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學】 擊球質量低,是沒弄清小臂和大臂究竟誰帶動誰,正確做法是這樣的

乒乓球教學:在這個時機收小臂,輕鬆提高擊球速度和質量。

乒乓網  |  徐旋

很長時間沒有到乒乓球逛,給微信羣害得。羣裏討論瞭如標題所示的問題,現整理如下:

我的結論如下:

觸球前收小臂或主動收小臂是正確的說法。

昨天討論小臂先收後收的問題。我提了如下問題:用線製作的單擺。在達到最高速時(最低點),如果這時用手擋住懸單擺的線,則擺頭怎麼運動?線速度增加嗎?-- 結論是擺頭的線速度不變。注:球受到的力取決於拍子的速度。

要做到收小臂增加球拍速度的前提是 -- 撞擊球前先收小臂。或者說利用加速度疊加(或速度疊加)的方法提高球拍速度。也就是通常說的---主動收小臂。

在實際打球中還有另一種現象,就是在撞擊球后,小臂在慣性的作用下收小臂。在制動過程中這種收小臂幾乎是自然的。所以幾個羣友發的收小臂視頻不能說明小臂是主動收還是自然收。所以有時候用視頻說明某些問題不靠譜,比如看到髖關節,膝關節的運動就以爲髖發力,轉膝(這些運動是身體結構,和身體協調性造成的必然現象,沒必要研究)。所以,擊球時球拍速度最快是最佳擊球點(僅僅考慮發力)。主動收小臂和擊球前收小臂這兩句話是等價的。

有些文章說,大臂突然停止,小臂速度加快。。。。實際上,因爲大臂突然停止,旋轉半徑變化了,產生了相對於新的轉動中心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在視覺上造成誤導。在碰撞的物理現象中,能量的傳遞來自於拍子是線速度(和拍子加速度無關)。所以這種說法是可笑的。

這個問題帶出另一個問題,就是大臂帶動小臂還是小臂帶動大臂。正確結論是,大臂帶動小臂形成加速度,速度的疊加。

大小臂發力----擊球-----大小臂制動。在制動過程中,大臂制動時,由於小臂運動的慣性,小臂對大臂有個“拖動”的感覺。容易造成小臂帶動大臂的錯誤觀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