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升初擇校這方面,現在很多家長都綜合考察的無非就是師資、學校文化、教學理念等方面,其實還有一點很重要,而這一點往往是衆多家長忽略的一點,今天小助手就給家長們普及一下——中考推薦生!

推薦生

推薦生是初中升高中的重要途徑之一,爲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而出現的產物。它最大的優勢是讓很多學生以低於各高中錄取線的分數進入理想的重點高中。推薦生原則上是以低於各批次錄取分數線下30分錄取,但實際上很多重點高中錄取的推薦生,中考分數實則更低。對於小升初的家長來說,對於中考的一些政策大家也要做到心中有數。

推薦生名額

▼▼▼

家長們如果不考慮推薦生,就要通過統招進入到各個高中學校,統招各個學校的分數線尤其是一批次的分數線其實一點都不低。

除此之外各個高中的大部分招生名額都作爲推薦生分配到各個初中,其實統招這一部分的名額很少,與此同時考慮到統招是與全市的孩子進行競爭,環境壓力可想而知。

如果單從推薦生的角度去考慮小升初,推薦生對於廣大同學以及家長們來說其實是校內競爭,只需要和自己的同學校的孩子進行比拼,那麼大家將面臨兩種選擇:

①進入名校初中,意味着進入一個競爭壓力很大的學校環境,生源質量以及學習氛圍都很好,如果孩子不是很有秀,那麼是很難拿到學校的推薦生名額的。尤其是對一些中上的孩子來講,可能只能憑中考進入重點的高中。

②進入普通初中,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處在學前的前端,是可以通過推薦生進入到名校高中,但進入到初中後希望孩子依舊能夠繼續努力學習,不被外界的其他因素所影響。

怎麼拿到推薦生名額?

依據孩子的綜合素質評價五項評定結果進行推薦。這五項都有: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能力與學業水平、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實驗操作與社會實踐;其中,學習能力與學業水平、運動與健康以中考成績爲準。綜合素質評價的五項評定結果均達到B等及以上,才具有被推薦資格。各初中學校要依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和分配名額及學生報名情況進行擇優推薦,推薦生的比例爲1:3。

舉例來說:今年師大自由校區在某初中的分配的推薦生名額有3個,那就是說在此學校有9個孩子有機會去競爭這3個名額。這9個孩子是根據校內的報名情況和綜合素質評價五項評定的結果選拔出來的。如果校內的孩子有80人報名,那麼也只能選擇出9人。再從9人裏面選擇出3人進入師大自由(是擇優錄取)!

小升初擇校大家不但要看初中學校的問題,還要關注三年之後的中考甚至高考。中考是能夠決定孩子之後是進入職高還是普通高中,高中之間還是存在這千差萬別的。推薦生對於家長們來說是小升初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尤其對於中上的家長來說推薦生一定是重點考量的一個因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