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金融會重點支持有發展潛力的區域,像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深圳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等地有很多潛力,這些地方財政實力比較強、新興技術發展空間很大,未來也會繼續成爲中國經濟的增長極,資金也比較看好這些區域。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這是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的延續和調整,原來多以板塊、行政區域爲重點,未來將更加重視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羣等優勢區域爲重點,推動人口、資本、技術等要素的集聚。

原標題:金融委會議要求重視新增長極 支持有潛力領域和地區加快發展

8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會議,研究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等問題,部署有關工作。

會議指出,充分挖掘投資需求潛力,探索建立投資項目激勵機制,支持願意幹事創業、敢於擔當、有較好發展潛力的地區和領域加快發展。高度重視基礎設施、高新技術、傳統產業改造、社會服務等領域和新增長極地區的發展。

在本次會議上,金融委肯定了當前經濟運行總體穩定、各類風險整體可控,但對比今年7月20日召開的第六次會議,第七次會議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資本市場改革等方面的表述出現重要變化,並給出了一些新提法。

這是繼8月26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之後,中央層面再次強調要支持部分重點區域。中央財經委會議指出,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羣正在成爲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要求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羣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增強其他地區在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邊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

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這是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的延續和調整,原來多以板塊、行政區域爲重點,未來將更加重視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羣等優勢區域爲重點,推動人口、資本、技術等要素的集聚。

  支持重點地區和領域加快發展

當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與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部署相一致,金融委會議也圈定了深挖投資需求潛力、提升城市羣功能等內容。

“金融委的會議,主要是調動金融資本的積極性,在防風險大背景下,金融機構存在不作爲、害怕風險的情況,會議明確提出國家投資方向和重點,以增進金融資本的信心。”國家發改委投資所體制政策室主任吳亞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吳亞平表示,當前城鎮化階段,我國投資潛力需求很大。充分挖掘投資潛力,要尊重經濟發展規律、城鎮化發展規律,並不是所有的區域都要加大投資力度,要把有限的投資重點放在包括中心城市、城市羣、都市圈等方面。因爲,這些既是人和要素彙集的地方,也是需要提高資源承載能力,潛力比較大、效益比較好的地區。

從行業領域來看,並不是所有領域都要加大投資,要順應市場發展方向,包括對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補短板領域,以及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等領域投入,以更好地滿足老百姓對高質量生活的需要。

“從穩增長角度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還有很大潛力,尤其是在特定的地區和特定行業。”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其中特定地區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自貿區等;特定行業包括基礎建設、先進製造業、傳統行業和社會服務業等。金融機構要在這些地區和領域加大支持力度、創新服務模式,以更好地發揮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面對外部不確定性,區域空間上也要推進高質量佈局,這要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城鎮化發展規律。中央的意圖很明顯,要促進要素向優勢地區集中,突出中心城市、城市羣等的引領帶動作用,資本要重點支持有增長潛力的地區,對於這些優勢區域要給予重點支持,包括土地管理更有靈活性、打破要素自由流動的制約、技術適度集中等,來推動這些地區的發展。”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陳耀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金融會重點支持有發展潛力的區域,像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深圳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等地有很多潛力,這些地方財政實力比較強、新興技術發展空間很大,未來也會繼續成爲中國經濟的增長極,資金也比較看好這些區域。

“區域佈局上會有差異。一線城市的資金實力、技術創新基礎更好,有利於新興產業的發展;中西部的一些省會城市,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可實現錯位發展。”唐建偉表示。

近期,支持重點區域發展的政策不斷推出。

8月30日,《關於促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高質量發展實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見》推出,旨在將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打造成爲“要素資源最集聚、體制功能最完善、市場主體最活躍”的經濟增長極,包含財稅金融、土地、產業、人才、管理權限等系列特殊支持政策。

  鎖定城市羣等有潛力地區

“原來多按東部、中部等區域板塊爲主,目前可能會更加重視以城市羣和都市圈爲主要的區域發展戰略,後續配套政策可能會相應調整。”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林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是我們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延續和調整。

張林山表示,未來會把政策用來促進城市羣或都市圈的發展,而不是“撒胡椒麪”、不加區別的方式。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因爲發展比較早,土地開發強度很大,像深圳已經面臨無地可用的局面,未來要支撐其進一步發展,需要有土地等資源保障。

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已經明確爲或者將支持建設爲國家中心城市。從省級政府部署來看,更多省會城市無疑是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根據我國十三五規劃,將建設19個城市羣,包括長三角城市羣、珠三角城市羣、京津冀城市羣、長江中游城市羣、成渝城市羣等。

在各地人才新政等多因素推動下,多個重點城市成爲人口淨流入城市,代表着地區經濟的活躍。2018年人口淨流入數量超過20萬的城市包括深圳、廣州、西安、杭州、成都、重慶、鄭州、佛山、長沙。

據恒大研究院統計,19個城市羣2018年GDP佔全國比重達88%,人口占全國比重爲75%,城市羣事實上已經成爲經濟發展的主體。

“城市羣的發展,要跟人口流動、產業流動、資本流動等相一致,以現有的城市羣爲基礎形成經濟增長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比較正確的道路。”張林山表示。

從現有城市羣運作來看,東部沿海地區優勢明顯,引領帶動作用強,區域政策調整後,是否會影響部分中西部城市有潛力地區的發展?

