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認爲,我國所實行的植樹造林計劃在短時間之內使我國森林覆蓋率大幅提升並在世界範圍內創造奇蹟,而補貼政策正是其中關鍵一環。

越來越多的中國農民從事造林護林工作

據西班牙《國家報》10月9日報道,中國近20年所進行的植樹造林計劃使一些中國北方農民從事造林事業,儘管仍面臨污染問題,但無可否認的是,中國正在逐步恢復綠色。

文章稱,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由於過量土地被用於耕作以及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導致當時僅有不到14%的森林覆蓋率,後來該影響在1997年黃河流域發生的乾旱以及1998年長江洪災中體現出來,並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以及經濟損失。

隨後中國在“三北防護林”計劃後,再次批准了新一輪植樹造林計劃,該計劃主要通過大規模的植樹活動(包括人工植樹以及空中播種方式)、建立森林保護區以及退耕還林的方式得以進行,僅在2013年至2017年間,中國在該造林計劃上花費了近773億美元,其中包括向農民以及向伐木活動受限的企業所支付的款項。有記者通過採訪中國當地農民瞭解到,其每年會根據造林護林面積得到近45萬人民幣(約合6.5萬美元)補貼。

文章援引中國林業局公佈的統計數據稱,自本世紀初以來,中國平均每年恢復近5萬平方公里的森林覆蓋面積,目前森林覆蓋率已達到21.6%。對此,文章稱,在短短三十年內增加近七個百分點,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像中國那樣)能夠在短時間內扭轉如此規模的森林消失局面,並且中國政府所得出的數據是有衛星圖像支持的。

另據最新修正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義務植樹條例》規定,該地區每人每年無報酬履行植樹3至5棵的義務,城鎮個體工商戶、無業居民和暫住居民將在街道辦事處組織下參加義務植樹,如不履行規定,將會受到相應處罰。此外,該《條例》還規定,盜伐、濫伐樹木,侵佔綠化設施或者栽植的苗圃、綠地,截留、挪用、貪污義務植樹綠化資金,或者在義務植樹活動中有翫忽職守、弄虛作假、徇私舞弊行爲,將會受到相應處罰;構成犯罪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