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泰国头条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5日17时45分左右,两艘载有127名中国游客船只返回普吉岛途中,突遇特大暴风雨发生倾覆。目前,确认遇难游客人数已经增加至40人。

据报道,经过救援人员6日一上午的搜索,泰国海军潜水员已经找到凤凰潜水(Phoenix Diving)号沉没游艇,并打捞到26具遇难者遗体,加上此前发现的遇难者,确认死亡游客人数已经增加至40人,剩余失踪者仍在持续搜寻中。

目前,泰方出动了船舰、专业潜水员、海军、水警正在加紧进行搜救工作。

据此前报道,事故发生后,驻泰国使领馆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驻宋卡总领馆派工作组连夜赶赴现场,敦促泰有关部门全力搜救,慰问安抚受伤游客,组织志愿者教师和留学生赶赴医院为游客及家属提供协助。

>>善后

遇难者家庭将获30万泰铢抚恤

据泰国《世界日报》网站消息,凤凰号负责人之一Woralak Rirkchaiyakarn于当地时间6日上午表示,公司将负责所有船客的医疗费用,也会提出保险索赔补偿伤者与遇难者。

泰国旅游和体育部部长威拉萨7月6日表示,船只遇难者家庭将获得政府三十万泰铢抚恤,并将向受伤者家庭提供相应补偿,受伤者将会获得不超过五十万泰铢的医疗报销。泰国旅游和体育体育部已经成立一个协调中心帮助中国游客。他称,涉事的凤凰号所在公司已购买游客意外险,死亡家属将保险公司获得一百万泰铢的保险赔偿,受伤者获得五十万泰铢的赔偿。

>>追责

泰方将对事故船长采取法律行动

另据泰国英文报纸《民族报》(The Nation)6日报道,泰国副总理巴逸(Prawit Wongsuwan)称,将对造成此次人员伤亡的主要船只——“凤凰号”船长和船只所有者采取法律行动。

事发时,“凤凰号”船上据悉载有93名乘客和12名导游与船员。乘客大多来自中国。

7月5日,普吉岛风高浪急,当局已发出恶劣天气警告,有效期直至7月10日,并考虑禁止船只在大浪情况下出海。

“我问他们为什么(无视警告)坚持出海,他们称,出海时并没有强风。”巴逸表示, “但是,气象部门已经发出预警,不要在7月4日至6日间离岸出海,他们没有听。”

“船长和船主未能留心当局的预警,贸然出海,因此他们将承担责任。”巴逸说。

▲7月6日,泰国普吉岛,救援工作进行中,救护车在现场。

>>伤亡

泰方公布36名获救中国游客名单

普吉泰中旅游协会的秘书长郑伟6日表示,泰国普吉省政府公布了一份游船倾覆事故中的中国游客获救名单。根据这份名单,目前有36名获救中国游客的姓名被确认,其中包括18名男性、14名女性以及4名儿童。在这份名单中的11人目前仍然在住院治疗。

另据央视6日下午报道,泰国普吉游船倾覆事故127名中国游客中,遇难人数升至4人,仍有45人失联,78人获救。

>>亲历

浪比船高 船身几乎是90度摇摆

“刚刚经历了这一切,平安到达岛上,想想后怕。”7月5日晚11点35分,李女士发了这条微博,并配上了小船在海上漂泊的视频。记者从视频中可以发现,游客们都穿着救生衣,海浪很大,船身晃得比较厉害。

7月5日白天时,普吉岛天气不错,于是选择了出海游玩。按当天出海行程,她们前往皇帝岛浮潜。皇帝岛在普吉岛南面,相距12公里,坐快艇需要30-40分钟左右,坐大船则需要约2个小时。近年来,皇帝岛成为普吉岛周边的一个热门出海岛屿,这里水清沙白,非常适合浮潜。

