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犯錯了,固然需要父母的責罰,但責罰也要講究智慧科學的方式。現在的你還在大聲訓斥孩子、關禁閉、進行冷暴力、甚至打孩子嗎?這些做法不僅不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可能還會因此心生叛逆。

天下沒有改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責罰的家長!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懲罰孩子起到規範作用?不妨試試下面這些懲罰孩子的做法,絕對的簡單有效。

1

做家務

(針對不愛整潔的孩子)

實施詳情

不愛整潔、亂丟、亂畫是一些孩子的“通病”,罰孩子做家務,可以幫他修正,也能夠培養孩子勞動的觀念。

其實不乏一些父母這樣做,結果卻發現有不小的副作用:孩子對做家務越來越排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這樣的:空閒時間,準備一些東西,拉着孩子和你一塊勞動。這將不再是“刁難”孩子,而是要讓孩子通過這件事,明白因爲他給媽媽帶來的辛苦,當然,在此過程中,能幫孩子養成愛整潔和收拾的好習慣那就再好不過了。

2

收集小星星

(針對不刷牙,過於貪玩的小年齡段孩子)

實施詳情

玩具對貪玩的孩子彷彿有着抑制不住的誘惑,而小星星的數量表示可以實現的購買新玩具的願望。對於不刷牙、不早睡、過於貪玩的淘氣孩子,可以規定,只要違反,小星星就得摘掉一枚。如果做得好,就給予獎勵小星星,那麼就距離買新玩具的願望更近了一步。孩子自己列的願望自然希望快點實現,所以,只要一提願望,自然也就改掉了壞習慣。

3

沒收最喜歡的東西

(針對不講禮貌、亂扔東西的孩子)

實施詳情

暫時沒收孩子最喜歡的一個東西,等孩子想明白自己犯了什麼錯誤後,並且爲自己的錯誤負了責任後再將心愛之物還給孩子,比如不講禮貌道歉了,收拾了自己亂扔的東西等。

4

罰喫不喜歡的蔬果

(針對挑食、愛詭辯的“機靈”孩子)

實施詳情

看着孩子明明錯了還大喊冤枉,媽媽氣得直想打孩子怎麼辦?!千萬打住,體罰孩子可是家長無能的表現喔。事實上,你完全可以在晚餐上搞點小花招來“罰”孩子。那就是晚餐做他不愛喫的蔬菜,並且要他喫。

要求孩子喫他不愛的蔬菜水果這也不是什麼殘忍的事吧?再者,孩子不愛喫的食物其實大多都是比較健康、營養價值很高的食材,因此像這個懲罰一方面能夠讓孩子“怕怕”的同時認識、反省錯誤,另一方面也是對孩子的身體有力而無害。

當孩子未免再喫自己不愛的晚餐,也就會乖乖注意自己的行爲了;亦或者愛上了喫這些自己向來不喜歡的健康食物,當然更算做意外收穫咯~

5

畫畫

(針對喜歡罵人、打人的孩子)

實施詳情

與孩子意見不合時,不妨叫孩子去畫畫,讓孩子把前因後果畫出來,從一個孩子的畫中就可以看出一個孩子的內心,這樣做是爲了瞭解到孩子犯錯的心理,可能孩子愛打人的背後是個心酸的故事。

6

排豆子

(針對耐心不足、活潑有餘的孩子)

實施詳情

既然孩子耐心不足,就讓孩子做培養耐心的遊戲好了。準備一個小盒或者盤子,裏面裝有紅色、綠色等不同顏色的珠子,找幾個相同顏色的塑料罐子;讓孩子趴在桌上,將各種顏色的珠,擺放在正確位置。此目的在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可訓練手眼協調、分辨能力;完成後,媽媽要耐心告於孩子被處罰的原因。

不管是無心的亦或是故意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都會犯錯。而懲罰孩子是一門學問,一味用強硬態度以及暴力的懲罰方法,並不能讓孩子真正意識到錯誤行爲的後果。所以,聰明媽媽在處罰孩子時,一般會做到三點:

1、把握原則、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

2、措詞適當,免傷到孩子自尊心

3、處罰內容徹底執行,不妥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