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完了榨菜、酸菜,咱必须得说说老北京人最常吃的酱菜。和榨菜、酸菜相比,酱菜的种类更丰富。

最近,继流传已久的“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之后,又一食物进入咱们“吃不起”的名单。那就是榨菜!

原来,在宝岛著名谈话节目《关键时刻》中,财经专家黄世聪发表了一番“高论”:“大陆人吃泡面一定要配榨菜,但最近一段时间他们连榨菜都吃不起了……”

央视新闻都为此哭笑不得:“夜宵时间到了,要么上点榨菜?”

被这位“专家”提起的涪(fú)陵榨菜,瞬间代替了茶叶蛋,成为新一代“炫富神器”!

榨菜背景硬

不提还不知道,其实,榨菜还是咱中国的名特产之一。中国榨菜、法国酸黄瓜与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同时,榨菜也和薇菜、竹笋一起,被称为中国对外出口的三大名菜。

而榨菜的起源,正是涪陵。据原涪陵州志《涪州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涪陵县城郊商人邱寿安,发明了榨菜。

榨菜的原料,是一种茎用芥菜的肥嫩菜头。而正宗的榨菜,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经过3次盐腌后的压榨,所以才被称为“榨菜”。

因为鲜脆爽口,风味独特,榨菜很受欢迎,成为下饭神器之一。而榨菜的传统制作技艺,也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酸菜历史长

宝岛的经济专家说,榨菜是咱吃泡面的最佳伴侣,这话可不对。一说泡面,咱想到的必须是老坛酸菜啊!

说起来,酸菜的历史更长,据说周代就已经有了。酸菜在古代称为菹(zū),是咱传统食谱中,极为常见的开胃小菜。

酸菜本来是人们为了延长蔬菜保存期限而发明的,一般指的是所有青菜或白菜所做的腌渍酸菜。而韩国人最爱的泡菜,也是酸菜的一种。韩国的泡菜制作方法,就是从明代传入的朝鲜半岛。

酸菜在全国的发布范围也很广,有名的有东北酸菜、四川酸菜、贵州酸菜、云南富源酸菜等等这种酸香味醇、清淡爽口的小菜,还可以用来作为各种菜的重要辅料。

比如酸菜鱼、酸菜炒肉丝、酸菜汆羊肉……光是想想,阿远都觉得口水要流下来了。

酱菜类型多

说完了榨菜、酸菜,咱必须得说说老北京人最常吃的酱菜。

北京有很多酱园,比如天源酱园、六必居酱园、致和酱园,都是百年的老字号。

酱菜是以新鲜的蔬菜,经食盐腌渍成咸菜坯,再用压榨或用清水浸泡以降低成度的方法,将咸菜坯中的多余盐水滤出,使菜坯的盐度降低。然后,再用不同的酱,比如黄酱、甜面酱或酱油进行酱制,使酱中的糖分、氨基酸、芳香气等渗入到咸菜坯中,成为味道鲜美、开胃增食、容易保存的酱菜。

和榨菜、酸菜相比,酱菜的种类更丰富。比如:大酱萝卜、酱乳黄瓜、酱瓜、酱苤蓝、酱花生米、酱八宝菜、酱甘露、红薯泥……

而且,酱菜的口味也很丰富。有咸香、酸香、酱香、五香、甜香、辣香、甜辣、酸辣……既保持瓜果蔬菜清香味,又有浓郁的酱香味,是老北京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小菜。

老北京人爱吃酱菜,就因为它经得住咂摸,耐得住回味。所以不分季节、不分阶层,甭管生活富裕还是拮据,唯有那碟酱菜始终不变。什么小菜在酱里游上一轮,就沾上了北京滋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