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1

明太祖朱皇帝同其精神偶像汉高祖刘皇帝,是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中的奇葩和异数。

他们起于社会最底层,以衣衫褴褛,以草根英雄,历经艰难,而易服黄袍加身,登极问鼎。

他们自负天命,自命不凡,但也算知天命,不会为了所谓的长生不老而沉迷炼丹术,做一个癫狂的瘾君子、吸毒犯。

他们都是实干家,也算得上一个清醒者。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打出造反大旗后,泗水亭长刘邦联合县城官员萧何、曹参等,聚众三千,抗击暴秦。八年后,即汉五年,打败了盟主项羽后的刘邦,在诸侯王的簇拥下即皇帝位。又七年,刘邦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刘邦病危时,吕后请良医看病。医生说病可以治疗,孰料刘邦大骂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汉书•高祖纪》)他不但不让良医视疾,还送了他五十斤黄金,命他退下。

刘邦一命呜呼,但他自知天命。

朱元璋自知天命,与其精神偶像无疑,然其遗诏实质,却被朱棣颠覆

朱元璋

过了一千六百年,他的粉丝、异代布衣朱元璋在位三十年有余,在临终前降下最后一道旨意:“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明史•太祖本纪三》)

看来,这也是一个不信鬼神、不愿求医、自知天命的主。

毕竟,十六年前,马皇后的临终遗言,让他看到了自己的宿命。

2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马皇后睡觉时得病,群臣祷祀上天祈福,朱元璋诏令天下求良医,并给太医下死命令要治愈,否则一律陪葬。

马后对朱元璋说:“死生,命也,祷祀无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明史•马皇后传》)

马后重病未愈,弥留之际请求朱元璋:“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迫于最高压力和砍头危险,诸良医都是无计可施。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朱元璋自知天命,与其精神偶像无疑,然其遗诏实质,却被朱棣颠覆

马皇后

朱元璋给马皇后,亲自制定了最为隆重的丧仪,但是到了朱元璋临终前,他又亲自为自己规定的丧事,一律从简,比十五年前对马皇后死后规定的文武百官服丧“二十七日而除,仍素服”至百日,至少少了二十四天。

遗诏中,最关键的字眼,不是以皇太孙即位,而是命“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君父死,不许儿子们奔丧,有违人伦孝道,更与朱元璋反复强调的“以孝治天下”相悖。而朱元璋遗诏天下,一切从简,不许儿子们回京奔丧,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时期的非常安排。

朱元璋在位期间,大清洗曾一起打天下的勋臣悍将,株连甚广。仅胡惟庸案、蓝玉案,连他最敬重的大明首相李善长、他成为圣人的太子恩师宋濂,都在劫难逃。几近五万人,死于朱皇帝精心罗织的谋逆大案。威胁皇权的淮西骄兵悍将集团,以及独树一帜的浙东智囊团队,至其死前基本消灭干净,只剩下只读兵书而不会打仗的李景隆之流做征虏大将军,为后来大明王朝重文轻武、大将少有的武备松弛埋下了祸根。

他曾两次分封诸皇子为藩王,让他们拥有重兵,掌管精锐,主管当地军政,旨在稳固朱明江山。他也想到这些有能力的王爷会不把文弱的侄皇帝放在眼里,从其驾崩伊始,就排斥在外,却没想到很快就有了一场持续四年之久的皇位血战。

3

朱棣造反成功后,重修《太祖实录》,称朱元璋病危之际,还焚香祝天,称“寿年久近,国祚短长,子孙贤否,惟简在帝心,为生民福。即遣中使持符,召今上还京。至淮安,用事者矫诏。还,上不之知也。疾亟,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七,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

朱元璋自知天命,与其精神偶像无疑,然其遗诏实质,却被朱棣颠覆

朱棣

这与《明史》太祖本纪所载遗诏“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明显有出入。朱元璋特招皇四子朱棣一人,貌似有临终易储之意。难道朱元璋是想在已培养皇太孙多年、已昭告天下指定继承者的情势下,再推出朱棣,挑动天下纷争、皇家内讧。

朱棣有意再造天命,借太祖临终相见自己一人,预示自己得位的名正言顺。

他也在解释,朱允炆有悖伦常,阻止他们父子最后一面,是太祖所托非人。

谁是谁非,系于帝制时代的主宰者一张嘴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