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種水會致癌,秋冬時大家經常喝!不是千滾水、隔夜水,很多人不知道…

一到秋冬季,這種比較乾燥的時候,就會有人提醒說“多喝水~~”。

緊接着,又會有人跟着提醒:喝水沒錯,但要小心隔夜水千滾水這兩種水呀,致癌!

是的,喝水這件事也不簡單,確實有種水會致癌。

但既不是隔夜水,也不是千滾水。

小康妹兒在這裏賣個小關子……先爲這兩種長期背鍋的水“闢謠”!

隔夜存放的水,致癌?

說隔夜水致癌的傳言,由來已久。

甚至有人還煞有介事地搬出某某科學家說:因爲水放一晚上就會產生亞硝酸鹽,所以會致癌。

套路應該是……

對的,就是這樣。

但其實,亞硝酸鹽本身是不致癌的,在它進入人體,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後,可能形成亞硝胺,這纔是真正的致癌元兇。

但是!!還是那句話,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生活飲用水的亞硝酸鹽標準是 1 微克/ml,只要不超過這個量就是安全的。

而隔夜水的亞硝酸鹽含量不會超過這個數字,致癌當然也就無從談起了。

不過呢,開水燒好之後,還是建議儘快喝完——久存的話,存在細菌增多的風險。

反覆燒開的水,會致癌?

千滾水之所以躺槍,是因爲有人說水在反覆燒開的過程中會增加亞硝酸鹽的含量——甚至說反覆燒開的水比隔夜水的致癌率更高。

有實驗曾表明:把水反覆加熱181次後,水中亞硝酸鹽離子的含量是3.53微克/升,爲剛開始時的5倍。

但即便如此,這個數量也遠遠低於一根火腿腸的亞硝酸鹽含量。合格的火腿腸中,亞硝酸鹽的允許使用量是每千克不超過30000微克。

何況,誰家會閒着沒事把水反覆燒開近兩百次?

真正的致癌物其實是這種水

直入主題!會致癌的水,正是大家推崇的熱水

這可不是謠言!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65℃以上的熱水列入2A類致癌物(可能致癌)。特別是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那麼,65℃到底是怎樣的概念?

小康妹兒做了一個實驗,將水燒到65度左右。

1、將水淋到手背上,有痛感;

2、喝一小口,口腔有灼熱感,且下嚥困難;

3、水杯外側,徒手無法直接握住。

4、靜放3分鐘後,再次測量溫度,顯示53.7℃,此時仍無法大口吞嚥。

也就是說,我們這裏涉及的熱水,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燙水”。

但秋冬季節,很多人隨身攜帶保溫杯,從裏面倒出來的熱水,一邊吹一邊小口喝,在享受溫暖的過程很可能喝下的正是“燙水“。

65度以上的食物爲何致癌?

對普通人來說,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溫爲50℃~60℃;而一旦超過65 ℃,便會燙傷黏膜

當然了,食道癌的發生和發展不是朝夕之事,偶爾的燙傷,食管還可以自我修復。

但是如果長年累月頻繁刺激,不停地燙傷食道導致其來不及修復,就會逐漸引發口腔潰瘍、食道潰瘍和食道炎等問題。

而一旦引發食管黏膜炎症,就會促進活性氮生成,合成亞硝胺。亞硝胺剛纔提過,是已知的強致癌物,更是食道癌的重要誘因之一。

退一步講,長期喫燙食、喝熱飲,就算僥倖沒有患癌,但口腔潰瘍、食管潰瘍等問題也在所難免。

從這個角度講,常喫燙食,是真正的得不償失。

在四川,65℃+的致癌物還有"它"!

全世界每年食道癌新發病例 40 多萬,約 63% 都發生在中國。而我國食道癌的發病率,35歲後隨年齡增加而成比例增高,60~64歲爲高峯。但在高發區,發病年齡會提前10年左右。

這很大一部分跟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尤其是咱們四川人。除了熱茶、熱飲、湯鍋,熱氣騰騰的火鍋也是四川人的最愛。

火鍋的溫度可以高達120℃,如果你因爲饞,未經完全冷卻就將某食物嚥下肚去,很可能會對食管造成組織損傷。

更何況,還有煙、酒、以及各種富含亞硝酸鹽的醃製品、泡菜等在誘惑川人,而這些,也都是食道癌的誘因。

這樣做,預防癌從“口”入

1、花足夠的時間冷卻飲食。

其實這點很簡單,也就是將熱食或熱水放置幾分鐘。待感覺溫熱後再下口。比如火鍋裏滾了又滾的毛肚,放進碗裏多數幾秒再喫,壓壓饞蟲!畢竟健康第一……

2、戒菸戒酒。

研究表明,吸菸和飲酒是增加食道癌患病風險的兩個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應儘量戒菸戒酒,減少對食道的刺激。

3. 減少亞硝胺及亞硝酸鹽的攝入。

亞硝酸鹽廣泛存在於食物中,尤其是醃製或熏製的肉類,以及泡菜、鹹菜、酸菜等。小康妹兒覺得,下飯菜其實很多的,不用拘泥於某些固定品種。

4. 補充維生素C。

食用一些水果等來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能阻斷亞硝胺的合成,適量補充能有效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5. 保持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是的,隔夜水、千滾水並不致癌。

真正有可能致癌的是溫度高於等於65℃的熱水

當然,防癌,除了要避免飲用熱飲,更要注意戒菸、戒酒,它們是比 65℃ 熱水更嚴重的 1 類致癌物。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