到达皇帝岛后,李女生和家人们现在沙滩上拍照,然后开始浮潜。下午4点半左右,皇帝岛天气急转直下,突然狂风暴雨来袭。“天气发生变化前5分钟我们都还在浮潜。”李女士回忆,当时天突然就黑了,游客们纷纷往自己的船前跑,雨滴非常大,打到海里噼里啪啦地响。

坐上船后,她们开始往普吉岛赶。“天气变化太快了,浪特别大,我们船长一开始准备去临近的珊瑚岛避一避,怕耽误时间最终决定直接一路开回内海。”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家人乘坐的是一艘35人的小船,船长50多岁,非常有经验,“翻船的地方就在珊瑚岛附近,那里是海中心”。

回程路上,乌云密布,海浪一个接一个打到船身。“浪比船都高,船身几乎是90度摇摆。”李女士和家人穿着救生衣挤在一起。她说,自己不想往坏的地方想,大家全部都手牵着手,年轻的游客主动照顾老人和小孩,船上有6名船员都在安抚和照顾。

在大海上漂泊了3个多小时候,李女士和家人乘坐的这艘船安全驶入内海。忽然间,浪小了。这时,船舱里响起了音乐声。“千言万语只想说平安就好。”

>>救援

泰国翻船事故救援到底难在哪?

一名资深潜水员表示,人在海面落水后漂浮期间,获救时间窗口取决于多种要素,包括水温、天气、携带的救生与补给装备、海洋生物,以及求生的信念。此次事发海域位于印度洋沿岸,属热带海区,在排除海洋生物及溺水的情况下,漂浮者的获救窗口理论上讲应在24小时以上。

事故发生后,泰国海军、水警和旅游警察等派出数艘救援船以及直升机持续进行海上联合搜救,海事局、防灾减灾中心、游客协助中心及医院的工作人员前往码头参与后续救援工作。由于事故发生地风高浪急,搜救难度极大。

一名有丰富经验的直升机驾驶员表示,在风雨天进行救援时,难度主要在于如何保持直升机的状态稳定。

“在没有参照物的海面,再加上风速的影响,必须按照搜救员的要求尽力保持飞机高度与水平位置不变。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驾驶员是看不到正下方的被救者,只能通过与机组成员的沟通、仪表和经验,通过不断的微调尽量保持稳定。”这名驾驶员表示,在风大雨大的情况下,目视距离会受到影响,飞机姿态保持也更难。

直升机海上救援也会受到恶劣气象的影响,一个是飞行安全的影响,另一个是在救援过程中,风大浪高也不好悬停救援,救生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下水救援,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从目前来看,无论是用船只还是直升机,救援上的困难还是比较大的。

上海城市搜索和救援队队长高博也认为,直升机海上救援会受到恶劣气象的影响,在救援过程中,风大浪高也不好悬停救援,救生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下水救援,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

5日晚,泰方海上搜救队打捞出一具遗体,搜索工作暂停,并于6日一早6点半恢复搜索。对于夜间为何停止搜救的疑问,一名中国资深海上搜救员告诉澎湃新闻,夜间海上搜救是非常困难的科目,首先是看不到,茫茫大海漆黑一片,直升机上的探照灯与之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名海上搜救员还表示,由于视野受限,海面情况也很难看清。水中其实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生物,像大的鱼类如鲨鱼,以及海蜇等有毒生物,都会对搜救构成威胁。海蜇如果是比较小的话还能用手扒开,遇到大的海蜇只能果断避水。(编者注:热带海区广泛分布有海蜇,其毒液对于水中人员威胁较大。)此外,水中还有一些漂浮物,如果在夜间盲目入水,一旦搜救员或人员被撞到,还会出现更多的意外与风险。

(北京时间综合中新网、环球网、澎湃新闻、央视新闻、封面新闻)

看你爱看,为你精选。北京时间用户群现已开放,欢迎大家扫小编微信,进群和北京时间核心用户一起聊新闻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