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暑期都是電影上映的大熱潮。今年的暑期好片層出不窮,先有《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40億票房,後有《烈火英雄》讓觀衆硬核落淚,致敬消防英雄。而在這些大熱影片之後上映的《送我上青雲》拍片卻寥寥無幾,多爲夜場,難道這部文藝片真的是平淡無奇不值一看嗎?其實不然,這部文藝片已經獲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的最佳演員,最佳導演的獎項。因此它肯定是有亮點的。

姚晨從最早的《武林外傳》到最近演技炸裂好評如潮的《都挺好》,這次電影中她又飾演着一個全新的角色。而《送我上青雲》講述的是由姚晨飾演的盛男是一個心高氣傲,有所追求的女記者。當她患病爲了治病時,她不得不接受不喜歡的工作,然而她沒想到這份工作成爲了她重新認識我的機會。

《送我上青雲》這一電影名出自《紅樓夢》中薛寶釵的一句話‘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結合整首詩,這句話想表達的是柳絮不管最後飄落在哪裏,都仍然有着頑強的生命力。別笑它無根無底,也別笑它輕微,興許它還會被一陣好風送上青雲之間呢。觀看影片不難發現,其實這柳絮就像是盛男,她雖然在生活中處處碰壁,但她依舊沒有感到沮喪,而且更加努力的生活,而生活也在此時推了她一把,讓她繼續向前走,她與命運不斷的鬥爭,在影片最後,她看着天空中的青雲,說着‘贏了’正是與電影名的契合。

在影片中每個人都想得到尊嚴,他們的尊嚴其實都是想被認同,被理解。他們也想找個肩膀作爲自己的依靠,正如柳絮也想找到自己的‘好風’上青雲。這部文藝片雖然在大多數人看來是反映當代女性對生活的反抗,女性也渴望尊嚴與尊重,其實觀看作爲主演與監製的姚晨她對這部電影的宣傳中可以發現,她想傳達的不僅僅是女性,而是生活中的大多數人。

這世界上每個平凡的人,他們猶如是生活這片大地上的一粒粒微塵,他們的生活都不容易,都很艱難,而想要保持自己應有的尊嚴與尊重就更難了,可是作爲電影不能夠讓人看了覺得沮喪對生活無望,要讓人們看了仍然得有作爲人的骨氣,雖然是一粒微塵也仍然願意爲自己的未來與生活做抗爭,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是一粒微塵,但卻又如此的特別,這也是電影爲什麼用了一種詼諧的方式來傳達主題。

而導演滕叢叢想表達的則是靠人不如靠己,最後盛男上青雲並不是靠外界的好風而是靠自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對一部影片的解讀也是多種多樣的。從不同的解讀中便可看出這部影片是有一定實力的,是值得一看的。

文藝片在國內的熱度向來都是不算太高的,因爲它的情節緩慢,影片時間較長,它需要反覆觀看,認真揣摩,難以滿足當代人快餐式的電影需求,雖然姚晨作爲流量紅人與各位影屆大咖一直在宣傳這部電影,可是仍然難解它拍片量少的尷尬境地。但是能在當今浮躁的社會拍出這麼一部值得反覆揣摩的電影又是難能可貴的,電影的類別本來就是五花八門的,看多了熱血槍戰,愛情喜劇不妨騰出點時間來給這部電影,靜下心來好好看一看,其實真的能從當中感受到很多東西。希望這部電影能成爲姚晨的又一個里程碑,也能讓更多人能夠思考現實,重新認識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