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四川省黨政代表團來到杭州夢想小鎮考察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情況。

10月18日上午10時許,杭州市行政服務中心,正是上班“早高峯”時段,偌大的辦事大廳卻看不到擁擠的人羣,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企業註冊處科長陳俊佶已經習慣了這種“冷清”場面,每來一個諮詢網上辦事業務的人,他都拿出大把時間向對方仔細講解。

當天,因推廣“最多跑一次”“放管服”改革的杭州市行政服務中心迎來了由省委書記帶隊,全省21個市州和多個省級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陣容堪稱“豪華”的四川省黨政代表團,一時間辦事大廳熱鬧起來,代表團成員在這裏看視頻介紹,聽人員講解,近距離學習經驗。

不僅杭州,10月15日至19日5天考察時間裏,代表團走遍包括廣州、深圳、東莞和嘉興、杭州在內的兩省5市,足跡遍佈政務部門、科技企業、創業園區,感受東部沿海發達省份解放的思想、超前的觀念,學習粵浙兩省創新的經驗、務實的舉措。

談印象

營商環境符合國際標準 持之以恆地創新改革

推行“放管服”改革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也是代表團此行重點關注的一個方面。

18日上午,一進杭州市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門口一段正在講解當地實現網上審批的視頻吸引了代表們。省經信委主任陳新有注意到視頻介紹中提到的一組數字:辦證量提高了18%,但到大廳來的人卻減少了80%。

“政府要促進經濟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行政效率,在這裏我們看到了成效。”陳新有感慨道。浙江市場主體中95%以上都是民營企業,“最多跑一次”的“放管服”改革,讓企業辦事不求人,還承諾了辦結時間,“這纔是符合國際標準的營商環境。”

省政務服務中心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主任楊娟也對杭州行政服務事項上網的做法印象深刻,她告訴記者,四川一直學習借鑑浙江和廣東“放管服”改革的做法,特別是兩地依靠華爲和阿里巴巴將分散在政府各部門間的信息數據高度整合的經驗,“我們的方向一致,但整合內容和改革力度還有差距。”

除了具體改革舉措,粵浙兩省持續不斷的創新改革精神也讓代表團印象深刻。廣元市委書記王菲告訴記者,浙江對口幫扶廣元市已長達22年,在今年新一輪的扶貧協作中,廣元除利州區外6個區縣全部納入對口幫扶範圍。雖然過去已學習了很多浙江先進經驗,但當地濃厚的創新氛圍讓人每一次來都有啓發,“比如在浙江夢想小鎮瞭解到的人才27條、創新券等精準的政府服務,創業項目篩選和准入制度等。”

“廣東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特別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上取得的經驗和成果令人印象深刻,珠三角核心區、粵東粵西、粵北山區三大板塊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實現區域差異化一體化發展。”巴中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平談到,廣東經驗讓他進一步感受到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的“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等重大決策是順應大勢、符合我省當前發展階段特徵的。

“已經帶隊去過幾次廣東”的省財政廳廳長陳煒注意到,雖然四川在廣東有多達450萬人的農民工羣體,但當地爲了讓他們想幹事、能幹事,做了很多細緻的服務和保障工作。比如爲他們買社保,幫助子女就近入學,“正是這種環境,讓當地人和外來務工人員敢於創新、持續不斷地改革,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10月18日上午,四川省黨政代表團來到杭州市行政服務中心,考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情況。

說想法

正視差距改變落後心態 學習移植先進經驗奮起直追

粵浙兩地“放管服”改革創新做法也讓代表團成員深受啓發,不少成員直言想把好的經驗“帶回去”。

前期已做過促進我省民營經濟發展課題研究的陳新有,在參觀完杭州“最多跑一次”的“放管服”改革做法後萌生了一個想法:把杭州這套集納了860多項審批事項的網上辦事系統移植到四川,“把這個做法學過來,建立目標導向,剩下的就是抓落實,這樣‘放管服’改革進程會更快。”陳新有說。

考察越深入,德陽市委書記趙世勇心裏越有一種“時不我待,坐不住”的感覺,他認爲,現在要儘快改變四川比沿海發達省份落後的“自卑心態”,要敢於奮起直追。他建議,我省簡化行政審批事項可以學習浙江在省級層面成立大數據管理局的做法,以一個統籌有力的機構來推動分散在各部門、各條線上的信息資源數據整合。

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行政效率,核心還在於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臨近考察結束,楊娟給記者分享了打造“四川服務”品牌的初步想法,省政務服務中心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將對標香港、廣東、浙江等地,着力服務“投資四川”,建設西部最佳營商環境;服務“宜居四川”,增強羣衆改革“獲得感”;服務“廉潔四川”,強化源頭預防服務制度體系建設;服務“誠信四川”,強化行政審批和公共資源交易領域誠信體系建設,“力爭建立具有四川特色的國際化、法治化、規範化營商環境。”楊娟表示。

已有市州將拿出行動,王菲告訴記者,爲了營造廣元良好的營商環境,當地在招商引資政策上一直堅持“一視同仁”。這次考察粵浙兩省後看到了差距也提升了動力,廣元最近將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準備從改善輿論環境、法治環境、審批環境等五個方面入手。”王菲介紹。

營商環境之外,陳煒將思考重心放在了“人”身上。他建議,應該搭建更多的產業發展平臺,引進更多有吸引力的產業,吸引那些經過鍛鍊和培養的外出務工產業工人回到四川創業就業,“這樣能快速改變我省當前勞動力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快速縮小與東部沿海發達省份間的差距。”陳煒說。

嘉賓在會場內熱烈交流。10月19日,川浙經貿合作推介會暨項目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杭州舉行。

