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客观公正地说,陆俨少的书法在画家善书者中自可谓大家,而即使将其置现代书法史上也自有做人之处,但自称“盖旷二三百年而或无一人焉”,便有点盲目自大了,其书称其聊备一格,自是别裁则可,而称其书近二三百年书史所无对则大谬矣。陆俨少对自己的书法颇为自负,而对其书名为画名掩也颇不自甘,这在他《题自书卷》中有明确的表露,他说:“书虽末艺,然能魏然自喜,独立门户,无所依傍,而点画之间,提按转折、舒展恢廓无遗憾,盖旷二三百年而或无一人。

现代书法家批评陆俨少/姜寿田

陆俨少在现代绘画史上,以其气韵高华、卓荦不群的山水画风占据着第一流的位置。他与李可染齐名,有“北李南陆”之称。不过,较之李可染已完全脱离古典审美范畴的现代写意山水,陆俨少的山水画还较多保留着古典气韵和氛围。

但论其构图和个性表现却又极具现代感。他的山水画,笔墨氤氲,气韵生动,云水如带,而山欲成舞。在现代山水画史上,将山作动态处理,并与云水互动化流,气韵相诺,如醉歌仙舞者,鲜有能者。陆俨少于此可谓出古今山水画家一头地,推为现代山水画大家,洵称实至名归。

作为一代山水画大家,陆俨少的书法也大有可观处,但书以画掩,书名远逊于画名。陆俨少对自己的书法颇为自负,而对其书名为画名掩也颇不自甘,这在他《题自书卷》中有明确的表露,他说:“书虽末艺,然能魏然自喜,独立门户,无所依傍,而点画之间,提按转折、舒展恢廓无遗憾,盖旷二三百年而或无一人。予无书名,然每私自与今之善者比、进而窃与古之大家相高下则无愧焉。而为画名所掩,又不表曝于人,故知之者甚少、然知与不知,予之书固在焉,后人可以考论,庸有伤乎?

客观公正地说,陆俨少的书法在画家善书者中自可谓大家,而即使将其置现代书法史上也自有做人之处,但自称“盖旷二三百年而或无一人焉”,便有点盲目自大了,其书称其聊备一格,自是别裁则可,而称其书近二三百年书史所无对则大谬矣。于兹自有公论,便不辞废了。

陆俨少的书法虽师心自用,自揭须眉,但也自有脱化处,自称“独立门户、无所依傍”,便未免有英雄欺世之嫌了。陆俨少书法显然直接得笔于唐杜枚《张好好诗》并隐有章草遗意。陆氏对杜牧这位唐代大历十オ子之一的书法剧迹显然心摹手追,下过一番很深的功夫。这从其书法的笔法、字构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杜牧《张好好诗》的书法审美风格,在有唐一代行草书中是极为突凸的。它源出“二王”,有《圣教序》的影子,但用笔率意,结体崚嶒峻折,“笔法的起止推移没有完全包在线条内部,笔画不相连属。“(邱振中语)最为奇特的是于转笔处多成折角凸起,这种笔法后在杨维桢、徐渭书法中大发异彩一一从而给人以风骨嶙峋的感觉。结体则突破“法”的束缚,不衫不履,随意倾倒。所以明代顾复在《平生壮观》中称其“书欲成舞”。

一"舞"可谓绝赏,将杜牧《张好好诗》笔致蹁跹的意境活脱拈出。无论在审美格调还是气韵的把握上,社牧《张好好诗》都可称为“オ子书”,而在整个唐代,“オ子书"格调是不多见的。唐代更多的是欧、褚、颜、柳“法”的精绝和旭、素的“酒神精神”。这种书法审美氛围,使杜枚《张好好诗》在唐代产生接受障碍,而为后世文人书法倡导者所激赏。董其昌称其“深得六朝人风韵。”可谓的评。

陆俨少于画理重气韵、笔性,因而于宙美情志上与社杜牧《张好好诗》多处,而就《张好好诗》的书史遭际来说,自唐至20世纪两千余年,于杜收《张好好诗》鲜有取法者,而在取法中能够化出己意者则更其藐焉。仅此而言,陆俨少可谓杜牧的千古知音。

陆氏于杜牧《张好好诗》也确有会心和生发处。相较于杜书“舞”的感受更加强烈,因而更具抒情色彩,在用笔、结构的空间节奏上少不重笔法的擒控跳哒,而是平抹拖曳,时出稚态,欹侧倾倒,笔势氤氲灿然,间或造一笔眼一一一拓直下的险笔以醒其书。陆俨少书法受山水画影响,重气韵,而其书有山水笔墨氤氲之象。但其书一味重气韵,造成书法线条懈怠,时出偃笔有肉感。这与陆氏用笔多用画理、不加擒控有关。董其昌论用笔说:“凡作书不可信笔,盖以信笔则中无主宰,波画易偃故也。陆氏用笔波画偃伏,中无筋骨,其大字尤甚。因而,可以说,陆俨少书法相对于他的山水画,尚缺乏一种高度,以此书为画掩亦无怪焉。欲论其书风格、价值,则借用杨守敬评杜牧《张好好诗》的一句话“疏散不立格,然自是别裁”来评陆俨少书法倒也颇为恰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