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浪財經訊 8月15日,當代置業 (中國)有限公司(下稱“當代置業”)發佈公司半年業績公告,各項業績指標表現較好,加權平均融資成本卻成爲這份中報中的一大“雷點”。高額融資成本直接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近年來,當代置業的淨利潤率一路下降,從2012年的24.26%下降至今年的7.42%。

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大眼樓管/肖恩

新浪財經訊 8月15日,當代置業 (中國)有限公司(下稱“當代置業”)發佈公司半年業績公告,各項業績指標表現較好,加權平均融資成本卻成爲這份中報中的一大“雷點”。

今年上半年,當代置業實現合約銷售額166.68億元,同比增長24.8%,平均銷售面積爲10551元/平米,實現收入70.27億元,同比增長44.6%,淨利潤5.31億元,同比增長47%。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6月30日,當代置業集團的加權平均借貸成本從2018年底的8.2%上升至9.8%,僅僅半年間,融資成本就提高1.6個百分點之多。查看公司近幾個財報期可見,其融資成本處在上升趨勢中,且有加快升高之勢。

從去年底至今以來,當代置業發行了6次美元債,合計13億美元,其中今年發行了10億美元,近百億人民幣,成本最低的也高達12.85釐米,高的達到15.5釐。如次高成本借款的背後,必然是資金壓力有所增大,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代置業半年報仍然選擇分紅。

高額融資成本直接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近年來,當代置業的淨利潤率一路下降,從2012年的24.26%下降至今年的7.42%。不足10%的淨利潤率在行業頭部房企中也算較低水平。

Wind數據顯示,截止上半年,當代置業賬面貨幣資金和受限制資金共計103.8億元,短期債務74.47億元,長期債務91.36億元,賬面資金並不算充裕,且公司短長期債務比例不算合理,短期債務佔比較高,影響公司融資溢價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