考察日記

“落實”和“均衡”裏面有學問

省科技廳廳長劉東

10月18日 杭州市

這次隨團到兩個沿海發達省份,是抱着學習心態來的。現在行程過了一大半,收穫很大,其中有兩個特別深的感受:

一個關於“落實”。廣東東莞松山湖高新區面積不大,但產值不小,用當地人的話說就是“畝產很高”。之所以能這樣,不僅因爲當地很好地把握了新發展理念,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重視科技引領和支撐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把新理念抓好抓實。

在園區,中科院物理所有個研究中子散射技術的實驗室。園區負責人介紹,這個平臺吸引了10多個頂尖科研團隊集聚。四川也有不少重大科研裝置和平臺,但人才集聚效果沒這麼好。這背後有人才綜合配套服務的問題,像廣東能夠從事業發展、子女就學到醫療保障,用“一條龍”的政策服務來保障人才生活,這需要我們借鑑沿海經驗,進一步深化改革。

另一個關於“均衡”。不論浙江還是廣東,各地經濟發展都比較均衡,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很強,人口分佈也不會過度集聚,能在各地安居樂業。與之相比,四川發展不平衡問題尤其突出。該怎麼追?粵浙兩地見聞傳遞出非常強烈的信息:四川堅持踐行“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才能儘快彌補巨大差距。這是我之前沒有更深入去思考的,也算是此行的一個收穫。

好的營商環境要靠企業口耳相傳

省投資促進局局長陳光浩

10月19日杭州市

在廣東看完後,感覺該省經濟活力很足,即便是現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外貿環境,但經濟運行整體狀態很好,這說明廣東經濟發展已進入了更高層次。這提醒着我們,四川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和發達省份差距也很大。

在浙江,啓發最大的是杭州推行的“最多跑一次”的“放管服”改革,這真正提高了行政效率,也是真正將行政出發點放在企業身上的舉措,政府能設身處地爲企業考慮,把企業的創辦、正常運行、保障發展,作爲決策最重要的出發點。

目前,我省經濟正處於轉型發展過程中,未來這個“轉型”會很明顯,省委提出的“5+1”產業發展思路已經非常清晰,對投促系統而言,要更精準地研究在這個產業體系中,我們的長處和短板,比如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如何配套到位等。

隨着經濟發展,我省的要素優勢和成本優勢在企業實際運行中將越來越不明顯。未來如何比肩沿海發達省份?我認爲我們要靠軟實力,要靠好的營商環境。和廣東、浙江相比,我們政府的效率、服務的周到程度還有差距,未來營商環境至少要接近東部沿海發達省份水平,這樣才能承載更多的、更優質的企業前來四川發展。

好的營商環境包括政府爲企業服務的熱情、“放管服”的改革、政府及時幫助解決企業困難的舉措、良好的政務誠信等,真正好的營商環境不是自賣自誇,而是要靠企業口耳相傳。

全產業鏈發展 全要素保障 全過程服務

瀘州市委書記劉強

10月18日 杭州市

三個方面感受深刻。一,兩省從經濟高速度發展邁向了高質量發展,經濟結構層次已經很高了;二,兩省在創新驅動方面做得很好,包括科技創新、體制創新、發展理念創新等方面,培養出了大批優秀企業家;三,兩省營商環境很好,包括政務環境、法治環境等。

總的感觸是,兩省市場的資源配置力,企業的市場主體力和黨委政府環境營造力,三力合一,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近年,瀘州民營經濟投資佔比高於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民營經濟活力很強。我們民營經濟活力較足的核心在於營商環境友好、要素成本較低。我們提的是全產業鏈發展、全要素保障、全過程服務,企業來了瀘州,能賺錢能持續發展,相互之間還能配套,能提高效率。

廣東和浙江兩省營商環境更好,這也是我此行考察的重點,營商環境是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關鍵,要把出發點落在企業的需求上,企業的需求就是黨委政府的任務,企業的困難就是我們的責任,在好的營商環境基礎上,再去力所能及地幫助企業發展。

企業家聲音

王傳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近年來,川粵兩省不斷深化交流合作。站在新的發展起點,在川粵兩省領導的共同關懷下,比亞迪與四川快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我們認爲,比亞迪中小運量的軌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車高度契合當前四川城市發展的需求。目前,比亞迪與廣安、邛崍在軌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車方面已簽署了合作項目,並且形成了產業佈局。此外,比亞迪還與川內多個城市展開軌道交通項目的對接與洽談,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一直以來,比亞迪在抗震救災、川籍勞務工使用等方面,都積極貢獻綿薄之力。隨着川粵兩省合作加深,比亞迪與四川的友誼也得到了昇華,我們願意拿出最好的產品、最好的技術、最大的決心,共同推進四川經濟社會發展。

陳良(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我們的企業能夠上市併成爲國內知名的動力鋰電池隔膜專業製造商,就是川粵合作的成果之一。公司動力鋰電池華南製造基地的核心技術就源自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嚮明教授團隊。技術是四川的,孵化項目實現產業化的企業家也是四川的,這充分說明了四川的科研技術優勢。

吳光勝(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公司計劃投資25億元,在南充市順慶區打造智能設備製造基地。

四川軍工優勢明顯,推進軍民深度融合正當其時。如果四川能率先突破,探索出一條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應用推廣之路,不僅能爲自身發展贏得先機,更能在創新方面引領全國。

本版撰稿 本報記者 羅之�r 熊筱偉 付真卿 本版攝影 本報記者 肖雨楊

原標題:看到差距“直面”差距 學到經驗“複製”經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