張林山認爲,不用過度擔心,這只是大的區域引導,產業聚集還是要順應市場發展。東部地區產業轉型更快,佈局更多高精尖、面向國際競爭、代表整個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的產業。中西部重點區域也可佈局一些面向國際競爭的產業,但大部分還是在一些相對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上發力,先把經濟規模做大、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爲當前重點。

張林山表示,中西部人口這麼多,下一步發展仍然需要土地、金融等要素來支撐。

發改委城市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區域佈局調整後,能帶來新的投資機會,比如增強都市圈基礎設施連接、強化城市間產業分工協作、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都需要金融機構給予重點支持。

財貨政策配合逆週期調節

時隔一個多月,8月31日金融委舉行的第七次會議中,對於整體政策走向的表態已從“適時適度進行逆週期調節”改爲了“加大宏觀經濟政策的逆週期調節力度”。

會議提出了三項具體措施,一是穩健貨幣政策,在“流動性合理充裕”之外增加“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和“下大力氣疏通貨幣政策傳導”;二是強調貨幣政策與積極財政政策有效結合;三是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挖掘投資需求潛力(包括基礎設施、高新技術、傳統產業改造、社會服務領域、新增長極地區5個重點方向)。

市場分析認爲,這也意味着下半年財政政策還會繼續發力,貨幣政策易松難緊。

“從貨幣政策上看,近期央行的操作一是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二是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我認爲下半年央行在總量上‘放水’的可能性不大,但在結構方面則會有所強化。”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

邵宇認爲,在財政政策方面,一是PPP領域可能再度加強,二是減稅降費落到實處,三是可能會通過地方債發行,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信貸來對舊城改造、大型基建等項目進行配合,定向支持。

在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和投資者保護兩方面,會議主要討論了加強資本市場頂層設計、健全資本市場法治體系,加快修訂相關法律法規等問題,核心是要增強股權融資,培育各類機構投資者,吸引長期資金入市,推動高質量發展。

“加大股權資本的供應,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內容,也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重點。監管也多次強調以科創板改革爲突破口加強資本市場頂層設計,培育各類機構投資者,爲更多長期資金持續入市創造良好條件。而在此過程中,有效的投資者保護則是股權資本建設的基礎,此後包括上市公司治理、違規行爲處罰等監管力度都是加強。”邵宇表示。

多種新型資本工具服務實體

“珠三角小微、民營製造業發達,小微民營企業是我們分行最重要的客戶,佔了上半年分行信貸投放的70%以上。上半年貿易摩擦對我們地區的傳統制造業的確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但也推動了製造業轉型升級,毛利率高、有科技含量的小微製造業是我們的重點扶持對象。”珠三角地區某國有大行二級分行副行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工商銀行行長谷澍也在2019年工行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下半年工行將繼續堅持支持實體經濟,做到在信貸投放總量上平穩有序,適度增長。在結構上,工行則會更加註重確保對國計民生重點項目的資金供給,特別支持和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加大對製造業的金融支持,同時繼續加強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融資服務,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並控制好信貸風險。

對於商業銀行來說,目前資本充足率問題已成爲多家銀行擴張的一大門檻。

從近期多家上市銀行披露的半年報來說,部分股份行、城商行在覈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方面壓力較大。如中信銀行截至2019上半年一級資本充足率爲9.35%,低於系統性重要銀行9.5%的標準。

央行也在《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2018年經濟下行和社會信用收縮壓力一度加大,信用收縮成爲制約經濟金融運行的主要矛盾,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受到資本約束。對此,本次會議也指出,鼓勵銀行利用更多創新型工具多渠道補充資本,真正落細落實盡職免責條款,有效調動金融機構業務人員積極性,大力支持小微企業,全面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溫彬表示,目前衆多金融機構也都在嘗試不同的新型資本補充工具,如優先股、永續債,通過這些新型資本工具,金融機構可進一步夯實資本實力,解決“能貸”問題。有了資本以後,金融機構還需要落實授信盡職免責,以解決“敢貸”問題。此外,還需提高中小微、民營企業的貸款積極性,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力度,解決“願貸”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