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寶齋》期刊 | 藝林紀事

陳師曾教育經歷考

文 /李兆龑

陳師曾是民初北京畫壇的領袖之一,對促成中國畫走向現代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爲何陳師曾能承擔起這樣的歷史使命?其中西合璧的教育背景和成長曆程,爲陳師曾寓京後的各種藝術推介活動,如新學朋友圈的初步建立,如其對中西文化的深刻理解等方面帶來了怎樣幫助?

一 陳師曾的傳統教育

陳師曾出身名門——義寧陳氏。關於陳氏一門,吳宓評價:“義寧陳氏一門,實握世運之樞軸,含時代之消息,而爲中國文化與學術德教所託命者也。”這裏的六世書香,是指自陳騰遠從福建上杭遷江西義寧州竹塅裏,至陳師曾共六代。陳師曾成長期間,從襁褓到弱冠,家門興旺,受到其祖父、父親的良好教育引導,爲其成長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這主要有以下方面。

其一,陳家爲文官世家,擁有深厚的家學淵源。陳師曾曾祖父、祖父皆擅長中醫之道。同時,陳家世代爲官。曾祖父陳偉琳(一七九八——一八五四)贈光祿大夫,祖父陳寶箴(一八三一——一九〇〇)官至湖南巡撫,父親陳三立(一八五三——一九三七)曾任吏部主事,輔佐父親在湖南推行新政。中醫之道與爲官之道無不體現着傳統文化的烙印,二者的融合成爲陳家家風的基礎,這也從小深刻影響並塑造着陳師曾的人格養成。

其二,陳家祖輩以身作則,堅守高尚的氣節,這對陳師曾做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陳家處於清末民初的動盪局勢下,祖輩歷經第二次鴉片戰爭、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八國聯軍進北京、辛亥革命、“七七事變”等重大歷史截點。祖父與父親,堅貞愛國,甚至爲國捐軀,可以說愛國情懷是陳家的家學傳承。其祖父陳寶箴爲官四十載。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他“捶案痛苦,驚其座人”;曾國藩(一八一一——一八七二)稱其爲“海內奇士也”;其朋友圈是士大夫中的清流;戊戌革職後,其仍心繫民族存亡,“益切憂時愛國之心,往往深夜孤燈,父子相對唏噓,不能自已”;一九〇〇年,被慈禧(一八三五——一九〇八)密詔刺死,爲國家和民族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陳師曾父親陳三立自陳寶箴死後退出政治舞臺,後雖復官,堅辭不就;“七七事變”,爲了高尚的民族氣節,絕食而死。陳家歷經政權朝代更迭,在風雲變幻中保守了高尚的愛國情操與民族氣節,這也是陳家的家風所在。高潔、憂國的家學植根於師曾的骨肉,這也成爲他後來爲學、爲藝的成功精髓。

其三,陳家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開設私塾。祖父陳寶箴在擬定“時務學堂招生考試”中就提出“國勢之強弱,系乎人才,人才消長,在乎學校”;父親陳三立退出政治舞臺後就辦起了家庭學校,教書育人。陳師曾在家庭的薰陶下,國學功底深厚,博採衆長,深得父輩喜愛。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於陳家對於教育的重視,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得他的同輩兄弟後來也都成爲享譽海內外的國學大家。

其四,陳師曾爲長孫長男,深受家人重視。陳師曾家中排行老大,再加上一八八〇年母親去世,就更得祖父母疼愛,自然用心培養,也成爲同輩的榜樣。

其五,陳師曾的條件得天獨厚,得大家傳承。陳師曾的傳統文化受到祖父、父親、尹和伯(一八三五——一九一九)、蕭笙泉、周大烈、範鎮霖、吳昌碩(一八四四——一九二七)等人的影響。不止於中國畫,而是廣泛涉獵,融會貫通。陳師曾起於祖父,起於國學,“朝就祖父識字、說訓詁,自幼受家風薰陶”;酷愛中國畫,受到湘潭畫家尹和伯和山水畫家蕭笙泉的指點;從周大烈學習文學;從範當世(肯堂)學行書;向範鎮霖學習魏碑、漢隸等。留洋歸來又得到吳昌碩在中國畫上的親自點撥。在江蘇南通師範學校任教員期間,陳師曾常去上海向吳昌碩求學。吳昌碩評價:“師曾老弟,以極雄麗之筆,鬱爲古拙塊壘之趣,詩與書畫下筆純如。”

其六,陳師曾留學東洋,得到家人的幫助支持。在學習西學和留洋過程中,家人在方向選擇及具體事務上給予了陳師曾充分的便利條件。陳師曾進入江南陸師學堂學習是在祖父、父親的要求下開始的,進入上海法國教會學校是在妻兄範罕(一八五四——一九〇五)的邀請下實現的,而作爲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路學堂總辦的舅父俞明震(一八六〇——一九一八)更是在學堂學習期間與赴日留洋之初給師曾提供了重要的幫助。

受到陳氏家學耳濡目染的影響,陳師曾在其成長階段便經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充分洗禮,這也爲其日後人格的養成、爲藝治學及在北京畫壇的地位奠定提供了前提保證。同時,在對待西方近代思潮的時候,也能更爲審慎客觀。

(本文作者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

(內容節選自《榮寶齋》2018-04 總第161期)

陳師曾教育經歷考(一) | 【榮寶齋·藝林紀事】

郵發代號:2-969

出版:榮寶齋出版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