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法库县一水库遇40℃高温 3万斤鱼被“热死”

水面上到处漂着白花花的鱼。近日,一段关于辽宁省法库县獾子洞水库死鱼的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记者从法库县獾子洞水库管理所了解到,因干旱、水位低、气温高等多种原因,水库内有3万多斤鱼被“热死”。法库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证实此事。

浅浅的水面上漂着一层翻起白肚皮的鱼,将近两公里的岸边死鱼更是密集,因当地干旱,水库岸边土地已大面积干裂,有人在捡死鱼。近日这段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引发关注。

事发系辽宁沈阳法库县的獾子洞水库。水库管理所负责人仲先生介绍,水库系平原水库,春季水深在50厘米左右,因周围没有沟壑,夏季通常靠降水及上游水库补给,最深时达200厘米。但因今年十分干旱,从6月份起水库周边一直未降水,水库水深已不及30厘米。

7月28日开始气温升高,29日出现大面积死鱼。“29日上午10点环卫部门来测水温,就已经达到了40℃,中午温度更高,早已经超出了适合鱼类生存的38℃。”仲先生介绍,再加之水库水浅、缺氧等因素,造成水库3万多斤鱼死亡,约损失10万元。

法库县水利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獾子洞水库确出现大量死鱼。法库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称,据了解,因干旱、水温过高等因素导致鱼被“热死”。

獾子洞水库管理所负责人介绍,目前水库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掩埋等方式对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

重庆“高烧”:热哭的非洲小哥获25天高温假回国避暑

这不是段子。一位在重庆工作的非洲小伙近日被公司批准了25天的高温假回国避暑。

28岁的sami每天的工作就是给游客带来舞蹈表演。“中国四大火炉”之一的重庆近日“高烧不退”。有一位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小伙,大家都叫他Sami。11年前,他来到中国重庆,每天的工作就是给游客带来舞蹈表演。“重庆太热了,我想放假回非洲。”7月30日,在重庆洋人街水上乐园工作的Sami对记者抱怨。随着近期气温不断攀升,每天下午都要在室外进行表演,Sami直呼“受不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也在7月初的时候,曾批准了他25天的高温假,让他回到非洲避暑。

7月26日,在重庆洋人街水公园工作的sami坚持在自己岗位上进行舞蹈演出。然而当Sami再回到重庆后,就直呼热哭了,家乡只有20多度,而重庆有40多度,现在只想再次请假回家避暑。Sami说,他很喜欢中国,也很喜欢重庆,虽然重庆很热,但还是喜欢待在重庆工作,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热情,很善良。

中央气象台连续20天发高温预警 河北局地或致40℃

进入八月,降雨与高温继续"主宰"我国天气。

中央气象台今天(2日)早晨6点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这已是中央气象台连续20天发布高温预警。预计今天(2日)白天,内蒙古中东部、吉林东南部、辽宁、华北中南部、黄淮中北部、江淮中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四川盆地东北部、江南中东部、广东北部、海南北部等地最高气温有35~36℃,其中,内蒙古中部、辽宁大部、河北中部、天津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37~39℃,局地可达40℃。

另外,中央气象台还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尤其是四川盆地西部、江南南部和东北部、华南西部和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及甘肃陇中西部等地局地可能有暴雨或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北半球持续“焖烧”破高温纪录,科学家:人类以后要学着适应

山火蔓延、良田变焦土、高温致死案例频发……近日,持续极端高温天气袭击整个北半球,亚洲、欧洲、北美洲无一幸免。面对同时期如此大范围的极端天气事件,恐怕已很难将其归咎为“偶然”。究竟是谁在“焖烧”地球?

