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们都格外重视。(《新教育,智慧爱|与孩子一起成长》)。

原标题: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一封信——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

[置顶关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在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充斥着理想。他们都依附你的指引、塑造、培育,成为最好的公民和有用的人。——新加坡教育部长印发给校长委任状上的话

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教育者要永远保持一颗充满爱与责任的心。我坚持,我传递。——佚名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朱永新《中国新教育——为中国教育探路》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一封信——世界啊,今天我交给你一个孩子

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作者|张晓风|台湾作家

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再见!”

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

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让每一个生命独特绽放——尊重每一个生命,才是真教育》)

他欢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

想大声地告诉全世界: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啊?

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请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心灵成长的启示录——《儿童的人格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我不曾搬迁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

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

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银河补习班》——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父母的教育里,藏着孩子未来!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

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新教育,致教师|开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把“不可能 ”变成“可能 ”》)

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

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面向未来,教师的“变”与“不变”——未来10年,哪些人将走得更远?》

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

作者:遗君明珠

来源:ID:tsliuchanghai

马上就要开学,朋友圈忽然被一段话刷屏了:

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教育者要永远保持一颗充满爱与责任的心。我坚持,我传递。

……

我的朋友大多数都是老师,他们转发这段话,无疑是一种表态,也显示了一种自信。

相信他们不仅把这段话转发到了朋友圈,也记在了心里,更会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毫不夸张地说,这段话是我看到的最打动人心的开学宣言,完全可以做每一位老师的座右铭。

作为家长,我们每个人都深有感触,我们的孩子,真的就是我们的全部。

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了孩子,我们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孩子能够过得好,几乎是大多数家长唯一的愿望和寄托,是大多数家庭的奋斗目标。

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们都格外重视。

每一次考试完毕,我们总会焦急等待;看到了分数,我们会一遍遍分析;老师对孩子提出要求,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完成;班级群里,老师的每一句话,都仔细琢磨,生怕有言外之意……

可以说,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也都牵动着家长的心。

家长们的这份心情,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理解。

而作为一名老师,我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老师都承担得起家长的那份期待。

有句话说得好,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你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您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人。

在现实中老师也许都是最普通的人,他们家里也有老人和孩子,也会为生活的琐事发愁。但只要来到了学校,走上了课堂,他们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们会把讲台下所有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正因如此,当学生没来上课而且联系不上家长,老师可以去家里查看情况甚至要亲自翻墙;当失控的机动车撞向学生,老师可以推开学生然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阻挡。

那一刻,她们不是老师,是母亲,是伟大的母爱,让她们奋不顾身,是肩上了职责,让她们忘记了生死。

4、

当然,一提起老师,就有人开骂,在他们的眼里,老师不近人情、贪得无厌,整天不想着干好本职工作,只想着办辅导班从孩子们身上捞钱。

笔者没有做过调查,在全国这样的老师有多少,但在我的身边,这样的老师不多。

就像有老师说现在的家长,总是蛮不讲理,胡搅蛮缠,自己管不好孩子,老师对孩子稍加管教就来学校里面吵闹、去上级那里告状。

笔者也没有做过调查,这样的家长有多少,但至少在我的身边,这样的家长也属个别。

不管对教师还是对家长,我们都不要以偏概全。

现实中确实有无德的老师,但那真的只是极少数;现实中也确实有不讲理的家长,但那也只是个别人。

大部分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理解并支持老师管理孩子,懂得老师的辛苦,感恩老师的付出。

大部分老师都是尽职尽责的,他们并没有昧着良心不好好教学生,很多人真的是站在三尺讲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5、

其实,无良的老师,老师们也恨,无赖的家长,家长们也烦。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我们不必因为个别人,而影响到我们教育的步伐。

有教育家说得好,“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教育就像抬木头,家长和老师要一起喊着号子,步调一致前行。

因为大家的目标完全相同:为了孩子健康成长!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

作者|《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教育要追求高品质,其中包括理想的考试成绩,但教育的成果绝不仅仅是分数。教学生如何做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分数只是好教育额外的奖赏。(《新教育,智慧爱|与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教育是一种唤醒。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能量。教育能够唤醒沉睡的心灵,唤醒良知和智慧,唤醒蕴藏的美好与神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挖掘。善于发现学生的各种潜能、兴趣、特长,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鼓励而不代替,呵护而不包办,帮助学生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教育的过程也是文化'选编'的过程。(《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

通过教育,对自己的文化进行辨别、选择,去芜取精,传授给下一代,让文化借生命得以创新、更新,让生命因文化而广博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民族的福祉:让每个人接受从生到老的全程教育,让每个人体验到地球村的绝景佳色,让每个人生活在宁静与和平的永恒时空。

理想的教育,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让每一个学生扬起生命的风帆,让每一个老师享受成长的幸福,让每一个父母品尝成功的喜悦。(《“家校合作”是“最完美的教育”——家校合作的关键是“各美其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