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房本,見證幾十年民生

2004年4月8日,北京的一個房展會上 攝影/本報記者 陳柏

供圖/劉慎良

◎餘美英

“1999年2月,我兒子出生了,我們當時租住在康家園小區,是一個窗戶朝東、半地下的一居室。離家不遠處,有一個工地在施工蓋樓房,聽人說是興隆家園。當時正好單位是住房制度改革試點單位,同事們都在琢磨着買房,我也動心了,幾個月後也成功買了房。用我媽的話說,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我們竟然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房本。這都要託國家的福。”《北京青年報》的聶吉生老師回憶起他的買房經歷,仍難掩興奮之情。

事實上,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開啓後,像聶老師這樣買了房,成爲有產者的人越來越多。1998年7月,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宣佈從同年下半年開始全面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首次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爲主的多層次城鎮住房供應體系:回顧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住房制度改革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房地產行業可謂一大看點,其影響和意義遠遠超出經濟範疇。大批市民成爲有產者,都源於這個制度的開啓。

具體到北京來看,北京在推出商品住宅的同時,也在1998年啓動了首批18個經濟適用住房項目,並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購房。房產證也叫《房屋所有權證》,是購房者通過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權,可依法對所購房屋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的證件。也正是如此,當時,北京住房產權證應該分兩大類,一類是商品房產權證,一類是經濟適用住房產權證。上文聶老師所買的房子房本就屬於前者,而經過家庭收入的審覈取得經濟適用住房購房資格的家庭買的包括天通苑、回龍觀等在內的經濟適用住房項目的買房人所持有的房本是經濟適用住房產權,有上市限制,比如說得滿5年等。

在2009年之前,北京的房本都是“京 房權證……”開頭的。後來北京市建委實行了網上權屬登記手續,房產的交易、抵押等權屬登記手續都需要通過北京市建委的網上辦理系統辦理,因此在2009年後新出的房本都是以“X京”開頭,比如“X京房權證朝字第×號” 。

2015年,我國實行了不動產統一登記,作爲不動產之一的房屋,也統一改爲了《不動產權證書》,當年3月1日起,全國開始陸續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動產權證書》。2015年11月8日,北京市東城區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揭牌,北京的第一本《不動產權證書》當天現場發放。同時還推出了房本如果遺失,不用登報掛失,可免費在市國土局官網刊登遺失聲明等一系列便民措施。

而從辦理過程看,過去,辦理房產交易需要多次往返各類辦事大廳、受理窗口,而且多次重複提交材料。購房網籤通過後,要先去地稅部門繳稅,然後才能去不動產登記大廳辦理登記手續、房屋過戶。今年4月1日起,北京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理時限全面壓縮。而且,網籤、繳稅、過戶窗口開始合併,推廣房產過戶“只進一扇門”。

現在,不動產登記大廳裏的綜合服務窗口,住建、地稅、規土三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同一個窗口協同辦公,提供房屋交易、繳稅和登記一站式服務,實現了房產過戶“只進一扇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