7月10日以来,高温天气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截至8月1日,中央气象台连续19天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截至7月31日,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中西部等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数已达到10至18天。8月1日,江南大部、重庆中部、广东东部等地最高气温也仍保持在35至36摄氏度。

气象学上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研究发现,长时间暴露在极湿热环境中,人体排出的汗液无法蒸发,会引起器官衰竭;在超过35摄氏度的户外湿热环境中毫无防护地停留6小时以上,将有生命危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新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070年至2100年,华北平原气温将会多次迈过35摄氏度的“门槛”,这对一些经常需要户外劳作的人,特别是家中没有安装空调的贫困家庭来说尤为危险。

韩国和日本近日同样遭遇高温炙烤。韩国气象厅8月1日发布的气象数据显示,当天下午2时20分左右,首尔气温高达38.8摄氏度,创111年以来最高值;当天江原道洪川郡气温高达40.3摄氏度。韩国气象厅已把高温预警扩大至几乎全国所有内陆城市,并预计极端炎热天气还将持续。

日本继本月早些时候遭遇暴雨袭击之后,又迎热浪考验。日本总务省消防厅7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最近3个月因中暑入院治疗的人数超过5.7万人,逼近2013年的最高纪录,其中125人死亡。

一贯凉爽的北欧地区也难逃热浪侵袭,10余起由高温导致的森林大火已烧入以寒冷著称的北极圈。

瑞典、丹麦、挪威南部和芬兰北部正在经历极端热浪,高温干燥天气导致山火频发。瑞典火情最为严峻,仅7月以来就遭遇至少60起山火,数千居民被迫撤离受大火威胁的家园。“欧洲恶劣天气”网站数据显示,北欧地区气温在未来数天内还将持续高出平均值8到12摄氏度。

由于连日高温和大风,位于南欧的希腊近日也是森林火灾频发。希腊首都雅典附近23日发生的森林火灾已致80多人遇难,上百人受伤。

除引发森林火灾、危害农业外,欧洲热浪还在威胁淡水鱼类生存。德国莱茵河、易北河等一些河流因吸收了过多热量,导致河中鱼类窒息。在汉堡,当地有关部门从河塘中捞出了5吨死鱼。

北美大陆也持续被“焖烧”。加拿大魁北克省7月初经受几十年罕见连续高温。由于高温干旱,火势难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山火已燃烧一周,导致超过500座建筑物被毁,迫使近4万人疏散,全州过火面积超过1100平方公里。

科学家们对越来越频发的极端天气跟踪已久,希望揪出背后的“元凶”。虽然此前他们不愿把极端天气简单归因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但当极端天气事件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频率蔓延全球时,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的密切相关性已成共识。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刊文称,科学家们已完成了对2004年至2018年全球190起极端天气事件的归因研究,其中三分之二的案例极大可能归咎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地球变暖。

英国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科琳娜·勒凯雷说:“我现在可以更勇敢地告诉人们,你们脑海中关于目前这些极端高温、干旱和大火的逻辑是对的——确实是气候变化造成的。”

世界气象组织7月27日发表声明说,北半球变暖速度快于全球水平,高温使森林变得更加干燥易燃。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北半球森林正以至少近1万年来未有的速度起火燃烧。野火又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

尽管人类已开始采取节能减排等诸多措施试图减缓气候变化进程,但科学家预计,未来数十年,极端天气频发的现象非但不能逆转,还会更加严重。

一项最新发表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到2080年,全球某些地区由热浪导致的死亡案例最高将上升2000%。研究人员称,未来的热浪将更频繁、更强烈、更持久,对赤道附近国家如哥伦比亚、巴西、菲律宾的“杀伤力”尤其大。

科学家称人们可能需要“学着适应”未来愈发频繁的酷热天气,也必须研究更为有效的措施应对热浪导致的公共健康危机,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居民的生命威胁。他们提出了开设公共降温中心、将屋顶涂成白色以反射更多阳光等措施。

防暑降温小技巧

1.喝水

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2.多吃苦味菜

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3.喝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

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4.多吃凉性蔬菜

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等。

5.多吃各种瓜类

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6.留意体重变化

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7.外出不要打赤膊

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8.外出戴帽子

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发量不多的人。

9.及时散热

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10.保证充足睡眠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11.慢慢地适应气温的转变

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不要逞能。

12.穿浅色的衣服

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13.多洗澡

帮汗水离开人体。

(北京时间综合,资料来源新京报、澎湃新闻等)

看你爱看,为你精选。北京时间用户群现已开放,欢迎大家扫小编微信,进群和北京时间核心用户一起聊新闻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