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雖然房地產企業融資收緊已在政策上影響市場情緒,但針對大型龍頭房企,部分機構人士仍然表示樂觀。一位上市知名房企公司人士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的檢查更多的是針對銀行貸款融資渠道,對於本身融資渠道較多的公司影響可控。

原標題:房企融資檢查衝擊波: “清單化”管理從嚴 發債難度陡升

房企融資再度收緊。

近期,銀保監會辦公廳下發《關於開展2019年銀行機構房地產業務專項檢查的通知》,重點檢查32個城市的銀行在四大領域的房地產業務,並表態嚴厲查處各種將資金通過挪用、轉道等方式流入房地產行業的違法違規行爲,高度警惕房地產泡沫化、金融化。

在這個背景下,房企融資的緊張局面再度引發關注。針對此次專項檢查可能帶來的影響,有機構人士認爲,大環境承壓,房企公開市場發債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由於市場擔心風險,近期房企債券確實難發了。”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孟祥娟表示。

“目前房地產企業公開市場發債的政策確實有些收緊,不過也不是全面的,主要是對之前拿地比較激進的房企有一些限制,有一個清單。”8月13日,申萬宏源證券固定收益融資總部副總經理範爲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從緊下的信用分層

“目前政策仍然是適度從緊的。”範爲表示,“而如果有公司受到此次銀行信貸專項檢查波及,導致市場機構畏懼風險影響公司發債也是有可能的。”

而此類擔憂反映在債券市場上,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房企債券融資的信用分層現象。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AAA地產企業佔比達到58%,AA、AA+等級地產債的發行利率更是高出AAA級地產債不少。對比起來,2015年至2016年期間,AA級房企債券佔比較多。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8月以來截至8月13日發行的15只房地產公司債券中,僅有1只債券主體評級爲AA級,主題評級爲AAA的地產債有8只,其餘6只則是AA+等級。

譬如上市房企建發股份(600153.SH),該公司剛剛發行了一筆8億元的短期融資券,期限一年,票面利率3.38%,公司主體評級爲AAA級。

“當前房企發債有兩個特點,一方面是排名前50名的大的房地產商能夠比較順利地發行,但後面的中小房企債券都不好銷售,也就是說信用分層比較明顯;另一方面就是,對於拿地比較激進的房企,現在基本是限制他們通過發債融資。”範爲表示。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房企信用債發行量爲2100.6億元,發行量同比增長約500億元。雖然發行量上有所回暖,但由於債券償還量增加,整體淨融資額仍然減少。

與此同時,圍繞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收緊相關政策仍然持續。

天風證券研究指出,企業淨融資額較少一方面與企業的信用資質有關,如評級較低;另一方面,也與企業本身當前的發展情況有關。在淨融資額排名靠後的企業中,除萬科、華潤置地等AAA等級企業外,大部分企業信用評級爲AA和AA+;大部分企業負面新聞較多、經營情況出現惡化或對外擔保負債等較高。

龍頭企業影響可控

不過,雖然房地產企業融資收緊已在政策上影響市場情緒,但針對大型龍頭房企,部分機構人士仍然表示樂觀。

“對於中大型房企,影響不大,對於小房企,可能就有較大風險。”北京某私募機構信評人士表示。

信託公司項目經理則認爲,“當前窗口指導信託公司 9月末的地產規模不得超過6月末規模,所以地產信託融資肯定受極大影響。雖然此次銀行房地產業務的專項檢查沒有直接指向公開市場發債,但是在信託、銀行貸款等都政策收緊的情況下,根據監管思路地產公司也必然會難受。”

“境內債融資受限主要針對部分上半年拿地較激進的地產主體。從近期境內債淨融資額數據來看,7月中高等級地產主體淨融資額明顯回升,中高等級整體壓力不大。”孟祥娟表示。

一位上市知名房企公司人士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的檢查更多的是針對銀行貸款融資渠道,對於本身融資渠道較多的公司影響可控。去年公司又有新股東戰略合作,所以影響不大。”

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投資總監表示,“現在地產融資各方面都有收緊,一些小地產公司肯定會撐不下去。這些地產公司出局後,就會有一些龍頭地產公司去瓜分業務,因此會有一個龍頭集中度提升的行情。”

“目前房企融資也不止公開市場發債的分化,銀行貸款、信託的融資也有差異性。比如前10名的公司能從銀行貸款,能走信託;排名10至30名,從銀行貸款越來越費勁,就走信託;排名30名以後,信託也不行了,難度越來越大。”前述投資總監指出。

因此,從配置上來講龍頭地產的吸引力猶在,其風險依然可控。

“融資的集中度提升,下一步就是拿地的集中度提升,再下一步就是銷售集中度的提升,最後是利潤的集中度提升,都是這樣一個節奏在走的。所以雖然當前市場環境變動,但龍頭地產股還是具備一定吸引力。”前述投資總監指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