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比起窮的狀態,對待貧窮的錯誤心理,以及由此引發的錯誤行爲,則更爲可怕。

最近,除了哪吒之外,還有一部電影也很火——《寄生蟲》。

今年5月份的戛納國際電影節上,韓國導演奉俊昊憑《寄生蟲》拿下了金棕櫚大獎,寫下了韓國電影的高光時刻。

目前豆瓣上這部電影的評分高達8.8分,網上也是熱議一片。

今天,菜導就來給大家聊聊看完這部電影后,對於人性、貧富差距、投資理財的一些思考。

(以下嚴重劇透警告!!!介意者看完電影再來哦~)

1

先來講講主要劇情。

爸爸金基澤、媽媽忠淑、哥哥基宇、妹妹基婷一家四口住的地方“一半是地上,一半是地下”。

半地下室裏,空間逼仄滿是蟲子,需要到處尋找信號蹭別人的wifi,時不時有個醉漢在他們窗前尿尿,他們還想靠窗外別人的消毒來殺一殺自己屋裏的蟲子……

後來,基宇的朋友給他介紹了個去富人樸社長家中爲其女兒當家教的工作。

基宇僞造資料後,贏得了這個機會,還抓住“樸家兒子有藝術天分,但性格古怪、換過很多美術老師”的機會,讓妹妹基婷同樣僞裝身份,成爲樸家兒子的藝術治療師。

隨後這家人用故意設陷阱的手法,先後讓樸家辭退掉原來的司機和幫傭,分別安排爸爸當了樸家司機,媽媽成了樸家幫傭。

窮人金基澤一家僞裝着身份,靠着欺瞞的方式,成功寄生在富人樸社長家中。

甚至在樸家出去露營時,留守的金家還來了一出鳩佔鵲巢,在樸家的豪宅裏飲酒作樂。

怎料,前任幫傭的到來,打破了他們的寄生狀態。

原來,前任幫傭是這個豪宅前主人就開始僱傭的。前主人在設計這座房子時,悄悄建造了一個地下室。

但豪宅前主人在把房子賣給樸社長一家時,並未提及這個地下室,所以樸家也並不知情。

所以,前任幫傭利用這個信息差,把開店失敗欠下高利貸的丈夫藏到了地下室,而且這一藏就是四年!

當自己被金基澤一家用計趕走後,她沒法直接帶走落在地下室的丈夫,纔會選擇在樸家外出的時候回來。

兩家人在地下室發生了矛盾,互相都想拆穿彼此的把戲。

衝突愈演愈烈時,樸家突然告知要提前回來。金基澤一家匆忙之中把前幫傭踢下樓,並將前幫傭夫妻倆綁到了地下室,然後狼狽逃回地下室。

而此時,他們自己的家已因爲突發大雨,整個被大水淹沒。

第二日,樸家爲兒子舉辦生日會,金基澤一家都被邀請。

基宇想下去地下室看看情況,結果被前任幫傭的丈夫重傷。不僅如此,前幫傭的丈夫還衝進正舉辦生日會的花園,想殺死金基澤一家。

樸家兒子被嚇暈過去,要抓緊送去醫院,車鑰匙卻被壓在倒下的前幫傭丈夫的身下。

樸社長趕着送兒子去醫院,搬開前幫傭丈夫的身體取鑰匙時死命捏住了鼻子,表示出對窮人身上獨有味道的難以忍受。

之前樸社長也多次提到金基澤身上的窮酸味道,還說那味道和每天擠地鐵的人一樣。

在這一刻,金基澤終於無法忍受樸社長自始至終表露出來的對窮人的鄙夷,一刀刺死了樸社長。

2

所以,這是一部反映並批判韓國社會巨大貧富差距的電影。

這部電影之所以被這麼多人討論,是因爲窮人金基澤一家和富人樸社長一家這樣的對比不僅只存在於韓國,在全球任何稍微像樣一點的經濟體,也都廣泛存在。

最近香港廢青們搞出的這麼些人神共憤的事情,背後就有貧富差距方面的深層次原因。

基尼係數是指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

基尼係數最大爲“1”,最小等於“0”。國際上通常把0.4作爲貧富差距的警戒線,大於0.4就說明貧富差距過大,潛藏着各類風險。

而最近一次可查的香港的基尼係數,是2016年公佈的數值:0.539,爲46年來最高。

所以,錢雖然不是不同階層行爲和人格差距的根本所在,卻是他們產生不同想法和行爲的根本原因之一。

正如劇中忠淑說的那樣:“不是有錢卻很善良,是因爲有錢所以善良。錢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熨平了。”

