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話說:寧與君子打一架,不與小人說句話。寧和君子打一架,不和小人說句話。

在《論語》中君子、小人出現過多次,比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還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

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得上君子?什麼人又是小人呢?

君子通常是講道義,有道德,性情溫和,待人誠懇。和君子成爲朋友,相處起來非常舒服,令人心情愉悅。

小人比較看重蠅頭小利,鼠肚雞腸,能爲了金錢拋棄道義,做人鬼鬼祟祟,弄虛作假。跟小人交往,就得小心翼翼了。

俗話說:寧與君子打一架,不與小人說句話。

告誡我們,交友應當擇善而交。

正如完人曾國藩所說:“天下無一成不變之君子,無一成不變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曉事,則爲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曉事,則爲小人”!

真正的君子知道:改變不了世界與他人,那就改變自己,所以他們經常責備自己來改過自新,適應社會和他人,所以他們更受人歡迎,品德也越來越趨於完美。

小人則不然,老是喜歡吹毛求疵,求全責備,專挑他人毛病,指責他人如何如何不好,不討人喜歡,自己也越活越憋屈。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意思就是說: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這句話歷經千年,依然很有道理,因爲這是人性的趨利性導致的,畢竟“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生活中,那些重情重義的人,更趨向於是君子;而那些利字當先、爭名奪利的人,則更趨向於是小人。

正如曾國藩在家書中所說:“君子滿腹天理,故以順理爲樂。小人滿腹人慾,故以得欲爲樂。”

君子喜歡按照道德禮儀來行爲做事,以合乎情理爲快樂;而小人眼裏只有利益,爲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且以滿足私慾爲快樂。

舉個小例子,朋友之間一起喫飯,喫飯完後,那些搶着付錢買單的人,認爲朋友之間的情義重於金錢;

而那些一心只想佔便宜的人,認爲金錢重於情義,總想着如何逃避買單。

小人只在乎自己,會爲了蠅頭小利算計別人,不擇手段,狡猾如狼。寧和君子打一架,不和小人說句話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你和什麼樣的人交往,也決定了你本人的素質和修養.

《出師表》中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親君子,遠小人。

人和人一開始交往的時候,有很多隱性的東西一般不會暴露,一但朋友之間有了利益或其他之間的衝突,人的本性往往暴露無疑.也是最能考驗一個人的時候。

所以交朋友也如大浪淘沙,能真正交心的朋友有一兩個亦難能可貴了.

君子和小人最大的區別就是:

小人挑撥離間別人之間的關係而不擇手段.小人因愛生恨而鋌而走險,背地裏編着傷害別人的謊言,兄弟不和,不孝敬父母,爲錢財而不顧一切.表面一套背地一套。

君子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更會厚道一點。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只有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

所以請記住:寧和君子打一架,不和小人說句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