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他自立为王,一跃成为政治和经济暴发户后,陈胜一方面通过炫耀财富和权利掩饰内心的自卑。这是刘邦比陈胜等起义都高明的地方。

秦二世胡亥(剧照)

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之势势如破竹,可谓有一个完美的开端。可是为何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竟然熬不过半岁年月?司马公曰:“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尽失人心只道出失败的导火索;我国历史上爆发的农民起义不可胜数,绝大部分虽以失败告终,成功的例子也不无鲜有。刘邦在领导起义进程中也不时暴露出小农意识,而他能在张良、陈平等谋臣的帮助下及时地克服又及时地自觉地加以改正,在这不断的暴露与克服过程中一步步走向胜利。这是刘邦比陈胜等起义都高明的地方。由此思之,陈胜的失败全是由于他面对成功的心理素质太差,克服自身弱点的能力不足,从而倒在“化性起伪”的途中。

陈胜吴广起义

一、自卑心理,追慕虚荣

人有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需要即个人对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当尊重的需要长时间得不到满足时,就会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并且这种自卑将是根深蒂固的。陈胜出身雇农家庭,处于社会最底层,长期饱受剥削和压迫,不仅经济上贫困,而且政治上毫无自由可言。自卑在他心底投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当他自立为王,一跃成为政治和经济暴发户后,陈胜一方面通过炫耀财富和权利掩饰内心的自卑。

另一方面企图脱离原有阶级。同乡来攀交情时,陈胜并没有显出对他的嫌弃,而是“载与俱归”,带有暴发户的炫耀意味。同乡发出一句句粗鄙的赞叹,他也不生气,而是陶醉其中,沾沾自喜。甚至当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时陈胜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愤怒。然而,当他的一个侍卫说:“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后,陈胜毫不念旧情把客人拉出去砍了。客的行为真的轻威了吗?从史料记载,从同伴进宫到被杀,陈胜始终没有予以任何警告,说明其所作所为是陈胜可以接受的,并不足以“轻圣威,犯圣怒”。

陈胜吴广起义示意图

那么陈胜为什么还要杀了他呢?因为侍卫的话提醒他深藏于内心的阶级自卑。为了维护面子,掩饰自卑,企图与原有阶级撇的一干二净,陈胜毫不留情将同伴杀掉。陈胜不仅对故交不念旧情,甚至对妻子的父兄也傲慢不矩。一朝富贵,反而相忘,表面看是言弃誓,实则源于自卑,企图脱离原有阶级,隔断与过去一丝一缕的联系。由此可见,阶级观念在陈胜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他所谓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不过是失意之人的牢骚,并非人人平等的觉悟。

二、私欲膨胀,急于称王

一个人曾经最缺什么,当他得到时越急于拿出来炫耀,弥补曾经的缺失,这是由社会认同感和自我存在感的长期缺失形成的。陈胜起义是假托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之名,才赢得广泛群众基础的。而他却在尚未站稳脚跟时黄袍加身。他号“张楚”,却不拥护楚后,而是代以自立。这时他个人私欲膨胀的心理倾向已昭然若揭。范增早就预言:“陈胜败固当……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谋士张耳、陈馀也劝他不要急着自立为王,说:“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

刘邦(剧照)

可是他却急欲彰显自己的权势,唯恐坐等一天就被人抢走了。陈胜从“兴”到亡,一共仅6个月,可是已经称王了,还给自己修建了宫殿,设置了百官,过早暴露野心、私心,只能带来英雄豪杰们的离心,到最后,陈胜身边只剩下一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和投机分子。而刘邦却采取缓称王的策略,放长线钓大鱼。相比之下,陈胜只是个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的暴发户。但看他此前鱼腹藏书、假托秦二世等等计谋,并不像一个缺乏远见和谋略的勇夫。只是他的私欲过早地暴露罢了。很遗憾陈胜听不进去张等“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的警告,既暴露了他贪恋权位、不思进取的劣根性,又自示私欲于天下,才导致人心涣散、必不长久的悲剧。

项羽(剧照)

三、刚愎自用,狂妄自大

陈胜称王后在政治上独断专权,享有绝对的权威,属下只能无条件地臣服,不得有半点冒犯和亵渎。据载,葛婴曾受命将兵拘薪而东,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后闻陈胜已自立为王,遂杀襄强,还察陈胜,而陈胜却不明是非,将其杀害。尽管葛婴攻城略地,劳苦功高,只因无意冒犯了陈胜的绝对权威,成为牺牲品。更惨烈的是,陈胜竟然下令将前来投奔的故交悉数捕而斩之。这不仅使得与他同患共难的故旧非常失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将士们也兔死狐悲,“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张良(剧照))

他还偏听偏信,任命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专门督察群臣的过失。将领们即使攻占了城池回来,命令稍不服从,就被抓起来治罪,以苛刻地寻求群臣的过失作为对陈王的忠心。凡是他俩不喜欢的人,一旦有错,也不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就擅自予以惩治。然而陈胜却对这两个人十分信任,以致“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胜吴广起义

此外,他还自以为是,骄傲轻敌。在周章(即周文)孤军深入秦军之后,“以秦国之乱也,有轻之之意,势若有余而不设敌备”,孔鲋进谏说:“章邯,秦之名将,周章非其敌也。今王使需然自得而不设备,臣窃惑焉。”陈胜却答:“寡人之军,先生无累也,请先生息虑也。”孔鲋又谏劝说:“臣闻兵法,无恃敌之不我功,恃吾之不可攻也。今恃敌而不自恃,非良计也。”陈胜却讥讽他“儒者可与守成,难与进取,信哉”。孔鲋再三进谏,苦口婆心地说明“轻秦过甚”的忧虑,陈胜的态度始终是“弗听”。

陈胜雕像

结果周章一败再败,最终败于绳池,陈胜督战兵败,最后自食其果。陈胜的鸿鹄之志,不过是利己的虚荣追求,缺少了天下为公的大义,注定经受不了历史的考验。失败的起义领袖,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暴发户英雄。时代的需要将他们推上除暴安良的风口浪尖,只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的狭隘,他们的成功会更长久。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