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珍品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恬靜而生動,抒情而優雅,精美而珍貴,壽山石爲人們帶來了高雅的藝術享受。

壽山石,這一數百年來一直受文人雅士所喜好的收藏“舊寵”,除了其本身蘊含了高雅、品位等文化內涵外,還因爲當前石材稀缺。壽山石至今已有數百年的開採歷史,由於多年的開採,石材已趨枯竭,價格猛漲。在在現代古玩藏品市場中,壽山黃凍石是不可多得的名品,不僅以天價競拍,且歷來受到各地收藏家們的珍藏和喜愛。

清乾隆 御製壽山凍石「乾隆宸翰」寶璽

尺寸 長4.2×4.2×9.1cm;重363g

創作年代 清乾隆

估價 RMB 10,000,000-15,000,000

成交價

RMB 19,550,000

HKD 24,017,199

USD 2,932,500

EUR 2,150,500

拍賣時間 2018-06-19

賞析:此方「乾隆宸翰」寶璽,爲壽山石質,隨形雕山水人物建築景緻,印面4.2釐米見方,通高9.1釐米。印文爲陽文「乾隆宸翰」五字。此璽於《清代帝后印璽譜》(乾隆卷二,頁九十五)中有明確著錄,經與實物比堪,無論是體量大小,還是篆法佈局都與該書中的記載完全相合。由於此璽的製作細節有案可尋,在迄今爲止出現的乾隆寶璽中亦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宸,原指北極,即紫薇垣,後借指帝王居處。翰,古以羽翰爲筆,凡用筆所書者曰翰,自唐代起已有用「宸翰」專指帝王筆墨的記載。清代自康熙以來,歷代帝王皆有此印文,如「雍正宸翰」、「嘉慶宸翰」等。

清初 壽山田黃凍石巧雕獨佔鰲頭方章

壽山芙蓉凍石壽星擺件

壽山石,我國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壽山石散佈在福州市北郊與連江、羅源接壤處的“金三角”地帶。壽山石在寶石和彩石學中,屬彩石大類的岩石亞類,它的種屬,石名很龐大,約有一百多個種類。壽山石制印,至多可溯源到晉朝的“零陵太守章”。壽山石大抵可分爲田坑、水坑與山坑石三品種別。

此中聞名的田黃石屬田坑石,產於壽山溪邊的“水田中”,石質極爲溫潤、綿密、精緻,並具有蘿蔔紋,有的還帶有紅筋或紅格。田石產地在壽山鄉到平地峯之間,分爲上中下坂田和溪中擱流田四個地區,產量小,因此相稱珍稀難過。田石按色分田黃、紅田、白田、灰田和黑田,田黃又分桔皮紅、桔皮黃、金黃、枇杷黃、木樨黃、熟粟黃等。田黃因質佳色濃,尊爲“石中之帝”。田黃石明代被稱作“黃石”,雖也拿來作印石,但並不受注重,直至清初才漸受欣賞。諮詢藏品真僞及交易出手往下瀏覽聯繫或留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