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用木頭玩轉榫卯,卻是中國文化裏特有的智慧。《木作》正是在時代的號召下,堅持文化自信、堅守服務人民、勇於創新創造,打破時空壁壘的紀錄片,9分對於這樣的紀錄片並不足以能體現它的價值,《木作》留給觀衆更多的是廣闊的認知和思考。

在紀錄片浪潮此起彼伏的時代

有一部紀錄片闖出重圍,獲得了較高的口碑

由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策劃拍攝的

系列紀錄片《中國手作》第一季《木作》

悄悄在豆瓣拿下9.0分

《木作》能獲得高分並且受大衆好評

並不是偶然

從上面觀衆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家

對於民族的、文化的東西

都是希望能被傳承下來的

現在大多數用品已變爲時代的傀儡

喪失了它原本的習性與品性

手工製作在我們這個時代

非常尷尬和落寞

但對於一個執着於手工製作的人

這依然是演繹任何生命體的最好體現

在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文明裏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順從自然屬性、掙脫大批量生產的束縛

儼然成了一種奢侈

當下爲了滿足批量生產的需求

需要均等統一的材料

爲了提高生產速度

即便是不同習性的材料

都被放在同樣機器上進行加工

這已經成了工業化生產所必需的模式

但是這些材料生長的土壤和自然各自不同

它們的習性也都千奇百態

而讓這些素材的習性

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正是手藝人的工作

也是讓物品看上去與衆不同的緣由所在

《中國手作》第一季《木作》

總導演兼製片人池建新

帶領四個九零後美女導演重新出發

歷時2年

跨南闖北

精選10個代表人物

藉助人物的“口”

多角度多層次的闡述木材與中國人的關係、

歷史對工藝發展的影響

中國匠人的成長變遷

藉助一個普通匠人的手藝展示

讓觀衆瞭解木作工藝

甚至產生動手學習的興趣

是一部精選精編

傾心打造的紀錄片

不同於其它匠心的紀錄片

《木作》以主題分集

每集節目裏出現兩位相關手工匠人

兩種木工種屬

匠人們有紀錄的主次之分

不同細分領域的手藝

共同講述一個“木作”的主題

不是單純的人物紀錄片

不單純講故事

不單純介紹展示工藝

通過這些挑選出來的匠人

牽引出中國古代匠人精神的復興

共同展現一個“新時代匠人精神”

在內容和表達方式上

《木作》進行了新的嘗試和創新

通過節奏感強的BGM、彈幕式的字幕條

提煉手藝人的性格與特點

經過混剪形成一個個網感十足的宣傳片和海報

這組“木”字諧音的海報

正是源自於總導演池建新對木的深刻了解

將木頭的屬性、題材的角度

通過這一組跟明信片式的海報

讓觀衆發現木的延展

“木已成舟”一開始就是表示我們舟的製作技藝

“入木三分”也拓展到比喻文章或見解深刻

在我們文化當中有很多跟木相關的成語

並且寓意已經延伸到很多領域

還比如“規矩”, 其實之前是木匠用的工具

《康熙字典》裏“木”字部的字有 1413 個

新華字典裏“木”字部的字有 1020 個

金木水火土,木是五行之一

從這些木字成語、詞語、文化設定中

我們就可以看到

中國人對木這種元素結構的喜愛

《木作》有良好的口碑

不僅因爲它有寓意的海報

華麗的視效

精緻的畫面

還因爲片子所傳遞出來的文化自信

《中國手作》的第一季之所以選擇《木作》

是因爲木頭不僅存在在我們的現實生活

也存在在我們的精神世界

古人對生活的觀察由木頭記錄並傳遞給我們

而今天的每一次下刀則都是對往昔的回望

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古今對話”的過程

這裏有生活常見的用品“木碗”

有記憶裏存在的“戲臺”“木版年畫”“十里紅妝”

也有節日狂歡的“龍舟”

還有體現古老智慧的榫卯

也有適應當下生活的“古木新生”

更有你從來不曾發現身邊的非物質遺產

《榫卯智慧》

榫是突起物,卯口是凹形,一幅精美的“一根藤”木作有幾十種榫卯變化。早在七千年前,河姆渡人就已使用榫卯,也許河姆渡人正是受了動物骨骼關節突起凹陷的啓發,製作了榫卯結構。

數千年工匠智慧的結晶,使榫卯衍生出了千百種花樣。“一根藤”把這些榫卯囊括其中,不同的插接方式,不同的角度,讓線條靈動起來,可以說是中國榫卯結構大全。

榫卯的應用,在傢俱中成就了中國含蓄內斂的審美觀,在當下這個奇思妙想的物質世界,勾連部件、構建器物,有各種豐富的選擇,甚至可以3D打印。可是用木頭玩轉榫卯,卻是中國文化裏特有的智慧。81倍微縮祈年殿,50倍微縮趙州橋,像王震華一樣,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用千百年時間,生生不息地把智慧寫進了榫卯的歷史。

