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崑曲,一定對浙江省遂昌縣不陌生。遂昌之於湯顯祖,就如同柳宗元與永州,蘇東坡與杭州。東方戲聖湯顯祖是江西臨川人,但正是在擔任遂昌縣令期間,他創作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牡丹亭》,也讓遂昌成爲了崑曲的發源地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整個浙江都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古老的崑曲面臨着深重危機。如何傳承和光大先輩留下的文化遺產,無疑是一項嚴峻任務。即將在3月29日上映的《似水流年》,講述的就是“林家班”三兄弟與崑曲、與牡丹亭的不解之緣。影片由鄭君奇、李龍俊執導,胡琨、初俊辰等主演。

《似水流年》的時間跨度長達二十餘年,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988年一直延續到了北京奧運會之後。“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正是《牡丹亭》中的佳句。在遂昌,崑曲藝人林翰文一生癡迷表演藝術,併成爲縣城戲臺“牡丹亭”的守護人。他的三個徒弟天分不錯也得到真傳,卻成爲了崑曲沒落的犧牲品。他們的小師妹長大成人亭亭玉立,卻做出了讓所有人震驚的選擇;他們收養的孩子開始懂事,卻一天天地感受到了世道的無情。

三兄弟之間也有過矛盾與敵意,但終究能夠攜手前行。他們勇敢地離開家鄉,堅定地放下崑曲,在陌生的土地上奮力打拼。而他們的師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爲挽救崑曲的血脈做着最後的努力。當得知師父遭遇的不幸之後,已經小有成就的三兄弟,再一次勇敢地攜起手來……

都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似水流年》並沒有過於強烈的戲劇衝突,沒有震懾眼球的特效場面,更沒有那些讓人詬病的狗血愛情橋段,卻用飽含真情實感的故事,細膩生動的細節,加上一衆演員的精彩詮釋,引發了觀衆的強烈共鳴。

三個孩子從小接受了嚴格的訓練,付出了常人難以做到的犧牲,可等到他們即將成人之時,卻得不到進入劇團的機會,而劇團本身,也因通俗音樂的衝擊而難以爲繼。古代的藝術需要傳承,但情懷卻不能讓三兄弟生活富足,無法讓師父安享晚年,也無法留住小師妹,甚至生計都成了問題。

萬般無奈之下,三兄弟離開了家鄉,告別了師父,放棄了崑曲,奔向了陌生的大城市。這裏當然有着更多的發展機會,但太多的誘惑,可能也會是陷阱;這裏賺錢當然更容易,但太多的變數,無法給人以歸宿感;這裏當然沒有崑曲的一席之地,但三個人的內心,其實對故鄉永遠難以割捨。

三兄弟當然無法繼續唱戲,但學藝期間養成的良好體魄,卻讓他們可以喫更多的苦,跑更遠的路,甚至眼界也比普通打工者更高。在茫茫都市中,血濃於水的情誼,更是一份無比珍貴的財富。他們終於將危機變成了機遇,成爲了很多人眼中的成功者,幸運兒。

另一方面,他們的師父則無可奈何地慢慢老去,看着昔日熱鬧的劇團無人問津,曾經莊嚴的戲臺面臨拆遷,而他的抵制與反抗,卻像唐吉坷德大戰風車一樣無力。而他們的師妹,明明對愛情非常期盼,明明心中有喜歡的對象,卻不得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爲影片平添了太多悲劇色彩。

正所謂一日爲師,終生爲父。三兄弟暫時的離開,只是爲了更好地歸來。他們並非追求衣錦還鄉的虛名,而是抱着回報師恩、造福桑梓的真心。儘管這一走的時間有些長,留下的遺憾有些多,但他們之後的表現,既沒有辜負師父教誨,也沒有違背自己的人格,更讓無數人爲之喝彩與感動。影片傳遞出的正能量和進取精神,是當前的電影市場非常需要的。

作爲一部小成本電影,影片對時代的還原頗見功力,服化道上相當用心,剪輯與配樂也相當精準。玻璃彈珠、紅豆冰棍、不倒翁、傳呼機等,讓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觀衆感同身受;男孩的海軍衫、運動服,女生的牛仔褲、連衣裙,配合他們純真的面孔與羞澀笑容,自然無觸發無數人的美好回憶。而三兄弟千帆過盡,歸來依舊少年的豪邁氣概,有情人經歷時光催殘依舊相信愛情的執着,無疑更讓我們感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