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彰:书法旅途

周文彰,1953年8月生,江苏宝应县人,哲学博士,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获“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他从学界进入政界,始用笔名弘陶,曾任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2003年3月开始学习书法,现为中国书协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兼职教授、陕西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名誉院长、《书法导报》顾问。

013年12月14日,“周文彰旅途书法展”在银谷艺术馆开展,展期一月,主要展出他在国内外出差途中书写的作品,对于工作繁忙又有高雅爱好苦于没有时间的人,很有启发意义。

迄今撰写出版《再造生活——书法价值的当代体验》等十多部著作。翻译出版《康德》等三部英美哲学著作。主编的《书法研究博士文库》(南方出版社),2009年获“兰亭奖”出版奖和理论奖。

图为周文彰书法)

【名家辑评】

赵长青:人在旅途是司空常见的事,可书在旅途却是很少见。周文彰先生自苦习书法十余年来,就是充分利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勤奋笔耕,就连公务出差的点滴时间也不放过。久而久之,收获颇多,既积累了一批优秀作品,又丰富了业余生活,使本已多彩的人生更加充实。文彰先生酷爱书法已近痴迷程度,不管走到哪里不忘挥毫已成为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堪称我书道上的一位楷模!

王文章:文彰同志是典型的学者型官员,出差工作间隙读书写字,乐在途中。其书法守规矩格法而又自在挥洒,正可谓随心所欲不逾矩,文化品格、书家情怀尽显其中。

吴东民:2010年以来弘陶先生先后成功举办了“除夕书法展”、“一学钟情”书法展以及其他展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的书法以行草为主,既有传统的继承又有时代的元素,用笔方圆并蓄,气势恢宏,精彩纷呈。弘陶“旅途书法作品展”,全是出差路上而写,这是又一次引人注目的新尝试。

张改:有幸认识弘陶先生,看他即将面世的作品集小样,感受到无论是用笔还是结体,均表现出书法之神釆美、节奏美。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勤奋与执着,他无论出差还是出国,无一日不写字不读书。以他的这种精神,不管是书法还是其他事业不可能不成功。

【书旅途】

我学书法,始于2003年3月,那时我刚担任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不久。工作的几次经历让我感到,一名宣传文化干部不会书法,多少有些不便,于是我便学起了书法。

为把学书法这件好事办好,我的办公室不设文房四宝,以确保学在业余。早晚、周末、节假日、饭前饭后,偶尔失眠时,都成了我研习书法的重要时间。每年春节除夕,我都要挥毫创作巨幅作品。2010年9月,国家行政学院书画研究院成功举办了“周文彰除夕书法作品展”。

每逢国内外出差时,我都要用一个纸袋,带上法帖、字典、纸墨笔毡、印及印泥,在机场候机、夜间倒时差的难熬时光,就在练字创作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写成之后,设法让作品盖上当地印章,宾馆、商场、机场、使领馆、访问机构等,哪家方便就加盖哪家的章。

常有人问我:“你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练字?”对此,我有诗曰:

习书赏帖哪来时?

饭后茶余节假期。

差旅无分家内外,

候机下榻总临池。

我的书法在业余,但我的业余主要不是书法,工作及其思考仍然占据了我业余时间的绝大部分。如在海南当宣传部长7年,我每年形成一本《周文彰宣传文化工作讲演报告集》;在国家行政学院任副院长4年多,我出版了《总想有新意》、《效果是硬道理》、《凡事都要下功夫》、《撞钟就要装响》、《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好官必须是好人》、《为民务实清廉:做官做事做人60讲》,以及《再造生活:书法价值的当代体验》等著述,它们主要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而与书法有关的《周文彰诗词选》几乎都是在出差途中写成的。

我对书法虽然颇为用心,但因起步太晚,投入时间过少,故缺憾甚多。如今终于退出领导岗位,我的专业书法生涯也由此开始。我已备好“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五方闲章,但愿每10年用完一方闲章之日,我的书法都能有点新气象。 2013年10月30日16:00—16:55,周文彰写于成都—昆明MU5842航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