《鄉土木情》

浙江天台的一場婚禮,把我們拉回了過去的時光。

花轎、槓箱、果桶,如今這些紅妝木器已經很難見到。

一個“十里紅妝”的收藏是鄉愁在喚醒。古老的巷子裏已看不到浩浩蕩蕩的紅妝隊伍,一頂花轎裝着的女兒夢,也只是老人們的回憶和年輕人的好奇。

一個嫁妝隊伍,就是一個女兒的一生。

民以食爲天,鄉愁也可以聚焦在一個木碗上。河北邯鄲的沙窩村,是中國民間手工木旋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沙窩木碗製作技藝傳承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古老的旋牀、各種尖刀、挖刀,腳下踏板一高一低地律動,一蓬蓬的木卷花綻開跌落。

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很重,人們把家視爲休養生息的立命之所,社會由千萬個小家組成,有家在,就總有關於木的記憶。

《構木爲巢》

七千多年前河姆渡人在深入地下的木樁上面鋪設木板,然後立柱架樑構建“人”字型屋頂。從那時起,中國人慢慢從穴居或巢居的狀態中脫離,開始和木頭搭建的房屋結下不解之緣。一間紮根泥土的房屋讓我們從身體到精神擁有無與倫比的安全感。

湖北咸豐,地處武陵山的東部。這裏層巒疊嶂,溝壑縱橫,大山讓築屋變得困難重重,於是聰明的土家人,用幾根木頭吊起了房屋,形成吊腳樓,木材被以榫卯的方式相互連接,不用一釘一鐵,整個框架被牢牢固定。

“人”字坡屋頂組成最簡單,也最基礎的房屋結構。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木結構建築也從最初的遮風擋雨逐漸成爲中國人心裏最具牽絆的精神寄託。

樂平戲臺這一方由木頭構建的小小天地上演着大千世界——藻井,是一座戲臺的生命。在沒有音響的年代,它就相當於戲臺的擴音器,將演員的唱腔遠遠地送出,判斷一座戲臺的好壞,先看藻井的工藝高低。

《以木相傳》

中國人對節日的感情濃烈而持久,在不同的節日裏,木頭以這樣或那樣的面目出現。

北宋年間,木版畫在山西新絳興起,可被看作爲古代的電視機。它不僅裝點了新年,更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媒介。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世俗生活,年畫藝人,將眼中所見的大千世界,雕刻於木,現於紙上,像一部沒有文字的圖形文獻。

如今,郭全生常年收集傳統的版畫木板,根據原本圖案,沿用古法在新的梨木上覆刻出傳統的圖案。

絳州木版年畫的上色,也是靠着一塊塊木版完成,郭全生每次只能完成一種色彩的印刷,比對着墨線他要將色塊完全落入線條中不能有分毫偏差,因爲被分成了兩部分印刷,每部分都有十幾種顏色,郭師傅需要將這些顏色逐一填充這樣的上色過程要重複24次,只要一種顏色偏離位置整張年畫都會報廢。

在溫州,賽龍舟有一個更形象的叫法——鬥龍,溫州人對龍舟賽的熱情和執着都體現在一個鬥字上。溫州的每一個村子至少都有一艘龍舟,村民們自發集資建造視爲本村至寶。

當地製作龍舟用的是杉木,因爲這種木頭質量較輕,也沒有那麼堅硬,適合釘鐵釘。一艘好的龍舟全身所用來固定的鐵釘在2000至2010個之間,左右不能超過10個誤差。

《古木新生》

工業時代,新興材料與木頭抗爭,機械與錛鑿斧鉞競賽。高速發展的社會,日新月異的審美,木頭文明逐漸隱匿消沉。如何讓古老的木頭正在迴歸我們新的生活是這集要探討的內容。

鄭安全是一名木匠,也是一位網絡紅人,是網友們口中的鄭爸爸。讓木頭展現不同的可能性,是鄭爸爸設計的原則。一根手杖,可以變形成爲便攜的小板凳;一個紙巾盒,所有零件都能拆卸,只由最後的機關鎖死……木頭,在鄭爸爸手中,展現着結構的極致力量。

新都市中,集成式木工坊應運而生,爲木工愛好者提供設備和場所,這也是張鑫工作的地方。在木工坊開直播,是張鑫獲知粉絲意見的主要方式。張鑫製作的視頻,大多是介紹製作過程簡單、卻滿含創意的作品:用刨花翻折而成的玫瑰,用木材製作的手機支架,意圖只是在初期吸引更多觀衆。新的階段,視頻教程更加細緻專業,題材的選擇也需要重新考慮。

從純手工時代,到工業化批量生產,再到手工時代的轉變,木作作爲手工製作的探索者,引導着新一代年輕人重新認識自然屬性、重新認識傳統文化。《木作》正是在時代的號召下,堅持文化自信、堅守服務人民、勇於創新創造,打破時空壁壘的紀錄片,9分對於這樣的紀錄片並不足以能體現它的價值,《木作》留給觀衆更多的是廣闊的認知和思考!

幅員遼闊的中國,還有很多風物不爲人知。跟隨“玉蘭旅行”,帶你見識地道的中國民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