不能勝任的印象;其次,習慣逃避現實、真正不想長大的人,一般來說,他就不會像一個成人那樣的去愛、去行動、去承擔責任,因此會失去很多品味現實人生酸甜苦辣的機會,無法體驗成功與幸福的感覺,還可能扭曲自己的心靈,產生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的隱患,最終,他們必然會因爲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而煩惱。

建議:歲月的流逝,給我們帶來不少的煩惱,雖然不情願,可是誰也擋不住年齡的腳步。對於不想長大的成年人,應該要意識到自己這種消極的“退行”行爲,接納現實,接納自己,接受成人的“心靈洗禮”;不斷充實自己,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提高應對挫折的能力和信心,增強適應工作和社會的實踐能力;建議他們多與年長的朋友交往、學習請教,獲得支持;多留意身邊快樂幸福的家庭、快樂工作着的人們,由此得到心理安慰,獲得成功的榜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