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我也獲得了很關鍵的一點信息:新聞線索的視頻中穿灰藍色衣服的中年男士叫呂保民,他爲了攔下行兇者而受傷,後和被搶傷者一起被送往醫院,而且呂保民就住在事發地的附近。採訪呂保民家人,尋找更多線索。

原標題:一線手記 || 新聞大獎的B面:河北青年報記者探求真相的心路歷程

新聞回放:2018年9月8日,石家莊市無極縣49歲的退伍老兵呂保民,爲阻止歹徒街頭持刀傷人,與行兇者英勇搏鬥,身中5刀。河北青年報第一時間獲知消息,展開持續報道,採用文字、圖片、視頻多種形式,在報紙、微信、平臺號等多個平臺持續發佈相關信息。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呂保民的事蹟獲得省委領導批示。此後,呂保民個人多次獲得縣、市、省、國家榮譽,併入選“2018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河北青年報的相關報道,也拿下了第35屆河北新聞獎兩個一等獎。

張曲波,剛入職河青兩年的新聞記者,作爲“呂保民見義勇爲”系列報道的主力記者,她說:獲獎只是對過去的一種總結,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

以下,是她對整個採訪過程的回顧,和自己的感想、收穫。或許在新聞之路上,能爲你提供些許前行的能量,和戰勝挫折的信念。

回顧整個採訪過程:有過迷茫,但好在很快清醒了過來;遇到過困難,還好有積極尋找解決辦法,沒有止步不前。

通過這次磨鍊,我也深刻意識到,一個記者要時刻把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記在心間,把鍛造過硬素質、過硬本領、過硬作風裝入腦中,這是一個記者的使命和擔當。

1.時效永遠是第一位的

對於新聞來說,無論傳播介質如何變換,時效永遠是第一位的。科學把握、自覺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善於把握時度效,才能採寫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精品佳作。所以獲得線索後我們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從事發現場入手,尋找目擊者和當事人。

事發地是一個早晚市,在目擊者的口中我瞭解到了很粗略的事件經過,但並不足以還原事件過程。但是我也獲得了很關鍵的一點信息:新聞線索的視頻中穿灰藍色衣服的中年男士叫呂保民,他爲了攔下行兇者而受傷,後和被搶傷者一起被送往醫院,而且呂保民就住在事發地的附近。

2.透過現象看本質

在呂保民家,只有其母親和表姐在家,因爲驚嚇,老母親一直在哭,說話沒有邏輯。我只有不停提問,結合表姐的講述,尋找有用的線索。

“他年輕時當過兵,是壯點,可是都這把歲數了,能比得過30歲的小夥子?”當時她說這句話是無意的,可是我記下了。

從我上班那天起,前輩就告訴我,記者一定要練就透過現象看本質、廓清迷霧辨是非的本領。也正是從呂保民母親的這句話中,我發現了整個事件可挖掘的閃光點。

3.多方求證還原事實

在醫院我見到了更爲重要的兩位目擊者,呂保民的妻子和妻妹。事發時她們在現場,而且一直在呂保民身邊,其妻妹也參與了阻攔行兇者。

我從兩人的講述中得到了一些重要信息:現場被搶傷者已死亡,屍體安置在當地的白事館;當時已經49歲的呂保民當過4年武警;見義勇爲者中除了呂保民,還有其他人。

在他們的指引下,我找到了當地的白事館,徵得死者的母親同意後,進行了採訪,完整了事件的起因——一場街頭搶劫。

再結合在事發現場找到的監控視頻,以及警方給出的通報。到此爲止,事件發展過程基本已經明瞭,並且得到多方印證以證實事件真實性。我們作爲最先行動的媒體,當天發佈了第一篇報道。多平臺、多形式同時跟進。

4.磨鍊“四力”貢獻好作品

事件還在不斷發展當中,報道也要跟隨事件發展持續推進。

我認爲,一名記者就是要通過“腳力”的勤快深入、“眼力”的廣大精微、“腦力”的深思熟慮、“筆力”的表達呈現,來爲讀者貢獻出好的新聞作品。

採訪呂保民家人,尋找更多線索;採訪醫生,蹲守醫院,跟蹤病情發展;尋找另外的見義勇爲者,瞭解他們在事件中的作爲,幾條思路同時進行着……

此後,呂保民病情逐步好轉,出院回家,生活迴歸正軌,獲得諸多獎勵和榮譽,甚至登上感動中國的頒獎臺。我們作爲記錄者,時刻關注着呂保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環境,乃至心態上的變化,也用文字和視頻的方式緊追不捨,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這之後的報道雖然也遇到了不少困難,但是隨着事態的發展,回憶起來更像是水到渠成。

5.偶然背後的必然‍

新聞的根本是事實,但是在信息轟炸的時代,讀者的需求不僅僅滿足於事實表面,他們更想看到事件背後的因果。

這件事看似是偶然發生,但是在偶然的背後存在必然。死者母子會與行兇者糾纏,是因爲行兇者的多次滋擾;呂保民會上前幫忙,是他心中仍保留着軍人的情結和熱血;向本令、王玉強、沈書軍會挺身而出,是因爲他們秉持着一身正氣和勇敢的信念;呂保民會獲得諸多榮譽,是因爲社會對於正義和英勇永遠有巨大的需求和嚮往。

我也從中體會到,只有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大膽進行業務探索,創新作品形態,創新語言表達方式,才能讓新聞作品滿足人民期待、經得住時代考驗。

6.記者需要有共情

在上學的時候,我們曾被教育,新聞不能摻雜進自己的感情。但是我認爲,這不代表記者只是碼字的機器,我們也需要共情。

因爲同情死者,才能體會到這件事對幾個家庭帶來的改變;因爲佩服見義勇爲者,才能對挖掘他們的故事帶着熱情;因爲自己求知的慾望強烈,才能從讀者的角度考慮,究竟什麼樣的內容是被急需的。

科學把握、自覺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善於把握時度效,採寫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精品佳作。更要堅持短實新、反對假長空,多使用羣衆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讓報道吸引人、打動人,傳得開、傳得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