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下轄的天祝藏族自治縣,是我國最早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區域,這座位於青藏高原邊緣、祁連山脈東段的小縣城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這片聚居着藏、漢、回、土等不同民族的土地上有着秀麗的自然風光,也有着有璀璨的民族文化。

  由金沙峽、朱岔峽和先明峽所組成的,是著名的天祝小三峽,三處峽谷有着絕美的景色,也各有特色。疊障的峯巒、蒼勁的松柏,峽谷中流淌着溪流的是先明峽;與先明峽一江之隔的,是包含着奇山、怪石和碧水的一處幽谷,金沙峽。最後一處的朱岔峽則和前兩者有着很大的差別,這裏有着正處於青壯期的丹霞地貌,這片窗梭狀宮殿式和蜂窩式丹霞地貌有着"燦若朝霞,色如渥丹的之美譽。在朱岔峽的深處,就是一座神祕的千年藏傳佛教古寺,天堂寺。

  天堂寺

  朱岔峽

  金沙峽

  建於1200多年前唐憲宗時期的天堂寺是天祝縣內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就連天祝縣的縣名也和該寺有着巨大的聯繫,天祝一名就是從“天堂寺”和“華祝寺”中各取一個字而來的。1000多年的風雨,天堂寺也經歷大大小小的數次不同規模的修建,在其規模最大的時候,曾佔地1500餘畝,有着14座不同規模的佛殿,在寺廟內有經堂40座,這裏最多時可容納僧人800多人,有着天堂800僧的稱號。

  天堂寺

  關於天堂寺名稱的由來還有着一個美麗的傳說,據傳在唐憲宗時期,大通河內有毒龍作惡,恰巧四世噶瑪巴若貝多傑奉命進京途徑此地,受當地民衆邀請建108座的鎮龍寶塔,此後這個地方便有了佛塔灘的名字。而後,因爲在藏族的語言中“佛塔灘”發音近似“朝天堂”,所以到了清朝以後,佛寺的寺主便將這座古寺更名爲天堂寺。

  東、西、北三面靠山的天堂寺與青海省的互助自治縣隔大通河南北相望,如今在寺廟內有大經堂、釋迦摩尼大殿、時輪殿、宗喀巴大殿和小布達拉宮等多處佛殿。沿着佛殿前由千層石堆砌而成石階,抬頭仰望佛殿頂層的法幢和法輪,仿若走進了源遠流長的佛法之中,我們就如同佛殿上跪拜着的兩隻小鹿,聆聽着喃喃而來的佛法。

  天堂寺

  在藏傳佛教的寺廟裏,香塔中焚燒的不像漢傳佛寺中焚燒的金紙,這裏的香塔嚴格意義上叫做“煨桑臺”每逢初一、初八、十五,當地民衆都會攜帶青稞麪粉和白橡樹枝前來煨桑,他們虔誠的禱告,祈求着佛法的庇佑,祈求着風調雨順和四季的平安。

  對於一位佛學的門外漢來說,天堂寺的最大亮點在於宗喀巴大殿內身高23米,寬9.52米的木雕鍍金大佛,這是一座堪稱世界之最的木製佛像,這座將近5層樓高的佛像便是藏傳佛教中黃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其次,就是大經堂室內繪在牆上的藏族三絕之一唐卡。繪畫唐卡所需的顏料基本上都是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綠松石和孔雀石等珍貴礦物質研磨而成,這樣的做工一來是以示佛學神聖,同時也是便於保存,讓精美的唐卡在歷時百年之後依舊色澤不減。

  人生如同夏花,開到靡荼,去如落葉,人無論一生多麼的精彩奪目,來來去去之後終會隨風零落。行走在寺廟中,往往都會有着一些感悟,而在藏傳佛寺中,這樣的感覺尤爲強烈。

  天堂寺

  藏民族對於藏傳佛教的虔誠已經深入靈魂,彷彿這不僅是一個民族的宗教信仰,更是一種世代流傳着的民族風俗一般。就像那色彩豐富的藏式建築一樣質樸而壯美,也如同一碗濃香的酥油茶迎接着遠到雪域高原的客人。信仰,對於藏民族來說早就已經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裏。而這些高原上世代流傳的風俗,正在天堂寺旁的南拉民俗文化村內被逐一的展示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