這部電影體現出來的兩種不同階層人羣之間互相猜測、排斥、搏殺的情節,也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

不管窮人和富人之間的矛盾有多麼不可調和,最後搞死窮人的,還是窮人。

因爲大家同處一個階層之中,所以利益衝突纔會更爲強烈。

把廢青們的毫無底線和香港各大家族的“官方表態”放在一起,你會明白:富人不需要爭搶,而留給窮人羣體的空間就那麼多,讓對方好過,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存空間隨之變窄。

貧窮帶來的互相吞噬,比貧富差距更爲可怕。

3

那麼,貧窮到底是一種難以逾越的社會藩籬,還是可以靠努力打破的天花板呢?

至少對於現階段的中國來說,菜導覺得是後者。但光有努力還不行,還得有明確的規劃和強大的執行力。

以電影爲例,金基澤一家明明有能力,也有靈活應變的頭腦,不然也不至於一家人都通過考驗,獲得了樸家給予的工作機會。

但在這之前,他們卻都無業在家,每天想着怎樣蹭上免費wifi,而不是出去拼一拼來改變現狀。

當金基澤全家都混進了樸社長家,他們的全部指望又變成未來能和樸社長結爲親家,正式進入“上流社會”。

殊不知,社會的貧富差距比他們想象中還要大。

樸社長確實有錢,但和其他更有錢的人相比,根本不值一提。金基澤家確實窮,但比他們還要慘的窮人,也數不勝數。

無家可歸只能藏身於樸家地下室四年的前幫傭丈夫,就是一個典型。

所以,與其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批判懸殊的貧富差距,還不如想想怎樣建立正確的思維和套路,儘早從貧窮的狀態中走出來。

窮不是問題,固守貧窮的狀態和觀念而不自知,纔是最大的問題。

同理,錢少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明明錢少還抱着極其錯誤的理財觀念。

文章的最後,菜導就着劇情簡單說幾點。

第一,金家人在錯誤的泥潭裏越走越遠,涉及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最終陷於萬劫不復;

很多人在理財投資中也會有類似的做法。

比如在某個宣稱高收益的不靠譜平臺裏投了一筆錢後回不來,不甘心、不信這個邪,就想通過各種方式把這些錢收回來。

抱着這種想法的結果,往往是在一個又一個不靠譜的平臺裏越陷越深。

及時停止錯誤的行爲,及時停止錯誤的投資,才能避免人生走向更大的深淵。

第二,金家人明明有能力,卻一直總想着寄生於別人,這其實是他們貧窮的最根本原因。

在投資理財中,也有很多人一心只想着別人能告訴他應該投什麼,不應該投什麼,怎麼做會賺錢,卻從不自己去學習理財知識,研究理財產品等。

終究,生活中任何人都無法支撐你走到最後,理財中任何人也都無法幫你賺一輩子的錢,腳踏實地靠自己纔可以。

第三,金家人對生活沒有計劃,甚至在把前幫傭夫妻捆到地下室後,金基澤覺得沒有計劃纔是最好的計劃。

事實上,缺乏計劃也可能是人生失敗的導火索,這點對於資產配置同樣適用。

在昨天的文章裏,菜導提到,中國錦鯉信小呆因爲缺乏規劃而使自己陷入困境,另一邊,日本最省女孩卻因爲細緻的規劃和變態的執行力,33歲便買下三套房子,提前宣告退休。

這就是人生有沒有規劃,理財有沒有套路的所帶來的直接對比。

第四,金基澤無法平等地看待窮人和富人的關係,無法正視自己的貧窮,視野太淺,對世界不夠包容,最終釀成悲劇。

投資理財中,同樣也需要我們把視野放大一點、包容一些。如果只着眼於眼前的得失,就會面臨更大的損失。

就比如,有的人在做基金定投,當突然看到基金大跌時,就嚇得趕緊賣了基金止損。但對於定投來說,長期的堅持纔是賺錢的法寶。

還有些人在聽了別人的建議以後虧了錢,就開始怨天尤人,要別人賠償自己的損失。殊不知,在損失了資金的同時,也損失了尊嚴。

要知道,真正做出投資選擇的人,是你自己啊!

少點無腦埋怨,多點獨立思考,理財之路才能走得更長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