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這麼多年,很多人還是認爲語法是一件枯燥、困難的事,但對於英語而言,這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可以將語法比作一個房子的內部結構:也許並不是總能看到它,但是它卻是撐起整個房子的基礎。和建房一樣,我們也無法構造“空中樓閣”。也就是說,沒有良好地運用基本的語法,就不可能構建起復雜的語法結構、表達抽象的意思,也更別說在考試中取得高分。

而作爲一枚資深英語學習者,在一開始似乎沒有必要集中精力去糾正一般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但是,我們必須記住:英文與中文不一樣,英語句子必須要通過語法變化反映出時態概念。這是最爲基本的規則,也正因爲這一點,在入門時強調過以後甚少提起,很容易被遺忘,因此很少有人在口語表達中能夠做到時態使用完全正確。

但必須注意的是,在給定的時間場景下正確使用時態至關重要。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夠做到自然順暢地溝通,別人也就不費力氣地理解你說話的內容。

對於英語口語,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優勢和缺點,但是在基本英語時態的掌握上,大家似乎都不盡如人意。就連那些詞彙量大、口語流利的學霸級烤鴨也不例外,也常常因爲不能準確地駕馭不同的動詞時態,這導致他們在口語部分無法得高分。

讓我們一起看看那些年曾經犯過的時態錯誤。

場景1

“定力不足”

無法保持足夠的注意,整個口語表達中連貫使用同樣的時態。

其實,在說話的一開始,我的時態運用還是比較準確的。

例如:

“When I was a child…”

可是說着說着,不知不覺就不再繼續使用同樣的時態了,於是故事就變成了下面這個樣

“…I often play outside with my friends.”

場景2

“千篇一律”

過分依賴熟悉的易於使用的結構,表達缺乏多樣性或靈活性。

過分依賴熟悉的易於使用的結構,表達缺乏多樣性或靈活性。

一個單詞,一種時態是不能夠走遍天下的。比如使用“will”造句的一般將來時,而這種結構並不能用來討論各種不同的時段。

例如:

“I am a college student. Every day I will have many classes.”

場景3

“急於求成”

滾瓜爛熟各種複雜的結構和句式,但將它們組合使用時卻錯誤百出。

比如,常常能聽到一句高難度的虛擬語氣組合的漂亮:

“If I had the chance, I would prefer to visit the beach.”

當你正期待接下來的好詞好句時,卻聽到:

“because in my hometown there have many mountain.”

你是不是也存在相同的問題呢?

其實,對於大多數烤鴨而言,只要不放棄,不斷精進自己的知識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糾正上面所提到的所有錯誤。關鍵還是要吸收已經學過的知識,並且能夠正確地運用。說起來這最簡單也最困難,奧祕就在於培養自我意識,從點滴細節處注意自己的口語,發現弱點,然後逐個擊破。

小新給大家分享幾個方法可以嘗試。

首先,正確認識問題是最爲重要的。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何自查呢?

錄音是一個百試不爽的好方法:在日常口語練習中錄下自己的講話,嘗試換位思考,從考官的角度重複聽自己的錄音能夠讓我們挑出自己所犯的錯誤,從而確定需要加強練習的地方。

當和別人進行對話練習時,我們也可以有意識地輪流互相注意檢查對方的講話,記錄下最爲常見的頑固性錯誤。這樣做,一舉兩得,既可以鍛鍊聽力,還有助於培養把握細節、邊聽邊寫的聽力技巧。

一旦我們找到自己的弱項,就可以進入練習的第二階段:有針對性的突破,從特定方面逐步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與重複練習動詞形式和固定詞句的做法相比,在注意語法結構的基礎上靈活回答問題的做法更爲奏效。

比如,你可以進行一個兩分鐘左右的“Part 2”練習,在整個練習過程中集中精神注意恰當地使用語法形態。重要的是要練習各種不同的話題和時態,並且始終要關注語法的準確運用。通過在和其他小夥伴練習時不斷地錄音或記錄筆記,學習者可以密切觀察自己的進步狀況,並發現需要進一步注意的地方。

當你實際參加考試時就會發現,在雅思口語考試中,幾乎所有問題和主題都可以參考特定時態進行表達。往往在考官的提問中就已經告訴你在表達觀點時應該使用相關的語法結構。對於考官而言,這說明考生在語法方面基礎牢靠,有能力進行更復雜的討論。

糾正時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剛開始階段可能需要特別留意,相信隨着時間推移,習慣成自然,加強練習,這將開始變成一種自然流露的結果。

通過這種方法,我們打下牢固的基礎,這不僅僅可以使我們在雅思口試中取得更高的分數,也可以提高用英語溝通的能力。

聲明:本文來源於雅思考試官方微社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C&T EDUCATIO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